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脱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张默的意识壁垒。精神力的过度透支,使得他与“灵印”之间的共鸣光柱摇曳不定,仿佛风中残烛。刚刚驱逐入侵者时调动的本源之力,几乎抽空了他新生的、尚显脆弱的“灵”。
但他不能停下。灵印反馈而来的感知清晰地告诉他,外部的威胁并未远离,反而如同收紧的绞索,正在暗中积蓄着力量。而脚下那象征着“归墟”的黑暗裂缝,也因方才的扰动而变得更加活跃,丝丝缕缕的吞噬之力透过封印网络的薄弱处渗透出来,侵蚀着现实的根基。
他正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前功尽弃,则万劫不复;成功融合,方能拥有一线生机。
“坚持……必须坚持……”
他在心中无声地嘶吼,牙齿紧咬,甚至尝到了淡淡的血腥味。那是精神过于紧绷,导致身体本能反应的结果。
他将所有的杂念摒弃,不再去思考成败,不再去担忧外敌,甚至不再刻意去“引导”或“控制”。他的意识彻底沉入那片与灵印共鸣的、混沌而广阔的感知之海中。
他不再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尝试着将自己想象成这共鸣本身,是那宏大脉动中的一个音符,是那流淌光河中的一滴水珠。
他“感受”着灵印中蕴含的无数先民意志——那份面对终极虚无也不曾退缩的守护决心;他“聆听”着千碉大阵的无声诉说——那历经万载岁月磨损却依旧屹立的不屈;他甚至隐约触碰到了那“归墟”法则本身的冰冷与死寂——那并非恶意,而是万物终将面对的、绝对的“无”。
理解了黑暗,方能珍惜光明。感知了终结,才更明白守护的意义。
在这种奇妙的、近乎“忘我”的沉浸中,他体内那新生的、混沌的“灵”,开始发生本质的蜕变。
混乱的感知逐渐沉淀,模糊的直觉开始凝聚。那种与万物共鸣的能力,不再是无序的波动,而是化作了一种可以被他心念引导的、如同流水般的力量。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灵”的边界,也能感知到它与外界能量(无论是灵印的守护之力,还是归墟的吞噬之力,亦或是烛龙那冰冷的科技造物)交互时产生的微妙涟漪。
他明白了,“风语者”的力量,核心并非预测或对抗,而是“感知”与“调和”。感知万物的状态,感知风险的趋向,然后以自身为支点,施加微妙的影响,引导其回归“平衡”。
就在这明悟升起的刹那——
膝上的寻路杖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清越长鸣!杖顶水晶光芒尽敛,仿佛所有的能量都已灌注完毕。横置于膝的杖身微微颤动,最终化作一道温顺的流光,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张默的掌心,在他手背上留下了一个淡淡的、与杖顶水晶形状相似的印记。
与此同时,前方那团伟大的“灵印”光芒也达到了顶峰。它不再仅仅是悬浮的光团,而是如同心脏般有力地搏动起来,每一次搏动,都引动着整个镜面空间与之共振。内部那无数金色光丝如同获得了生命,欢快地流淌、交织,最终汇聚成一道凝练到极致、蕴含着无尽信息与传承本源的流光。
这道流光,如同归巢的乳燕,带着一种欢欣与决然,跨越最后数步的距离,瞬间没入张默的眉心!
“轰——!!!”
无法形容的感受在灵魂深处炸开!
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种圆满,一种贯通,一种……回家般的安宁与厚重。
庞大的、属于历代“风语者”的传承记忆与知识,如同解封的洪流,有序地涌入他的意识,与他自身的记忆、情感融为一体。关于千碉大阵的构造与维系,关于“归墟”法则的理解与对抗,关于“灵”的修炼与运用……无数奥秘在他心中豁然开朗。
他体内那新生的“灵”,在这最终的本源注入下,彻底稳定、壮大,并且被打上了独属于他张默的烙印。它不再混沌,而是化作了一种清澈而深邃的力量源泉,流淌于他的四肢百骸,与他的灵魂紧密相连。
他,张默,在这一刻,终于跨越了血脉的隔阂与时代的断层,真正继承了“风语者”之名,完成了净化与回归!
他缓缓睁开了双眼。
眼眸深处,不再是过往被能力折磨的疲惫与警惕,也不再是刚刚觉醒时的迷茫与混乱,而是沉淀下了一种如同古井深潭般的平静与洞察。仿佛能映照出世间的风险,也能窥见万物的平衡。
他轻轻抬起手,看着手背上那个淡淡的寻路杖印记。心念微动,一股无形无质、却真实存在的“风语者”之力自然流转,与周围的空间,与脚下遥远的千碉大阵,甚至与那深藏地底的“归墟”裂缝,都产生着微妙的联系。
他成功了。
但他也知道,考验,现在才真正开始。
他感受到,灵印空间之外,至少三股强大的、带着明显敌意和捕捉意图的能量源,已经彻底封锁了这片区域,如同张开的捕兽夹,正等待着他这个刚刚完成蜕变的“猎物”现身。
张默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力量在体内奔流,前所未有的充盈感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他的目光穿透灵印空间的壁垒,仿佛看到了外界那些严阵以待的烛龙精英。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现在,猎人与猎物的角色,该换一换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