他常年紧绷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缓和,点了点头:
“那...那就谢谢李局了。我一定准时到。”
“好。”
李南笑了笑。陈铭生起身告辞,离开时脚步似乎比来时轻快了些。李南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个除夕夜,注定不会冷清了。
三个或许都曾孤独坚守的男人,将在一顿火锅的热气里,暂时找到一份属于战友的温暖。除夕前一天,
李南特意抽空去了趟商场,买了两条芙蓉王香烟和两瓶包装还算体面的德川大曲,然后驱车前往新区政府家属院,
给唐国栋副局长拜年。到了唐副局长家,一番简单的寒暄和新年祝福后,唐国栋将李南引进了书房。
唐国栋的爱人泡了茶端进来便体贴地关上了门,留下两人谈话。书房里,烟雾袅袅。两人聊的主要还是工作。
唐国栋关切地询问了定城分局新班子的磨合情况、春节安保部署。李南一一做了简要汇报,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压力很大吧?”
唐国栋吐出一口烟,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爱将,
“定城那个摊子,烂得不轻,重建比新建还难。”
李南点点头,神色平静却坚定:
“压力是有,但也是动力。请您和齐局放心,分局新班子思想是统一的,大家都有决心尽快扭转局面。”
“嗯,有困难及时沟通。市局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唐国栋眼中满是赏识,
“对了,过年怎么安排?要不晚上就在我这吃点?你嫂子手艺不错。”
李南连忙婉拒:
“谢谢唐局,不了。约了原来新区两个老同事,周正和陈铭生,他们今年也不回家,说好一起简单聚聚。就不打扰您和家人团聚了。”
唐国栋闻言也不再强留,理解地点点头:
“也好,你们年轻人聚聚。周正和陈铭生都是好苗子,用好了能顶大用。去吧,代我向他们问个好。”
又坐了一会儿,李南便起身告辞。除夕当天下午四点多,李南还在办公室处理最后几份文件,周正的电话就追了过来:
“南哥!快回来啦!食材我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就等你这个主厨掌勺了!”
李南笑着应了,收拾好东西,又给陈铭生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宿舍的具体楼栋和门牌号。回到宿舍,
只见周正已经系上了围裙,厨房里各种食材摆放得井井有条。很快,陈铭生也到了,手里还提了一袋水果。
三个大男人挤在不算宽敞的厨房里,倒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周正刀工好,负责切肉备菜;
陈铭生心思细,负责清洗蔬菜、菌菇;李南则调配着火锅蘸料,顺便指挥全局。气氛轻松而热闹,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六点半左右,一切准备就绪。客厅中间,那个擦得锃亮的老式铜炭火锅已经烧得通红,汤底“咕嘟咕嘟”地翻滚着,
冒着诱人的白汽。桌上摆满了切好的羊肉卷、牛肉、手打丸滑、各式蔬菜、豆腐、宽粉...
中间放着那瓶三四十块钱一瓶的德川大曲和几个玻璃杯。三人围坐下来,周正率先举起倒满酒的杯子:
“来!第一杯,敬南哥高升!敬咱们又聚在一起!敬新年!”
李南和陈铭生也举杯相碰:
“新年好!”
炭火暖融融,白酒烈辣辣,话题也从最开始的工作——聊九孔桥所怎么整顿、禁毒大队下一步计划、
分局未来的发展,慢慢延伸到生活。周正说起在老家的趣事,陈铭生难得地讲了几句以前在巴州的生活,
李南听着,偶尔插几句,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窗外,天色渐暗,不知是谁家率先点燃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音零星响起,随后,越来越多的烟花呼啸着升空,在夜幕中炸开绚烂的光彩,将房间映照得忽明忽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四瓶白酒见了底,其中一瓶是陈铭生喝的,他酒量似乎一般,脸上已见红晕,话也多了些;
周正喝了一瓶多点,状态正好;剩下的近两瓶,基本都进了李南的肚子。他眼神依旧清明,只是耳根微微泛红。
桌上的菜肴也被消灭得七七八八。等到快十二点多,周正和陈铭生才起身告辞。李南这里只有他自己的卧室有铺盖,
也确实不方便留客,便没有多挽留。送走两人,关上门,喧嚣和热闹瞬间被隔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