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归轩深知,面对来自海外、拥有未知技术的强敌,仅靠现有的水师和传统战法,恐怕难以取胜。
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能源和知识,打造出属于大雍的、划时代的利剑。
她没有在朝堂上公开讨论此事,而是将林宥霆、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几位绝对忠诚、精通格物和匠造的心腹重臣,秘密召至御书房。
巨大的海域图旁,摆放着几个小巧的琉璃瓶,里面装着工坊新提炼出的、清亮如水和粘稠如蜜的油品样品。
正是之前林宥霆紧盯之下分流产出的石油产物!
“诸位爱卿,”
贺归轩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赤炎岛国,船坚炮利,来去如风,此乃我大雍前所未见之强敌。若沿用旧法,我沿海将士与百姓,唯有被动挨打,血流成河。”
她指向那琉璃瓶:
“然,天佑大雍,工坊得此物,或可成为破局之关键!”
工部尚书上前,详细禀报了两种油品的特性,尤其强调了那清亮油品。
贺归轩心中称之为“轻质油”。
它的猛烈燃烧特性,以及粘稠油品,与重质油的持久燃烧和防水特性。
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他们都是大雍顶尖的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军事潜力。
“陛下,”
林宥霆率先开口,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此物若用于水战,或可制成燃烧弹矢,远距离投射,焚毁敌船!亦可改良我朝现有火器,使其威力倍增!”
“林相所言极是。”
贺归轩赞许地点头,
“但,朕要的,不仅仅是改良。朕要的,是超越!”
她走到海域图前,手指划过波涛汹涌的南海:
“敌船快,我船要比他更快!敌炮利,我炮要比他更利!甚至,朕要一种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战法!”
她看向众人,下达了核心指令:
“第一,秘密征调雍京大学格物院、算学院本届及往届最优异的毕业生,人数控制在三十人以内,由潜影卫负责,以‘参与朝廷机密工程’为名,全部迁入京郊工坊旁的新建‘海军技术研究院’,断绝与外界联系,专心研发。由林相总领,工部、兵部协同,给予他们最高的权限和资源支持!”
“第二,研发方向有三:其一,以此新式油品为核心,研发专用燃烧罐、喷火器具,以及能远程投射的燃烧弹!其二,以此重质油为辅,研究船舶防水、防腐、密封新工艺,并尝试将其与现有船舶驱动技术结合,看看能否提升航速!其三,集中所有能工巧匠,依据现有火炮基础,结合新燃料,研发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装填更快的新式岸防炮与舰炮!”
“第三,”
贺归轩目光转向兵部尚书,
“即刻从北疆边军、西境驻军中,秘密抽调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年轻将领二十人,尤其是接触过火器、头脑灵活的,火速进京,并入研究院。他们需要了解新武器,并参与制定新的海战战术!同时,命东南沿海总督,收缩防线,依托现有坚固卫所和城池,采取守势,避免与敌硬碰硬,保存实力,等待新装备与新战术!”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勾勒出一幅依托科技强军、应对海上威胁的宏伟蓝图。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陛下圣明!臣等必竭尽全力!”
众人齐声领命。
秘密行动,迅速展开。
潜影卫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手持密旨,悄然进入雍京大学。
一份份盖着丞相府与内阁联合印信的调令,被送到了那些正在为毕业论文字斟句酌,或刚刚踏入仕途满怀憧憬的年轻学子手中。
他们中有痴迷于机械传动、曾试图改进水车的格物天才;有精于演算、能推演复杂抛射轨迹的算学奇才;也有对化学变化充满好奇、偷偷研究过矿物反应的另类学子。
起初,他们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征调”感到茫然甚至有些不安,但当他们被秘密送入那座守卫森严、设施却前所未有的齐全先进的“海军技术研究院”。
得知自己将参与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最高机密研发,并能接触到那些闻所未闻的新式油品,还能够通过林宥霆和核心工匠转述贺归轩来自现代的思路时,他们所有的疑虑都化为了狂热的工作激情。
研究院内,灯火常常彻夜不熄。
年轻的学子们与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碰撞着思想的火花。
依据贺归轩提供的“燃烧瓶”、“猛火油柜”等模糊概念,他们开始疯狂地试验。
如何保证投掷的燃烧罐在撞击时碎裂并充分引燃?
如何设计喷火器具的油路和点火装置,保证射程和安全性?
如何将重质油有效地应用于船体密封和防腐,甚至尝试与改进的蒸汽机构结合?
贺归轩早期提出过初步概念,但一直缺乏合适燃料和密封技术,这次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了!
问题一个接一个,失败更是家常便饭。
但没有人气馁,来自皇帝的无条件信任和充足的资源支持,以及那种参与创造历史的使命感,驱动着他们不断前行。
与此同时,从边疆秘密调来的年轻将领们也抵达了研究院。
他们起初对这群“书生”和“工匠”颇有些不以为意,但当他们看到试验场上那腾空而起、拖着黑烟精准命中目标的简易火箭,看到那喷吐出数丈长火龙、瞬间引燃木质标靶的“猛火油柜”原型机时,所有的轻视都化为了震惊与兴奋。
他们开始与研究员们同吃同住,从实战角度提出需求和建议:
射程需要多远?
发射频率如何?
在颠簸的海船上如何稳定使用?
如何应对敌船的撞击和登船作战?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新的海战战术雏形,开始在沙盘推演和兵棋模拟中逐渐成型。
而另一边,东南沿海的战报依旧不容乐观。
赤炎岛国的舰队行踪诡秘,战术狡猾,他们似乎对大雍沿海的布防有一定了解,专挑薄弱环节下手,抢掠一番便迅速远遁,让追剿的大雍水师疲于奔命。
沿海百姓人心惶惶,渔盐之利大受影响。
朝中开始出现一些声音,认为应当集结重兵,与敌决战于海上,否则国威受损,民生凋敝。
但贺归轩与林宥霆顶住了压力。
“告诉沿海总督,忍!继续收缩,加固城防,多设了望哨和烽火台。小股敌军骚扰,可依托岸防工事击退;若遇敌主力,暂避其锋,保存船只和兵力为上。”
贺归轩对着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冷静地批复,
“一切,等研究院的成果!”
她深知,在没有掌握技术优势之前,贸然进行主力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她偶尔会站在皇宫的高处,遥望京郊的方向。
那里,汇聚着大雍最顶尖的年轻头脑和最忠诚的将士,他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为大雍锻造着一柄足以劈波斩浪、震慑强敌的深海利剑。
而林宥霆,则成为了连接皇宫与研究院的最重要桥梁。
他不仅要处理繁重的日常政务,协调各方资源支持研究院,还要定期前往京郊,听取进展,解决困难,并将最新的情况汇报给贺归轩。
每每看到他深夜归来,眉宇间带着疲惫却眼神晶亮的模样,贺归轩便知道,利剑的铸造,正在稳步推进。
战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在南海之上,但在这片土地的深处,一场静默的、将决定未来国运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加速。
大雍这头沉睡的雄狮,正在为自己的利爪,淬炼着新时代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