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
当大部分城市居民已经进入深度睡眠时,华国的互联网,却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男生宿舍里,李哲双眼通红,不是困的,是亢奋的。
《让子弹非》已经结束了十分钟,但那激昂的鼓点、那句句诛心的台词、那最后张麻子孤身一人骑马远去的苍凉背影,还在他脑海里反复回荡。
“不行,我忍不住了,我要发微博!”
他抓过键盘,噼里啪啦地敲下一段文字,几乎没有思考,全是有感而发:
“睡你麻痹起来嗨!都给我去看《让子弹非》!现在!立刻!马上!我收回之前所有的话,这不是烂片,这是神作!华语电影的里程碑!我愿称之为近十年最佳,不,是历史最佳!周星,永远的神!孟龙,新晋影帝!不看的人,我都会感到可悲!#让子弹非# #孟龙演技炸裂# #周星回来了#”
发完,他把手机往床上一扔,长出了一口气,感觉把心里的激动全都倾泻了出去。
他不知道,他这条随手发出的微博,如同投入火药桶里的一粒火星。
几乎在同时,无数个和他一样被电影震撼到的观众,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微博、朋友圈、豆瓣、知乎……所有社交平台的深夜档,都被《让子弹非》这五个字,彻底刷屏了!
“我宣布个事,我是个傻逼。我之前居然信了那些媒体的话,说这是个烂片。我给江川、给周星、给孟龙道歉!砰砰砰!”(配图:磕头表情包)
“楼上的,你不是一个人!看完电影,我只想说:赵家,你坏事做尽!#让子弹非#”
“截图了,这段台词我能背一辈子!‘我想站着,还把钱挣了!’#让子弹非台词#”
“有没有人注意到苏晚的客串?我的天,简直是仙女下凡!就那一个镜头,我感觉我恋爱了!#苏晚惊鸿一瞥#”
最初,这些只是深夜里零星的火花。但很快,这些火花汇聚在了一起,点燃了整个社交网络。
李哲的微博,发出不到半小时,点赞破千,转发数百。
他刷新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私信和评论区都炸了。
“哥们,真有这么好看?我这就去买票!”
“我靠,我朋友圈也被刷屏了,看来不是水军!”
“别说了,九块九,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我冲了!”
越来越多被吵醒的“夜猫子”,被这股狂热的氛围所感染,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点开了“星河”App。
然后,一个小时后,他们变成了新的“自来水”,加入了这场狂欢。
凌晨四点,华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博的热搜榜,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让子弹非# - 热
#孟龙演技炸裂# - 热
#周星回来了# - 新
#我要站着还把钱挣了# - 新
四个相关话题,以不可阻挡之势,强势冲上了热搜榜前十!
而这,仅仅是开始。
天亮了。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城市,当无数上班族、学生党在地铁上、公交上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微博热搜榜,前十名,有八个都与《让子弹非》有关!
而排在第一的#让子弹非#,和第二的#孟龙演技炸裂#,后面都跟着一个鲜红的,触目惊心的字——【爆】!
这意味着,在极短的时间内,讨论和搜索这两个话题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卧槽,什么情况?我一觉醒来,世界变了?”
“《让子弹非》?这不是那个说扑街的电影吗?怎么爆了?”
“孟龙是谁?一夜之间火成这样?”
巨大的反差,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好奇心。所有不明真相的群众,都疯狂地点进话题,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他们就被海量的、充满激情的好评给淹没了。
与此同时,另一群人也睡醒了。
“毒舌电影君”,国内最知名的影评人之一,以其苛刻和犀利而闻名。他每天的习惯,就是起床后泡一杯咖啡,看看前一晚的票房和舆情。
“《帝国之刃》零点场破亿,意料之中。”他滑动着手机,表情平淡。
“嗯?《让子弹非》?热搜爆了?”他眉毛一挑,来了兴趣。
他昨晚也收到了赵家公关团队的“红包”,以及一份写好的、吹捧《帝国之刃》、贬低《让子弹非》的通稿。他向来不屑于发这种东西,但也没太在意。
现在看来,事情有点意思了。
他没有看那些网友的评论,而是直接打开了“星河”App,付了9.9元。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电影,能让这帮人疯成这样。”
两个小时后。
“毒舌电影君”的助理小王,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准备汇报今天的工作。
他看到自己的老板,那个永远冷静、刻薄的男人,此刻正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屏幕上,是电影结束后的演职员表。
“君……君哥?”小王试探着叫了一声。
“毒舌电影君”缓缓地转过头,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那血丝之下,是一种小王从未见过的,混杂着震撼、激动、甚至崇敬的光芒。
“小王。”他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
“在。”
“把今天所有的行程,全部推掉。”
“啊?”
“我要写一篇影评。”他一字一句地说,“立刻,马上。”
半小时后,一篇名为《让子弹非: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声射向旧时代的枪响!》的长文,发布在了“毒舌电影君”拥有千万粉丝的公众号和微博上。
文章里,他用尽了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赞美之词。
“……我为我昨晚的傲慢和偏见,感到羞愧。我以为这会是一场闹剧,但江川和周星,却联手为我们献上了一场神迹!”
“……周星用最狂野的想象力和最精准的镜头语言,构建了一个荒诞而又无比真实的世界。他的功力没有丝毫退步,反而经过十年的沉淀,达到了返璞归真、人剑合一的境界。他不是回来了,他是携着雷霆,重生了!”
“……孟龙!请记住这个名字!他没有在‘演’张麻子,他就是张麻子!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霸气、匪气、和一种悲天悯人的革命者情怀,被他完美地揉捏在了一起。如果今年的影帝不是他,那将是整个华语电影圈的耻辱!”
“……这不只是一部商业片,它是一则寓言,一首史诗,一声战斗的号角!它用最通俗、最娱乐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公平’的永恒主题。它告诉我们,你可以被打倒,可以被污蔑,但你永远拥有一个权利——站起来,把本该属于你的尊严和财富,亲手拿回来!”
“……我断言,《让子弹非》将成为华语电影史上,一座无法绕开的丰碑。它标志着,一个靠资本和渠道就能为所欲为的时代,结束了。内容为王的时代,真正来临了!”
这篇影评,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引爆了舆论场。
如果说,普通观众的狂欢,还可能被认为是“跟风”和“情绪化”。那么,“毒舌电影君”这样顶级影评人的背书,则为这场狂欢,赋予了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紧接着,仿佛是约好了一般。
“电影老炮”、“迷影手册”、“第十放映室”……
一个又一个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影评大V,纷纷发表了类似的、赞誉到了极致的长文。
他们被电影的品质所折服,更为自己差点错过这样一部杰作而感到后怕。他们不遗余力地向自己的粉丝推荐这部电影,仿佛是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至此,舆论的阵地,已经完全易主。
赵家花费了数周时间,动用全部媒体资源构建起来的“《让子弹非》是垃圾”的舆论高墙,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冲得粉碎,荡然无存。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他们提前安排好的,吹捧《帝国之刃》的媒体通稿,此刻还挂在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上。
下面,则是成千上万条嘲讽的评论。
“哈哈哈哈,21世纪最大笑话,那边都封神了,这边还在尬吹。”
“《帝国之刃》预售票房破亿?有多少是你们自己刷的啊?脸都不要了。”
“赵家傻眼了吧?想不到吧?时代变了,大人!”
东欧,某个小镇的酒店里。
周星一夜没睡。
他看着手机上那些“王者归来”、“封神”的字眼,看着那些当初背叛他、落井下石的人发来的道歉私信,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他只是点开微博,编辑了一条新的动态。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感慨万千,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我回来了。”
发送。
然后,他关掉了手机,走到了窗边,看着远处升起的朝阳,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那口浊气里,有十年的委屈,十年的不甘,十年的愤恨。
吐出去之后,只剩下,一片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