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啥屁话呢?”建国爸有点生气。
“你会让那一家人熊成孙子了,你给人家当孙子吧,不用抱孙子了。”建国妈哼了一声走了。
“让那小子自己待着去吧,这点事情都过不去,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建国爸看看儿子,又想想媳妇儿说的话,好像也没毛病。
“等那个嫁出去他就死心了,再给他找个。”建国爸心里想着。
出嫁的头天晚上,冬梅过来了,她还带着一个气压暖水瓶,这可是稀罕物。
不锈钢的外壳,上面印着花鸟的图案,塑料的顶盖,上面有一个红色按钮。
倒水的时候,用力按压那个红色的按钮,“噗”的一声,蒸气随着开水倾斜而出,保温性能很好。
邱燕在老舅家见过,当时就觉得很新奇。
“你咋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
邱燕知道冬梅一直在家帮忙,肯定没赚钱的,自己在家的时候,也是摸不到钱的。
一个气压暖水瓶怎么也要15块钱,贵的要好几十。
“你没在家的时候,他们家来人来把彩礼钱过了,我爸妈一分钱都不自己留。
都留给我了,我们去置办东西的时候,我买了两个这个暖水瓶,咱俩一人一个。”
邱燕有点惊讶,“你爸妈一分钱彩礼都不要你的?都给你带走了?”
冬梅红着脸点了点头,“嗯,我爸妈说,只要我过得好就行,这彩礼钱就当给我的陪嫁了。”
邱燕心里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彩礼不全都是给父母的,父母也会回馈,她家里提都没提,她也从来没敢想。
“冬梅,你对我真好。”邱燕拉着冬梅的手说道。
冬梅笑了笑,“咱俩啥关系呀,你这就要嫁人了,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这个暖水瓶咱俩一人一个,就代表咱俩陪在对方身边。”
邱燕眼眶有些泛红,“就算我嫁出去了,咱们还是好姐妹,有啥事儿你尽管跟我说。”
“你看了吗?对方是啥人?”
“家在梅岭村的,人看着挺老实的,家里就这一个儿子,我嫁过去也应该挺省心。”
“你爸妈给你选的一定是千挑万选的,你等着过好日子吧。”邱燕也希望冬梅过得好。
两人正说着,邱燕妈走了进来,看到气压暖水瓶,眼睛一亮。
“哟,这暖水瓶可真好啊,冬梅真是有心了,咱家都没有这样的好东西呢,明天来人了,先拿来用用,多气派。”
“不行,这是冬梅送我的东西,你拿去用了到时候坏了怎么办?”
邱燕妈脸色不悦,“瞧你小气的,果然闺女就是闺女啊,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呦。”
“那你以后不要和我来往了!”邱燕语气很冲。
“还说不得了,得,得,你们两个说吧,我去和你李婶儿她们一起备菜去了。”
“我的压箱钱呢?啥时候给我?”
邱燕看到冬梅,才想起来这事儿。
“那不赔牛了嘛,现在家里困难,你这闺女咋这么不懂事呢,朝你爸要去!”
说罢,邱燕妈转身走了。
去哪找她爸?早就喝的醉醺醺。
宁宁和舅妈一路打听,总算找到了邱燕家,冬梅正和邱燕一起用红纸剪喜字。
“你们怎么来了?老舅呢!”
邱燕一脸激动,经过几个月的相处,邱燕在心里把他们当成一家人,一家人带给邱燕温暖,甚至比她爸妈对她还要好。
“咱不管他!他那人就是倔!昨天他问了高丽娜高家的地址,把你的那辆自行车送去了,给你当嫁妆”舅妈和拿出一个小盒子,“看看吧,这也是给你的嫁妆。”
里面用布包了一个银手镯,很特别的款式,上面雕刻着缠枝纹,还镶嵌着一颗红色的石头。
“这是我嫁过来的时候,你应该叫太姥姥给我的,一共两个,以后宁宁出嫁也有一个。”舅妈把手镯递给邱燕。
“舅妈,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邱燕哽咽着说道。
舅妈拉过邱燕的手,把镯子戴在她腕上,“傻孩子,这是该给你的。
你看你在这边,我也看出来了,爹妈也不疼你,舅妈就想让你嫁过去能有点底气。”
冬梅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羡慕,“邱燕,你舅妈对你真好。”
“你爸妈和弟弟对你都好,以后嫁人了,男人也肯定对你好的。”
邱燕对着舅妈和宁宁说,“等我嫁过去,一定把日子过好,以后也好好孝顺你们。”
舅妈摸了摸邱燕的头,“在舅妈家那段时间里,你也帮了我不少忙,你走了我都不适应了。
你是好孩子,从小吃了不少苦,我们就盼着你能幸福。”
这些亲人朋友的到来,让邱燕本来忐忑的心,安定下来。
几人热热闹闹的开始布置婚房。
农历初八,好日子,宜嫁娶。
邱家难得一家早早的就起了。
邱燕早早换上红色喜服,宁宁给她画了淡淡的妆,头发用火钳稍微烫了一下,盘好,插上红梅花的绢花。
戴上志远妈送的银耳环,和舅妈送的手镯。
邱燕浅浅的笑着,眉眼间尽是温柔。
邱华也不出去玩了,帮着家里开始里出外进的忙活。
直到今天,看着姐姐穿着红色的嫁衣,他才觉得姐姐要嫁人了,以后就很少回来了,二姐也不在家,就剩自己了,心里莫名有点伤感。
邱燕看着忙碌的亲人,此刻觉得幸福。
如果不是自己出去赚了点工资,加上老舅一家的贴补,还有高志远给添的钱,自己怕是一套衣服都凑不出来。
现在除了这些东西,自己手里还有点压箱底的钱,也不会那么被动。
邱燕妈进来一看邱燕手上的手镯,她愣了一下,“这个是?”
“这个是我给邱燕的,当初我和大庆结婚的时候咱妈给的,一对,我想两个孩子一人一个。”舅妈淡淡的回答。
“啊,原来给你了。”邱燕妈好像自言自语般小声嘟囔。
邱燕爸是老大里有五个兄弟姐妹,今天都过来了。
二叔一家先来的,一进门,二婶的大嗓门就传来了,“要我说邱燕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如今人家嫁的好,嫁去城里,也该人家享福儿去了,我大哥大嫂你俩以后也跟着沾光了!”
谢谢大家追更到现在,我会努力把这个故事精彩的呈现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