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鑫鑫刚到教室,马高远就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徐朝鑫,听说你家开小卖部了?放学后我能去看看不?”
马高远是鑫鑫的同班同学,自从上次因为自行车不打不相识,又一起经历了“石头蛋子”馒头事件,两人已然成了最好的朋友,只要在学校里,两人总是凑在一起,形影不离。
虽然两人都是走读生,家在不同的方向,但两个人也必然是在大门口才分开走。
鑫鑫听他这么说,笑着点头:“当然能啊,不过我家小卖部跟学校里的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
“那我也想去看看!” 马高远眼睛一亮,开始追问,“你们家有‘唐僧肉’不?还有那个带卡片的干脆面,学校小卖部里老断货。有人竟然抢货,然后再加价卖给同学。”
“有啊,还是我帮着进货的呢!”鑫鑫随口答道。
“你们卖多少钱啊?”马高远接着问,“学校里‘唐僧肉’卖三毛钱一包,干脆面八毛钱,你家的呢?”
鑫鑫刚想回答,突然顿住了。
家里的“唐僧肉”才卖两毛钱一包,干脆面五毛钱,比学校里便宜不少呢!
他猛地反应过来,马高远问价格,肯定是觉得学校里的贵,想知道村里的能不能便宜点。
鑫鑫平时不吃零食,家里又是开小卖部的,他知道同学们喜欢的是什么零食文具,但学校里卖多少钱还真是不清楚。
鑫鑫心中一动,凑近马高远小声说:“我家的比学校里便宜!‘唐僧肉’一毛钱,干脆面五毛钱。”
马高远一听,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那也太便宜了!竟然能差这么多!要是能从你家买,那我每个月岂不是能省不少钱!”
鑫鑫看着马高远兴奋的样子,突然有了个主意:“我们班肯定还有同学觉得学校小卖部的贵,要不这样,以后大家想要什么,提前跟我说,我周末从家里把东西带来,按家里的价格卖给大家,这样大家都能省下钱!”
“对啊!这个主意好!” 马高远激动地拍了下手,“我这就去跟班里同学说,让他们有需要的都找你下单!”
鑫鑫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想着,这样不仅能帮到同学们,还能让家里的小卖部多卖点货,真是一举两得。
又想起小龙小虎以前偷家里零食去学校卖,想着挣零花钱,自己竟然不如他俩。放着这么好的机会没有利用起来。
鑫鑫想了想,学校卖得价格高是因为学校里的房租和承包费很贵,还要雇店员,成本太高了,多出来的成本只能转嫁到学生身上。但如果直接按照村里的售价卖的话......
鑫鑫跟马高远商量,“咱俩也不能光做好事呢!这样吧,你把大家的需求统计下来,然后再列一下学校的卖价,我拿回家对照一下村里的售价,如果某件商品差别很大,咱们就取个中间值,差价就是咱们俩的利润,咱俩平分。”
马高远脑子一转就明白了徐朝鑫的意思,惊喜万分:“还可以这样?太好了!咱俩可以挣钱了!”
鑫鑫“嘘”了一声,“淡定,要淡定,这事只能咱俩知道,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事以密成!”
“嗯嗯嗯。”马高远忙不迭点头,开始憧憬挣钱后可以买什么东西。
中学生手头的零花钱可比小学生多多了。购买力那简直不是一个量级的,关键是,学校和村里的卖价差这么多,很有的赚啊!
到了家里小卖部,马高远跟翠花乖乖打过招呼,就开始围着货架里认真看起来。
翠花觉得奇怪,但也没说什么,给孩子们准备茶水去了。
马高远是谁啊,他可是学校小卖部的常客,学校小卖部的老板都不如他对小卖部熟悉。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马高远点点头,“你家跟学校商品的重合度有一半,多了很多生活日用品,但零食文具啥的都是学校里比较火的,也有学校里没有的。”
鑫鑫笑笑:“那当然,这些东西是我去挑着进货的,都是好东西,你们经常吃的玩的。”
马高远感叹:“原来如此,你挺有心啊!你们村里的小孩好幸福啊!”
马高远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拿着个小本子在班里转了一圈,没多久就记下了满满一页需求:“李明要两包‘唐僧肉’、一包干脆面,王芳要一块橡皮、两枝铅笔,赵磊要……”
他把本子递给鑫鑫时,眼睛亮闪闪的:“你看,好多同学都想要!咱们得好好分工,别乱了套。”
鑫鑫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也来了劲:“我觉得你负责统计需求、收钱,再给大家分货最合适,你记东西清楚,跟同学打交道也活络。我周末回家配货,要是有缺货的,我接着就去进货补上,周一再把货带到学校来。”
“行!就这么定!” 马高远一拍大腿,立刻开始规划:“我每天放学前跟大家确认要的东西,记在本子上,你列个价格。周五把钱收齐给你。你周末备货,周一我直接送个人桌子上,这样不显眼,也不会被老师发现。”
两人说干就干。周五下午,马高远把统计好的需求和收来的零钱交给鑫鑫,零钱被他按面额分类放好,还用橡皮筋捆得整整齐齐,连一毛钱的硬币都数得清清楚楚:“一共是十五块三毛,你点点。”
鑫鑫接过钱,心里暗暗佩服,马高远比自己还细心,这分工真是选对了。
周末回到家,鑫鑫赶紧跟光景说了这事。
光景一听,笑着点头:“你俩这主意不错,既帮了同学,也能给小卖部多卖点货。”
翠花也在一旁帮忙,把鑫鑫要的 “唐僧肉”、干脆面、文具都分门别类装好,还特意用个布袋子包好,方便鑫鑫带到学校。
周一早上,鑫鑫背着装满货的布袋子来到学校,马高远按照单子,把每个人定的货放在课桌上。要是有同学临时加需求,他就记在本子上,下次一起带过来。
这样弄了两次,大家看到他们俩卖的价格竟然比学校里便宜这么多,订货的人越来越多。
鑫鑫与时俱进,干脆把家里的文具零食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标好价格,特别便宜的还做了标记,下单的同学乐不可支,又便宜又能“送货上门”,这可太好了!
刚开始,还有同学担心会被老师发现,可每次都是马高远拿着布袋走一圈就放在课桌上的,连凑堆都不用凑。
慢慢的,大家发现这 “地下超市” 不仅便宜,还特别方便,再也不用跑到学校小卖部排队,也不用担心想买的东西断货。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进来,甚至其他班的同学也托人来下单。
鑫鑫手写的标价单配着一张马高远列的需求单子,在各班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