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临海、定海、镇海三个港口的军报,也被送到了他的案头。
军报上面说,他们那边将港口封锁的密不透风。有好几拨人试图驾船逃走,都被他们截了回来,并且还缴获了不少物资。
苏文批复:这些财富和物资你们留下不用上交,作为建设港口之用。
苏文保持绝对清醒。
如果军事方面不能牢牢控制住局面,其余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他吩咐林易以及三个港口的将领,每日向自己递送一份军报,以便自己掌控全局。
至于让林易留下50万两银子,让张自信他们不用上交银子。
是为了让他们光明正大的拿银子,日子过的好一点。
首先,这些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不能亏待。
其次,燕云十八骑也是人,他们也有所有普通人的特点爱权势、金钱、美人。而不是百分之百忠诚、没有任何个人欲望的脸谱。
在手底下兵多了,财富多了的情况下,他们的内心也会发生转变。
这是人性的必然。
而苏文让他们留下大量银子的做法就是在暗示他们,你们为主公为翼州立下大功,你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不能贪墨,这是底线。
银子我光明正大的给你,你不能盘剥下属和百姓的。
等翼州稳定下来之后,如何保持治理团队的廉洁性,又将是一项非常重大、且至关重要的挑战。
……
“来人,带郑进、姚辉过来面见本官。”处理好军报之后,苏文吩咐一名衙役领班。
“遵命。”衙役领命而去。
这二人一个是同州,职责是管理土地,官位从六品。
另外一个是州判,管理户籍,从七品。
“属下参见知州大人。”很快,二人就被请到了大堂上,向苏文恭敬行礼。
二人一身读书人打扮,穿的官服也是破破烂烂。
像他们这种底层流官,说实话,在翼州是混的最差的那一批。要实权没实权,要银子没银子,他们的收入只有正常俸禄,和士绅挂靠田产两个部分。
而且挂靠田产都只能有一成分成,还得看本地士绅的脸色。
在士绅和知州的夹缝中,他们早就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
被师爷团队架空了的两个底层流官。
苏文挥了挥手,示意二人不必多礼,然后道:“本官奉皇命抄没劣绅之田产,施仁政恩养翼州百姓。意欲还田于民,二位有何高见?”
“明府大人……”郑进拱了拱手,对苏文深深一揖,吞了吞口水,“大人雷厉风行,铲除翼州毒瘤,属下敬佩万分。”
“陛下令大人施仁政恩养百姓,还田于民,陛下皇恩浩荡,大人英明。”姚辉说道。
“本官是来听你们意见的,不是来听你们拍马屁的。”苏文语气一冷。
早已经将他们看穿:
你们两个表面恭敬,内心恐怕早就把我骂了几十遍吧。
我查抄的那些士绅当中,其中就有你们的金主。
这二人别看官位不高,对官场那一套人情世故,早已运用的炉火纯青。明明心中恨透了本官,表面却是一副恭敬阿谀的态度。
“属下岂敢拍大人马屁。”二人战战兢兢。
果然在心里暗骂:你做这些不就是想在陛下面前挣表现吗?
你的想法很好,现实很残酷。
你以为还田于民就能得到爱民如子的名声了?
你还是太嫩了。
地方官的名声只有士绅才能给。
百姓能给你什么名声,他们认字吗?草民的想法,能传到陛下耳朵里?
你如此做法,不但得不到爱民如子的好名声,反而会被指为专横跋扈,残忍害民。
世上哪有你这种拿士绅开刀的地方官?
你迟早遗臭万年。
别看你是状元,对为官之道却是一窍不通。你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后迟早有你的苦头吃。别看你暂时查抄了一些士绅的田产看似赢了,士绅们的后续反击你承受不起。
二人这几日闭门不出,对外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他们以为苏文只是拿了部分士绅开刀,然后这些士绅们在外面的亲朋故旧会很快对苏文进行反击。到时候舆情发酵,苏文会一败涂地。
自古以来和士绅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就连皇帝都不行。
更何况你区区一状元?
殊不知苏文早已将全部士绅一网打尽,更是封锁了三座港口,密不透风。
“说说你们的真实想法,还田于民对还是不对。”耳畔传来苏文的声音。
“关于这田产分发之事,属下……属下窃以为,此议恐有圣人之虑,万望大人慎之又慎!”郑进思忖片刻之后小心翼翼的道。
“有何圣人之虑?说说你的理由。”苏文风轻云淡。
他的回答早在苏文的预料之中。
如果将土地都分给了百姓,士绅挂靠在他们名下的那部分免税田产,自然就没了。
他们将会永远失去这部分收入。
“《礼记》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士农工商,各安其分,天下乃定。田产之流转,自有其法度伦常。今若由官府直接将田土分予黔首,此例一开,便是以权势强行紊乱纲常秩序。”郑进开始引经据典,“百姓今日得田固然欢喜,他日是否会生出僭越之心?是否会轻视田主、轻视士人,乃至轻视朝廷法度?”
“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云: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见郑进侃侃而谈,姚辉胆子也大了起来且说的头头是道,“还田于民此乃动摇教化之根基啊,大人。”
“民为重这几个字,你们是一句也不提啊!”苏文对这群人的德性早已看的清清楚楚。
他们只陈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朝廷给有功名的读书人免税对他们有利,他们就强调礼制,还田于民践行‘民为贵’对他们不利,他们就只字不提。
他们说的那部分都是对的,但自动忽略了对自己不利的部分。
你们对儒学的了解有现代人深?苏文心中冷笑,现代人早就将各种儒学研究透了。
儒家思想一边强调礼制等级,这对统治阶级有利,一边强调民为贵,又对百姓有利。看起来左右逢源,得到所有阶层的认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