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砥柱中流,新政维艰
新日初升,照亮了经历一夜动荡后渐趋平稳的皇城。宫变的血腥气虽已淡去,但无形的创伤与压力却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弘帝重伤昏迷,龙榻之前,药香与凝重交织。以杜文渊为首的内阁大臣们,在养心殿旁的偏厅设立了临时值房,灯火通明,彻夜不熄,一道道政令由此发出,竭力维系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转。
林凡被强制要求在宫中静养。他经脉的损伤非比寻常,太医叮嘱必须安心调息,不可再妄动内力。玄七守在他身侧,伤势已恢复大半,沉默地履行着护卫的职责,同时也协助处理一些来自将作院和工坊联盟的紧急事务。
宫外的消息不断传来。高常侍与那黑袍人如同人间蒸发,搜捕一无所获。“幽螭”在京城的明面势力遭受重创,但其潜伏的暗桩究竟还有多少,无人知晓。北疆再次传来急报,狄族骑兵的骚扰升级,数次试图冲击边关哨卡,大战似有一触即发之势。
“林大人,这是各地呈报上来的、关于新织机推广受阻的奏报。”一名内阁中书将一叠文书送到林凡暂居的殿宇。尽管在养心,林凡“将作少监”的职责并未卸下,尤其是在这技术推广的关键时期。
林凡接过文书,快速浏览,眉头渐渐锁紧。宫变虽平,但地方上的阻力却借机反弹。一些旧派官吏和受影响的豪商,或是阳奉阴违,或是散布“新机招祸,动摇国本”的言论,甚至暗中唆使地痞流氓破坏已建成的工坊。之前被林凡以法律和皇权暂时压制的旧势力,在中央权力出现真空时,再次蠢蠢欲动。
“看来,有些人以为陛下昏迷,便可为所欲为了。”林凡放下文书,语气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科技的推广,触及的利益太深,遇到的反弹也远超想象。
“杜大人已下令,严惩胆敢破坏工坊、阻挠新政者。”中书恭敬回道,“但……地方上盘根错节,执行起来,恐有折扣。且如今朝廷重心在于稳定朝局与应对北疆,难以全力顾及于此。”
林凡明白其中难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在陛下苏醒、朝局彻底稳固之前,很多事只能缓行。
然而,危机之中也蕴藏着机遇。
工坊联盟的代表们在觐见杜文渊后,展现了惊人的行动力。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联合京城内众多中小商户,一方面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物资供应,另一方面,主动派出护卫队,协助官府巡查,保护各地工坊安全,对抗旧势力的骚扰。这股由新技术催生出的新兴力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为了回报朝廷的支持,正自发地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一环。
更让林凡感到一丝宽慰的是,将作院在他离开期间并未停摆。墨老的背叛固然令人痛心,但他留下的技术底子和培养的骨干仍在。几位资深工匠依据林凡之前留下的思路和部分螭藏图纸的启发,竟在水利锻锤和改良犁铧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林大人,您看,这是根据那幅‘连环枢机图’改的,用在锻锤上,力道更匀,出铁杂质更少!”一名老工匠捧着新出的铁锭,兴奋地向卧床的林凡汇报。
看着那泛着乌光、质地均匀的精铁,林凡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就是希望,是星火燎原的证明。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这扎根于实际、改善生活的力量,正在悄然生长。
“很好!继续试验,总结经验,形成规范,待局势稳定,便可大力推广。”林凡勉励道。他知道,这才是“科技兴邦”的根基,是任何阴谋和阻力都无法轻易摧毁的力量。
他靠在床头,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体内的伤势在太医的调理和自身功法的运转下,正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怀中的螭首令也重新变得温热,仿佛在积蓄着力量。
目前的平静只是暴风雨的间隙。北疆的战云、朝中的暗流、“幽螭”的蛰伏,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陛下何时能醒?醒后能否掌控大局?自己又该如何运用隐藏的秘密和工坊联盟的力量,来应对这纷繁复杂的局面?
一个个问题在脑海中盘旋,但他心中却没有慌乱。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目睹了科技带来的切实改变,他的信念愈发坚定。
他轻轻摩挲着螭首令上古老的纹路,低声自语:“母亲,您留下的路,我会继续走下去。无论多难,无论还有多少阴谋诡计,这条路,我一定要走通。”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坚定而沉静的脸上。砥柱中流,维艰的新政,需要他,也需要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一起去支撑,去开拓。短暂的休整即将结束,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但他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