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斗理解村民们的想法,在他失去父母家族庇佑的时候也是不敢进去以前经常去的酒楼茶馆的,能去街口的馄饨摊子吃碗馄饨都是奢侈的。现在多亏了赵逢春和陈苗,他们一家才有了武大掌柜这个财神爷,能有底气进这勉县最好最大的天香楼。
“武大掌柜,大伙儿进城就是想到处看看,你看我们人也多,你店里可是已经座无虚席了,就让大伙儿各自去逛逛,我们来前都商量好了,各自行动,看完花灯就一起回去的。”陈斗替大伙儿开口拒绝。
村民们跟着点点头。
武大掌柜和陈斗交换了个眼神,就和大家告辞,回店里招呼客人去了。
陈斗一家和村民们商量好会合时间,无论什么情况就回天香楼等大伙儿。
大家散开后,陈家人进到天香楼,老两口知道他们是来谈正经事儿的,不肯一起进去,之前就和村里人一起去逛花灯了,陈斗偷偷给老李头塞了些银子铜板,让他们看到想买的就买。店小二直接带着他们上了二楼,进入一间装潢简单大气的厢房,这个房间临街,坐在窗前,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一览无余。
武大掌柜随后也上楼了,众人问好后依次坐下。王永好有些拘束的坐在屏风后的茶座上吃些糕点。武大掌柜,陈家两兄弟和陈苗就在屏风这边的圆桌前坐下,也没要饭菜,上了一壶茶,两份咸口两份甜口的茶点,垫吧一下肚子。
武大掌柜等他们吃喝一气,就开门见山的询问那个吃了有种火辣辣的味道是什么调料,还有金饼是什么做的,以后能不能提供两种口味的风干兔子,还有那个好吃的干菜又是什么?比干豆角耐嚼有劲道。
这些个问题都是陈苗解答的,她说这些东西种子不多,近些年估计量产不了,如果等到今年秋收供应天香楼一家是没问题的,但是再多些店家就不够分了。
武大掌柜就是想要这个独一无二啊,他现在的心大了,可是想把兴元府的天香楼总店比下去的。
还要再等八个多月,武大掌柜觉得自己等得起,他问陈苗有什么能用的他的地方只管招呼。
陈苗还真有事儿要麻烦武大掌柜,她既然要搞养殖,肯定需要地啊,仁义村的人恰恰是因为团结,所以和别的村的人打交道的少,没有买地的门路,他们自己想要地都是靠开荒扩土的。
“这个好办,我认识的掮客,办事那叫干净利索,手里的牵头也多,我这就让人把他找来,刚好大家也认识认识。”武大掌柜当下就要把自己熟识的掮客吴承泽介绍给了陈家人,招呼了一个小伙计让他去把吴承泽一家人请到天香楼,顺便也去自己家,让家里夫人准备好了就早早带着孩子过来。
小伙计赶紧去办事。去吴家先经过武家的那条街,小伙计就先通知了武家夫人,武家夫人已经在叫家里的仆妇去街上叫了两顶轿子,一顶自己和小女儿坐,一顶两个儿子坐。
吴家的宅子在城边,就是图个别人上门找他方便,临着南城门,车来车往都是大道,往里面去就是热闹的南街市,大点的酒楼布庄银楼杂货铺子都在南街市,小道消息流通最快的地方,他们做掮客的,不就是要最全面的消息才能出手就能拿下客户吗?
到了吴家。吴家人正热热闹闹的给孩子扎花灯,吴承泽看着大儿子被小了十岁的弟弟指使的团团转,忍不住哈哈大笑。
“吴当家的。”吴家没有门房,小伙计自己推开虚掩的大门循着笑闹声找了过来。
“哟,是天香楼的小鱼哥儿,”天香楼往外跑腿的活计都是小伙计小鱼,所以吴承泽认得他,当下起身,招呼小鱼进来。
“吴当家的,我家大掌柜请您一家一同到我们酒楼热闹热闹,我们夫人已经带着少爷小姐去了酒楼。”
吴承泽想了一下,就跟小鱼说,“你先回去回话,我们随后就到。”赏了小鱼几个铜板,吴承泽让大儿子把东西收起来,抱着小儿子去找自己娘子,让她也准备一下,等会儿一起去。又叫了家里的老仆去街上叫三顶轿子,等会儿去天香楼。家里有马车,可是今天可是元宵,要闹灯会,路上的人打早起就开始川流不息,下半晌几条大街上就没办法行马车了,还是坐轿子方便。
吴家一家人换了衣服,各自坐入轿中,晃晃悠悠的去了天香楼。
武大掌柜要和陈家谈的事情谈完,就让小二上了几道酒菜,让陈家一家人围着大圆桌自便,他到外面去招呼客人。
王永好见武大掌柜出去了,松了一口气,从屏风后的茶座出来,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吃着晚来的晌午饭。
等一家人吃好,就有小二进来收拾了桌面,重新沏了茶上了四品糕点,小二还跟他们说他们大掌柜夫人带着孩子已经到了,不想打扰他们用餐,就去了隔壁的首饰铺子转转,马上回来。
正说着呢,武大掌柜的声音就从门外传来,还有个稚嫩的童声在叽叽喳喳的询问,“爹爹,你说的小姐姐在哪里呀?”
“就在里面呢,咱们暖儿以后学得阿苗的一二分,我就阿弥陀佛了。”说着,武大掌柜敲敲包间的门,“陈老弟,快让阿苗把我家的傻丫头带去亲香亲香。”
小二开了门,等武大掌柜一家人进去了,才关上包间的门,继续自己的跑堂工作了。
武大掌柜的妻子姓郑,认识的都称呼她武大太太,她进门等男人们都见了礼,介绍大伙儿认识之后,就拉着王永好的手,带着孩子们去到屏风后的茶座,哪怕坐下了也没有松开王永好的手,她是个爽朗的性子,先跟王永好说,“我娘家姓郑,闺中都叫我舒娘,我大你许多,就是你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