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周伟康带着‘救兵’施丽虹和周娉婷在大塘桥集市上汇合了。
如今的施丽虹简直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现在的她不需要背负娘家的无底洞,无‘债’一身轻。
而周伟康也眼见着越来越长进,越来越有担当了,她的心里就像抹了蜜,甜蜜又踏实。
过去的那些庸人自扰,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束缚都散了,如今看着日子一天天地变好,她的嘴角都忍不住天天往上扬。
“娉婷,来,先吃早餐!早上刚摊地鸡蛋饼,还热乎着呢!”
施丽虹看着女儿的眼神里满是小心翼翼的疼惜,仿佛想把这些年没来得及给的温暖,都揉进这张热腾腾的鸡蛋饼里。
“谢谢妈!”周娉婷接过鸡蛋饼的指尖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母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眼眶悄悄地泛起了红。
她拿起鸡蛋饼咬了一口,记忆中的味道漫过舌尖,积攒了多年的委屈与思念忽然就软了下来,化作一句带着哽咽的话语:“还是妈做的最好吃。”
其实,现在想想,之前自己也是过于偏激和狭隘了。母亲纵使有再多的不是,也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也是付出心力将自己养大成人的人。
周娉婷笑了,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也带着对过往的和解。
她慢慢地咀嚼着盛满母爱的鸡蛋饼,压在心头多年的委屈和不甘终是完全释然了,眼底渐渐漾起温润的光。
六点左右,集市上就三三两两的开始上人了。
不多时,摊上就迎来了第一波客人。
施丽虹脸上堆着笑,主动迎上前去:“来看看嘞!新到的衣裳,样式好,料子舒服的嘞!”
她手脚麻利地抖开一件印花衬衫,热情地展示着。
周娉婷和周伟康诧异地彼此对视,哇塞,真没想到老妈居然一点都不怯场,这就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这可真是让他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啊!
周娉婷看着母亲施丽虹一边麻利地给客人介绍着料子,一边笑着和对方唠着家常,那股子熟稔劲儿,比卖了多年衣服的自己还要自然。也对,母亲她原先就是在纺织厂当女工的,的确有一些基础。
顾客渐渐多了起来,摊位前很快就围成了一个小圈。
这下,施丽虹更是来劲了,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浑身充满了干劲——打招呼、递衣服、叠衣服,动作一气呵成,脸上的笑容真诚而满足。
周伟康则在一旁收钱、找零、递货,有条不紊,间隙还抽空整理一下被顾客翻看过的衣物。
周娉婷则抽空去给批发商打电话订货,把自己需要的货一一告知对方,并让他们将货打包好后送到长期往返于“金城——杭城”的客车上。
最后,周娉婷又央着客车司机,麻烦他回到金城时帮忙打个出租车,帮他们的货送到大塘桥镇上。
生意和预想的一样火爆。
昨天卖得好的款式,今天也是妥妥的抢手货。不到两小时,几个热销款就见了底。
施丽虹看着空荡荡的货架,又看看还在不断询问的顾客,既心疼又高兴:“哎哟,这卖得也太快了!早知道你们前天就该多拿点货。”
“妈,别担心,我今天打电话订过货了,下午就能到。”周娉婷一边安抚母亲,一边微笑着应付眼前的顾客,“大姐,你喜欢的那款,下午会到货,要不你吃完晚饭后再过来看看?”
……
临近中午,早市的高峰渐渐过去,摊位上不少衣架已经空了。
娘仨终于能稍稍喘口气了。
周娉婷看着略显凌乱的摊位和弟弟背着的鼓鼓囊囊的腰包,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妈,累坏了吧?快坐下歇会儿。”
周娉婷扶着施丽虹坐下。
“不累不累!看着你们生意这么好,妈心里高兴!”
施丽虹摆摆手,看着儿女,眼里满是骄傲,“真好,伟康现在也算是混出个人样了。”
周伟康嘿嘿笑着,一边整理着散乱的货一边说:“都是姐带得好!”
“是你自己本身就很棒!”
周娉婷打断他,随即看向母亲,“妈,下午货到了,伟康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还得辛苦您再帮他压压阵。对了,莉莉在家有人照顾吗?”
“放心放心!”
施丽虹立刻应道,“你弟都安排好了。亲家母一早就过去照顾莉莉了。今天妈就在这儿帮你们守着!你就放心去赴约吧!”
正说着,周娉婷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屏幕,是曾姨。
她走到稍微安静点的地方接起电话。
“喂?曾姨?”
“娉婷啊,”电话那头传来热情洋溢的声音,“没忘记今天要陪阿姨过生日的吧?你可不许爽约哦!阿姨可想你了!”
“好的,曾姨,一会儿见。”
周娉婷立马给曾曦晴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行,那我现在就让老刘去接你。”
曾曦晴的快乐隔着信号都能感受得到。
挂完电话。
施丽虹好奇地问道:“娉婷,这曾姨是谁啊?你们很熟悉吗?”
“是学车认识的一位阿姨,人挺好的,邀请我去她家陪她过生日。”
周娉婷耐心地和母亲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快去吧,这里有我和伟康呢!你去多认识点人,说不定将来对你的生意也会有帮助呢!去吧,去吧!”
施丽虹十分支持女儿拓展自己的人脉,忙不迭地表态道。
周娉婷看着母亲眼里真切的鼓励,心里一暖,笑着点头应下:“好,那我待会儿就过去,晚上早点回来帮你们收摊。”
阳光透过集市的缝隙落在周聘婷他们的脸上,漾着细碎而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