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连连点头,眼底的赞赏几乎要溢出来。
琅嬛所言他虽早有预判,也与将军们商讨过苍狼族的优劣,以及乌恩此人的强弱之处。
可,一个五岁的女童竟能看得如此通透,且能条理明晰地说中关窍,直击苍狼要害,委实不可思议。
“这些……嬛儿谋划了多久?”
苏琅嬛小手托着下巴叹气,那模样倒比朝堂老臣还沧桑。
“自从世子把我们苏家人当苍狼族细作,民女就开始思忖了。若两国和谈止戈,就不会再有无辜者枉死,两国百姓安居乐业,岂不皆大欢喜?”
肃王惊疑——也就是说,仅仅几天时间,这垂髫小儿,竟有如此深谋远虑!这若是男儿,可是当军师的好苗子,入了中枢,怕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你爹娘从不在本王面前谈及国事,你倒是无所顾忌。”
“若王爷弹指定风云,民女何必多管闲事呐。”苏琅嬛摇头长叹,甚至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肃王被噎得咳了一声,“你这丫头,是在说本王无能?”
“王爷若真的是能人,何须委屈吧啦地吞毒药呀?!瞧瞧您这苦日子过的,儿子也被喂毒,妻子也被下毒……您的委屈还换不来狗皇帝的仁德与两国和平,更换不来大胤的盛世——您这是何苦呢?”
“本王……本王……”肃王被怼得张口结舌,挫败长叹,“的确,本王是够无能的。”
苏琅嬛倒也不安慰他,压低声音,字字像是淬了毒的小刀:
“王爷,大胤朝堂腐败,人心涣散;武将遭毒挟制,军心不稳;皇上急功近利,能力平庸还时常犯浑。若是再开战,大胤岌岌可危。当务之急,对外稳住苍狼,对内除昏君,您来取而代之……”
“放肆!”肃王厉声暴喝,鹰眸看怪物一样盯着她稚嫩的小脸儿,胸中却是惊涛骇浪,神智更是摇撼不停,久久难以平息。
这小丫头才五岁!满嘴谋逆大罪,还敢撺掇他废黜亲兄?
这若被旁人听去,别说苏家,便是他肃王府也得被连根拔起!
“苏琅嬛,你真是……胆大包天!你撺掇本王谋逆之前,可曾想过皇上是本王一母同胞的嫡亲兄长?本王但凡再愚忠几分,你便身首异处,你父母也性命不保!”
“您急什么呀?我只是说说而已!深呼吸,放轻松嘛!”
苏琅嬛丝毫不在意他的惊怒,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只恨自己没有鲁迅先生的大才,唤不醒这麻木顽固的灵魂。
这古代最讲究忠孝两全,这大环境也实在不利于她这个议题!
但是,事关大胤百姓生死,她不能不尽全力一试。
“王爷,您快醒醒吧!谁家兄长会给保家卫国的亲弟下毒?搁在寻常人家,这兄长心疼弟弟还来不及呢!他却好,不给粮草,任几万将士自生自灭,逼得七岁侄儿上场杀敌——真真是卑鄙阴毒,无耻至极!搞不好,宇文宏忻也不是您的骨肉,就是他和那崔氏的孽种,您就……”
“住口!”肃王暴怒指向药草,“好好配你的药去!”
苏琅嬛悻悻地拿起自己的小秤杆,还是忍不住多添一句,“王爷,你不杀他,你只把他拉来打一次前锋,不给他饭吃,不给他的马喂草,你看他依不依?他怕是杀不死你,不罢休!”
“你休得再胡言!小小年纪,竟妄想颠覆朝堂,反了你!”肃王拂袖要走……
苏琅嬛猛地攥住他的袍袖,“王爷,您要当心!苍狼趁您回京,突袭北疆。皇上会以玩忽职守罪判您和王妃斩立决,没多久,世子的头颅被宇文宏忻切制成酒器……”
“你少危言耸听!不过,细作的确探得,苍狼族缺衣少粮要发兵来抢,你一个内宅小娃,是如何知晓的?”
“琅嬛未经世事,只看到这恶斗一隅,王爷睿智渊博,必然心知处境不妙!若不早做决断,王爷麾下的将士也会惨遭屠戮!”
“小丫头——”肃王勃然暴怒,声震梁尘,却怕自己真的一时冲动,挥兵南下,直捣京城。“本王感激你救王妃的命,只当你童言无忌!”
苏琅嬛毫无惧色,僵持片刻,心里把能想到的脏话都过了一遍,终是松开小手。
真是茅坑里的臭石头,冥顽不灵!比原剧本里写得还倔的倔驴!
不,他不是倔,是蠢!愚忠愚孝愚不可及!害人害己祸害无穷!
她一番好心,竟全被当成了驴肝肺!
也怪她时运不济,竟魂穿到这五岁小娃身上,人微言轻,要想扭转乾坤,难如登天。
还是尽快找到九龙血玉佩吧!
这里的烂事儿,她一天也不想多管。
最好在年关大战之前,赶紧逃离这鬼地方,也好催促苏家人赶紧南下。
可她翻遍了容川阁和王爷的书房都没找到那玉佩,不知那东西会不会在王府宝库里……
但是宝库钥匙实在不好取,还有重兵把守,她若硬偷,势必连累苏家。
唉!愁死了!
策马朝京城疾奔的宇文明翊,清楚听到苏琅嬛的心声,匪夷所思地回眸望了眼北疆无忧城的方向。
还好,父王听不到她的骂词,否则,他势必大开杀戒。
他对跟在马后的千刃喊道:“刃叔,到了前面的盛荣城,去暗桩上飞鸽传书给骑射营,让他们增派巡逻,加紧备战,防御苍狼族来犯!”
“诺!”千刃禁不住钦佩,世子爷小小年纪,出行在外,还记挂着北疆安危呢!
宇文明翊却望着京城的方向,眼底杀气腾腾,心道:“琅嬛,别急!父王办不到,我能!那一千五百年后的太平盛世我给不了你,我可以颠覆乾坤,当好你心目中的明君!”
肃王却因为琅嬛一番话,心乱如麻。
他来到儿子的书房,一眼注意到案头千刃留的字条。
“禀王爷,世子自宝库取走先帝御赐鸡血石并羊脂美玉,言称入京寻玉匠为琅嬛小姐备年礼。卑职必誓死护卫世子周全,然世子此行急迫,恐清算崔氏母子与皇上下毒之事——千刃惶叩。”
肃王本就怒气难平,看完字条,一掌拍在桌上,“这些小孩子,一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怎的都不叫人省心?”
偏王妃还盼着多给他生几个,真是想想都觉得吓人!
他思量良久,返回大厅,就见苏琅嬛竟然在对腊月抱怨他的昏聩,不——她这不是抱怨,分明是在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