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的革新余音未落,张行的目光已自然地转向了下一个亟待确立的重位——刑部。
“法者,国之重器!惩奸除恶,断狱讼冤,维系纲常,安定人心,皆系于法度清明,刑部之重,不言而喻。”
“然,”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种审慎与务实,“新朝初立,百法待兴!旧明刑律,繁冗苛杂,不合时宜者甚多;
而新法草创,尚未完备。
此乃关乎生杀予夺、人命关天之地,非精通律法、明察秋毫、刚正不阿之大才,不可轻授此印!”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文武官员,缓缓道:
“刑部掌生杀,断冤狱,稍有不慎,便是冤魂遍地,纲纪崩坏。
此位,宁缺毋滥!故,刑部尚书一职,暂不设专职人选!
各府州县,凡遇刑名案件,仍依现行《大夏律令初稿》及旧明律中合情理者,由各级主官会同佐贰、刑名师爷审慎办理,务必详查案情,明辨是非!
重大疑难案件,或涉及命案、谋逆等重罪者,一律呈报王府,由本王亲自过问,或指派专人复审!
待新法完善,觅得足以服众之专才,再行定夺!”
“暂不设尚书?!”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无人敢质疑,刑狱之事,确实马虎不得。
与其仓促任命一个可能不够格的人,不如暂时将权力高度集中,由最高层亲自把关。
刑部暂时悬置,张行的目光转向了礼部。
这两个字一出,殿内不少出身旧学的官员和士绅代表,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礼,乃旧朝维系尊卑秩序、彰显朝廷威仪的核心,在他们心中分量极重。
然而,张行开口的第一句话,便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心中对恢复旧日礼制的幻想:
“礼部?”张行的语气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批判,“旧明之礼部,所司何事?负责祭祀天地、制定朝仪、管理藩属朝贡、主持科举、管束僧道。
看似名目繁多,实则多为虚文缛节!耗费钱粮无数,于国计民生何益?于百姓温饱何补?于富国强兵何助?”
这犀利的质问,让殿内不少心向旧礼的官员和士绅脸色发白,却又无法反驳。
旧明礼部那些浩繁的礼仪、冗长的祭祀、繁琐的朝贡程序,确实耗费巨大,很多时候沦为面子工程。
“本王起事,非为恢复旧礼,乃为再造新天!”张行声音铿锵有力,“虚礼浮文,一概摒弃!新朝之礼,当务实,当有用!当为强国富民奠基!”
他目光灼灼,扫视众人,清晰地抛出了他的构想:
“故,自今日起,废礼部之名!设——教育部!”
“教育部?”这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何为教育部?”张行自问自答,声音洪亮。
“其一,掌天下官学、社学、义学之设立、管理、督导!务使教化普及,孩童皆有书可读,百姓皆可明理!
其二,掌科举之革新与选拔!旧有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所取多为酸腐无用之才!新朝科举,当考实务策论、格物算学、经世济民之道!为国选材,当选真才实学、能担实事之人!
其三,掌教材之编纂与刊行!旧有典籍,良莠不齐,多有不合时宜之处。
教育部当组织饱学之士,编纂新式教材,弘扬新学,开启民智,摒弃陈腐糟粕!
其四,掌劝学兴教之策!鼓励民间办学,奖励学有所成之士!使天下向学之风蔚然!”
张行每说一条,殿内懂行之人眼中便亮一分,这分明是将教化兴国的重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将虚无缥缈的礼,彻底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教!这是真正的百年大计,强国根基!
“至于旧礼部所司祭祀、藩属等务?”张行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祭祀天地祖宗,乃王室及宗族私务,自当简朴庄重,不扰地方,不费国帑!
藩属朝贡?待我大夏国势日隆,自有万邦来朝之日!届时,再设外交部专司邦交之礼,亦不为迟!非眼前急务,暂且搁置!”
“教育部尚书一职,”张行环视一圈,殿内众人,尤其是那些旧学出身的官员,心中都捏了一把汗,不知这掌管天下教化的重任会花落谁家。
然而,张行再次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此职关系未来国运,非大贤大才、兼具学识与革新魄力者不可胜任!
仓促之间,难觅其选,故,教育部尚书,亦暂缺!其下诸司事务,先由王府选调精干文吏、通晓新学之士组成临时衙署负责筹划!
待新政推行,教育之制渐成,再行遴选德才兼备之贤能执掌此部!”
又是宁缺毋滥!众人心中震动更甚,大王对教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刑狱的谨慎!
最后,张行的目光落在了工部位置上。
“工部,”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筑城铺路,营造宫室,督造军械……此乃实打实利国利民之业!利在千秋!”
殿内懂工程、通营造的官员,闻言无不精神一振。
工部虽在旧朝常被视为贱役,但大王此言,却将其抬到了利国利民的高度!
“然,”张行话锋再转,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工部之事,非仅凭忠心、资历便可胜任!
水利工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轻则劳民伤财,重则堤毁人亡!
道路桥梁,关乎商旅军民通行之安危!
此等要职,需通晓算学、精于营造、深谙物性、且清廉自守之专才!”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所有将领和官员,坦然而坚定:
“我大夏军中,不乏功勋卓着、忠心耿耿的将士。
朝堂之上,亦有勤勉任事、通晓文墨的官员。
然,于工部所专精之领域,本王细察,暂无完全契合之大才!
若因私心,或因酬功,勉强委任,非但于国无益,反可能酿成大祸,辜负将士血汗,辜负百姓期盼!”
张行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故,工部尚书一职,同样暂缺!工部一应事务,暂由王府直辖,选派通晓实务之干员,会同地方能工巧匠、经验丰富之河工路吏,先行办理紧要工程!
同时,广贴招贤榜文,无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凡通晓水利、营造、军械、算学之能人异士,皆可毛遂自荐!
一经核实确有大才,本王必待以上宾之礼,委以重任,使其才学得以施展,报效国家!”
宁缺毋滥!唯才是举!
这八个字,如同洪钟大吕,重重敲在殿内每一个人的心上!尤其是角落里的秦良玉!
她浑浊的双眼骤然睁大,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她一生经历四朝,见过太多丑恶!
何曾见过像张行这般,手握至高权柄,却对兵权、财权之外,关乎国计民生的刑、教、工三部尚书之位,如此审慎,如此吝啬?
宁愿空着,也不愿用不合适的人去填补!
这需要何等清醒的头脑?何等坚定的原则?何等宽阔无私的胸襟?这完全颠覆了她对君王二字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