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日,纽约,曼哈顿下城,花旗银行总部大厦。
与迪士尼会议室的热血沸腾截然不同,位于花旗大厦顶层、俯瞰哈德逊河的花旗私人银行(citi private bank)全球主席办公室,弥漫着一种冰冷的、属于顶级财富与精密计算的空气。空气里是高级雪松木家具的淡香、顶级蓝山咖啡的醇厚,以及一种名为“风险”的无形张力。
汪言坐在宽大的、触感冰凉的真皮沙发上,对面是花旗私人银行全球最高负责人——理查德·唐纳森。唐纳森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剪裁完美的深蓝色三件套,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带着阅尽千帆的沉稳与精明。
他手中拿着一份不算厚、却字字千钧的文件,正是汪言通过锚点影业及多层离岸架构提出的、总额高达1.5亿美元的资产抵押贷款申请及配套交易方案。
“汪先生,”唐纳森的声音平稳,带着华尔街特有的腔调,“您提交的以《海底总动员》票房收益分成为抵押资产包评估报告,我们风控委员会已审核完毕。价值充足,风险可控。”
他放下文件,金丝眼镜后的目光聚焦在汪言脸上,“基于您和锚点影业卓越的信用记录,以及这笔贷款明确的资金用途说明(指定用于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花旗私人银行同意提供这笔1.5亿美元的融资。”
汪言微微颔首,并无意外之色,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贷款资金,”唐纳森继续,语速平缓却不容置疑,“将全额存入花旗银行纽约总部金库级安全标准的指定托管账户,严格按托管协议执行解付,仅用于您方案中指定的交易目的。”
他拿起另一份附件,“关于交易执行部分。根据您的要求,并考虑到交易的规模、复杂性及所需的绝对保密性,花旗银行大宗商品及衍生品交易部,将作为您此次原油期货交易操作的唯一指定交易商。”
“花旗的职责与收益结构如下:”唐纳森的声音如同精密的机器在陈述条款,“第一,收取标准LIboR+225基点的贷款利息。第二,托管账户收取年化0.15%的管理费。
第三,作为执行经纪商,花旗将按行业标准收取每笔期货交易的手续费。第四,对于交易中涉及的融资融券部分,花旗将收取相应的融资利差。所有费率,均已列明在附件三。”
“交易标的: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合约。杠杆倍数:6倍。建仓方向:多头。建仓策略核心要求:”唐纳森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分批建仓、绝对隐蔽、市场冲击最小化。
目标建仓均价:控制在28美元\/桶附近波动区间。交易窗口:自贷款资金到账托管账户起,至2003年7月31日止。风控条款:触发预设止损线或保证金追缴线,花旗必须通知您同意后才能强制平仓。”
唐纳森说完,办公室陷入一片沉寂,只有哈德逊河上隐约传来的轮船汽笛声。
他等待着汪言的回应。这笔交易对花旗而言,意味着丰厚的、多层叠加的利润(利息、托管费、手续费、利差),以及巩固与这位好莱坞新贵兼隐秘资本玩家关系的机会。但6倍杠杆做多原油,在当下地缘政治局势微妙的背景下,风险同样巨大。
汪言身体微微前倾,指尖在光洁的桃花心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打破了沉默:“唐纳森先生,方案细节无异议。只有一个补充:7月9日之后,当《加勒比海盗》全球上映,我需要花旗大宗商品部保持同样级别的执行力和隐蔽性,应对可能出现的追加指令。波动,将是我们的朋友。”
唐纳森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闪过一丝精芒,他缓缓露出一个职业化的、意味深长的笑容:“当然,汪先生。花旗的全球网络和交易引擎,随时为您服务。波动,确实是利润的源泉。
预祝您的‘黑珍珠号’,票房与原油,双线丰收。”他伸出手。两只手——一只属于好莱坞的颠覆者,一只属于华尔街的巨鳄——在纽约午后的阳光中,沉稳地握在了一起。一场隐秘的金融风暴,与即将席卷全球的娱乐飓风,在这一刻悄然联动。
2003年6月15日,北京,顺义别墅。
午后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金子,透过庭院中那株日渐繁茂的柠檬树枝叶,在柔软的草坪上洒下细碎跳跃的光斑。
刘艺菲盘腿坐在一张铺开的巨大米白色野餐垫上,嫩黄色的连衣裙下摆沾着几点不易察觉的翠绿和赭石色油彩。
她面前支着一个半人高的实木画架,画布上,一幅色彩明快饱满、笔触却带着超越年龄表现力的海景油画已接近完成——碧空如洗,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层次分明的加勒比海由近处的浅绿、薄荷蓝,渐次过渡到远方深邃的宝石蓝,洁白的浪花如同蕾丝花边,温柔地拍打着金黄色的沙滩。
最夺目的是远景:两座墨绿色的火山巨峰如同沉睡的兄弟般相依而立,山巅缠绕着如梦似幻的乳白色云雾。而画面的点睛之笔,是近景处一艘通体漆黑、挂着破败船帆的古老海盗船的剪影,船头似乎屹立着一个戴着三角帽、身姿不羁、眺望远方的模糊身影,带着一种孤独而自由的浪漫。
刘艺菲正用一支极细的000号貂毛笔,蘸着调色盘上精心混合的、带着珠光感的浅粉与珊瑚色颜料,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在画面右下角那片细腻的“沙滩”上,点画着几个小小的、圆润可爱的贝壳。其中一枚粉色的海螺,被她刻画得格外用心,螺旋纹路清晰流畅,在虚拟的“阳光”下泛着温润柔和的珠光,仿佛能听到大海的低语。
“茜茜!电话!张记中导演!急事!”刘小丽的声音从别墅敞开的巨大落地窗里传来,打破了庭院中的宁静。
刘艺菲手中的画笔猛地一顿,一滴粉色的颜料险些滴落在画布上那片纯净的“海水”里。她连忙放下画笔,小跑着穿过草坪,凉鞋在木地板上留下细微的沙粒。拿起听筒时,呼吸还有些微喘,带着少女的清甜:“张导您好,我是茜茜。”
电话那头,张记中标志性的大嗓门如同开了扩音器,带着毫不掩饰的狂喜和一股江湖老大哥的豪迈气概,几乎要震破听筒:“茜茜!告诉你个天大的好消息!《天龙八部》!定了!央视八套,黄金档!10月12号!全国开播!哈哈哈!咱们的王语嫣,要下凡惊艳全国观众了!准备好当‘国民女神’吧!”
“10月12号?”刘艺菲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
她下意识地扭头看向客厅墙壁上挂着的精美日历——7月9号那一栏,被她用璀璨的金色荧光笔醒目地圈了出来,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咧嘴坏笑的骷髅头标志。
下面用娟秀的小字写着:“黑珍珠号,扬帆!那是《加勒比海盗》全球开画、决定汪言哥哥商业帝国巅峰之战的日子!
“对!12号!紧锣密鼓啊!”张记中显然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并未察觉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宣传机器马上就要全功率开动了!你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过两天央视王牌栏目《影视同期声》就要来给你做个独家专访,重点就是你!
王语嫣!神仙姐姐的范儿给我端足了!还有……”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得意,“水晶影业那边,刘总应该跟你通气了吧?好几个国际一线的高端代言在排队接触,都是看中了你‘王语嫣’这个角色爆发的潜质!档期一定要给我留出来!这是你起飞的关键!”
“嗯……知道了,张导。”刘艺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飘忽,小手下意识地攥紧了听筒,指节微微发白。放下沉重的电话听筒,她站在原地,目光仿佛被钉在了日历上。
那相差整整两个月的两个日期——7月9日与10月12日,如同两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一座属于汪言哥哥的“黑珍珠号”,承载着好莱坞的野心与资本的狂澜;一座属于她的“神仙姐姐”,寄托着东方古装剧的荣光与她演艺生涯的第一次全民检阅。两艘巨舰,即将在2003年盛夏与金秋交汇的娱乐海洋中,破浪起航,交相辉映。
她慢慢走回柠檬树下,重新拿起那支纤细的画笔,笔尖悬在调色盘上空,却久久未能落下。
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画布上那枚被她精心描绘、仿佛凝聚了所有加勒比回忆的粉色海螺上,指尖似乎还能感受到圣卢西亚粉色沙滩的细腻微凉,和那个月夜露台上,额间落下轻吻时残留的、令人心悸的温度。海风似乎穿越了时空,带来加勒比的咸涩与柠檬花的清香。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复杂的心绪与坚定的决心一同吸入肺腑。
眼神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沾上一点最亮的钛白颜料,在画面中那艘象征着汪言征途的“黑珍珠号”的桅杆顶端,迎着风的方向,极其郑重地、点上了一颗微小却异常明亮、仿佛能刺破迷雾的星。
那颗星,属于他,也照亮着她即将启航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