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办大事别只图“快速收尾”,“巩固成果”比“搞定表面”更重要
彭泽准备带兵往西讨伐流寇鄢本恕等人,出发前特意去问杨廷和有啥计谋。杨廷和说:“以你的本事,搞定这些贼寇根本不用愁!我只提醒你一点 —— 千万别太早班师回朝!”
后来彭泽果然打败了鄢本恕,还杀了他,立刻上奏朝廷请求撤兵。可他刚走,贼寇的残余势力就像刺猬一样又冒了出来,根本控制不住。彭泽只能停下返程,重新回去平乱,这时候他才感叹:“杨公的先见之明,我真是比不上啊!”
张英国三定交州却守不住,问题出在 “走得太早”
其实类似的教训早有先例:张英国曾经三次平定交州(今越南北部及广西部分地区),可最终还是没能把这片土地稳住,关键就在于 “他平定后马上就撤走了”。
要是当时能像镇守贵州的藩王那样,让张英国世代留在交州当守将,用心治理,说不定直到现在,交州都还是朝廷的郡县。这说明一个道理:平定贼寇、收复失地,打赢仗其实不难,难的是 “彻底稳住局面”。
杨廷和提醒 “别早班师”,根本不是说 “要一直打仗”,而是要在平定之后,做好安抚百姓、整顿秩序、建立长效治理的工作 —— 不是只靠军队的威慑力暂时压制,而是要让地方真正恢复稳定,让残余势力没机会卷土重来。
冯梦龙点评:杨廷和的厉害,在于看透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的本质
别人只盯着 “怎么打赢”,杨廷和却能看到 “打赢之后该怎么办”。彭泽能搞定贼寇头目,却没意识到 “残余势力还没肃清,百姓还没安定”,一撤兵就出乱子,正好印证了杨廷和的预判。
就像现在做项目:搞定核心问题可能不难,但后续的收尾、维护、巩固工作没做好,之前的努力很可能白费。杨廷和的智慧,就是不被 “阶段性胜利” 冲昏头,能想到 “后续的隐患”。
杨廷和和彭泽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还是管理团队、治理地方,“搞定第一步” 只是开始,“稳住后续” 才是关键。比如:
生活里解决矛盾,别只靠 “一时说服”,要后续观察 “有没有心结没解开”,不然矛盾很可能复发;
职场上完成项目,别只盯着 “交付成果”,要做好 “后续维护、经验沉淀”,不然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还得重新踩坑;
管理团队,别只靠 “制度压制”,要做好 “员工关怀、文化建设”,不然团队凝聚力早晚会散。
【管理智慧】
一、杨廷和的“收尾预警术”:不是怕“打不赢”,是怕“赢了没扫尾”
杨廷和不担心彭泽的战斗力,反而盯着“班师太早”,核心是看透了“平事的本质”——就像你家里进了老鼠,只抓了带头的那只,没堵上老鼠洞、没放捕鼠器,剩下的老鼠肯定还会回来;就像公司里抓了一个搞私单的销售,没改提成制度、没加强监管,其他人还是会偷偷搞私单。
“打赢”只是第一步,“扫尾维稳”才是关键。很多人栽跟头,不是没能力解决问题,是解决了“表面问题”就撤,没处理“根源和后续”,最后问题复发,白忙活一场。
当代案例1:企业“整顿私单只开人,没改制度又复发”
公司销售部总有人搞“私单”——把公司的客户拉去自己做,赚差价。老板怒了,抓了带头的销售小李,直接开除,还在大会上警告“谁再搞私单,一律开除”,觉得“这样就没人敢了”。
结果才过俩月,又有人搞私单,这次是老销售老王。老板纳闷:“都开除小李了,咋还敢?”后来才知道,销售们觉得“公司提成太低(只给5%),搞私单能赚20%”,小李被开了,但提成制度没改,监管也没加强(客户信息还是销售自己管),所以老王还是敢冒险。
最后老板没办法,只能改提成(提到8%),还把客户信息收归公司统一管理,私单才彻底没了——这跟彭泽早班师一样:只解决了“表面的人”,没解决“根源的制度问题”,问题肯定会复发,杨廷和早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当代案例2:城市“整治黑车只贴单,没补公交又回来”
小区门口之前黑车泛滥,拉客乱要价,还堵路。城管来了几次,每次都贴罚单、扣车,黑车当时少了,但过几天又冒出来。居民们纳闷:“咋总治不住?”
后来才发现,小区离地铁站有1公里,没直达公交,早晚高峰打车又难,居民只能坐黑车。城管只“打击黑车”,没解决“居民出行难”的根源,所以黑车才会“野火烧不尽”。
最后政府加了一趟“小区到地铁站的接驳公交”,早晚高峰10分钟一班,黑车没人坐,自然就消失了——这就是杨廷和说的“不能只靠武力(贴单扣车),得有安戢镇抚(补公交)”,不然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二、张英国的“守土教训”:只“平定”不“扎根”,再大的地盘也守不住
文中还提到张英国(张辅)三次平定交州(今越南一带),却始终没能守住,核心原因就是“平定后就撤了,没留下长期治理的人”。要是像镇守贵州的藩王那样,让张英国家族世代在交州当长官,建立稳定的治理体系,交州说不定至今还是明朝的郡县。
这就像现在企业“拓展市场只拿单,没留团队”——好不容易拿下一个新区域的客户,却没派专人维护,没建本地服务点,客户被竞品抢走;或者职场“搞项目只完成交付,没做交接”——项目做完了,没把经验写成文档,没教给接手的人,下次做类似项目又得从零开始。
当代案例1:企业“拓市场只拿单,没留团队丢客户”
老周的软件公司,去年好不容易拿下了南方某省的政府订单,派销售小王去签了合同,就把小王调回总部了,没在当地设服务点,也没派技术人员跟进。
结果客户用软件时遇到问题,想找售后,只能打总部电话,半天没人接;竞品趁机派了本地团队,天天上门帮客户解决问题,还免费升级功能。最后客户到期不续约,转投了竞品——老周后悔:“早知道该像杨廷和说的,别早‘班师’(调回小王),留个人在当地维护,也不会丢客户!”
当代案例2:职场“做项目只交付,没交接后续乱”
小李做“员工考勤系统”项目,花了3个月做完,交付给人事部就不管了,没写“操作手册”,也没教人事部的人怎么改考勤规则。
结果小李调去其他部门后,人事部想改“加班打卡规则”,不知道怎么操作,只能找小李远程指导,小李忙起来还没时间;后来系统出了bug,人事部没人会修,项目停了3天,最后只能花钱找外包修——这跟张英国没留治理团队一样:只完成“平定(交付)”,没做“扎根(交接和文档)”,后续一塌糊涂。
三、核心启示:想“彻底解决问题”,记住杨廷和的“三不撤”原则
不管是企业治理、职场项目,还是生活里解决麻烦,想避免“彭泽式翻车”,就得学杨廷和,做到“没完成这三步,绝不撤”:
1.没堵“根源漏洞”不撤:比如治私单要改提成制度,治黑车要补公交,先找到问题的“根”(为啥有人敢搞私单?为啥居民坐黑车?),堵上漏洞再撤,不然问题肯定复发。
2.没建“长效机制”不撤:比如拓市场要设本地服务点,做项目要写操作手册,建立“就算你走了,别人也能接着干”的机制,别靠“个人能力”撑着,要靠“制度和流程”兜底。
3.没做“后续观察”不撤:比如治私单后观察1个月,看还有没人搞;治黑车后观察两周,看居民还坐不坐,确认问题真的解决了,再彻底撤,别刚有好转就放松。
简单说,杨廷和的智慧就是“不做‘半截子工程’”——解决问题不能只图“眼前爽”,要想到“后面会不会出问题”,留好收尾的招,才能真的把问题解决透,不然赢了一时,输了长远。
【原文】杨廷和
彭泽将西讨流贼鄢本恕等,入问计廷和。廷和曰:“以君才,贼何忧不平!所戒者班师早耳。”泽后破诛本恕等,奏班师,而余党复猬起,不可制。泽既发而复留,乃叹曰:“杨公之先见,吾不及也!”
张英国三定交州而竟不能有,以英国之去也。假使如黔国故事,俾英国世为交守,虽至今郡县可矣。故平贼者,胜之易,格之难,所戒于早班师者,必有一番安戢镇抚作用,非仅仅仗兵威以胁之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