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北军用机场的停机坪上,陆航团的直 - 8b 运输机陆续降落,旋翼卷起的气流吹得地面野草贴伏, 晋察冀野战军聂司令员、冀鲁豫军区杨司令员与宋政委、太岳军区王司令员、晋西军区贺旅长,还有各纵队主官,正分批乘着这 “空中骏马” 抵达,整个机场虽萦绕着轰鸣,却在战士们的引导下井然有序。
“聂司令员,您扶好您试试靠在椅背上,稳得很!”
直 - 8b 机舱内,陆航团参谋小李递过一杯温茶,杯壁上还凝着水珠。
聂司令员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搪瓷杯壁,忍不住打量舱内:浅灰色座椅铺着耐磨帆布,舷窗旁挂着简易救生包,舱壁上贴着 “飞行安全须知” 的红底黑字。
他凑到窗边往下望,眼底瞬间亮了 —— 下方晋中平原的田地里,百姓们牵着牛、扛着犁在耕种,新绿的麦苗顺着田埂铺成波浪;
远处公路上,运输弹药的卡车队首尾相接,尘土在车轮后拖出淡金色的尾迹。
“以前只听夏勇说陆航团‘能飞善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聂司令员放下茶杯,语气里满是感慨,
“上次打朔州,咱们攻坚两天没拿下的西城门碉堡,就是这些炸平的。现在有这这些,调兵、送粮再也不用怕日军封路了!”
说话间,直 - 8b 的起落架轻触地面,舱门缓缓放下。
聂司令员刚踏上停机坪,目光就被不远处的战机群勾住:左侧的歼 - 10c 机翼下挂着霹雳 - 15 导弹,地勤战士正用抹布细细擦拭机身,机油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中间的运 - 20A 庞大如小山,尾舱门敞开,几名战士正往里面搬训练器材;
右侧的无人机阵地上,ch-4 与翼龙 - 6 的螺旋桨静静停着,机腹下的导弹挂架还留着上次作战的硝烟痕迹。
“这就是独立纵队的空中家底?比报纸上画的还威风!”
“好!好啊!”
聂司令员连连点头,指节因激动微微发白,
“有这样的空中保护伞,咱们八路军在华北才算真正挺直了腰杆!”
几乎是同一时刻,太岳军区王司令员的直 - 8b 也落了地。
他刚走下舷梯,目光就越过停机坪,直直锁在远处的 phL-191 火箭炮阵地 —— 二十门火箭炮的炮管斜指天空,炮身上的编号 “08”“09” 清晰可见,伪装网在炮身上搭出错落的阴影。
“这就是能打五百里的‘远火’?”
王司令员眼眶微微发红:“曾司令真是把心用到了实处!不仅给咱们送支援,还搞出这么好的装备 —— 咱们八路军有他,是全军的福气!”
接下来的两天,各军区参会首长陆续抵达。
从机场往总部营区的水泥路上,汽车队平稳行驶,沿途的景象让每一位首长都忍不住掀开车帘细看:
道路两侧的铁丝网外,伪装网下隐约露出防空导弹发射架的轮廓,雷达天线在山腰缓慢转动;
警戒哨的战士握着加装了刺刀的步枪,军帽檐下的眼神锐利如鹰;
远处的训练场上,独立纵队的战士们正在练战术 —— 有的匍匐穿过铁丝网,草叶粘在钢盔上;
有的依托沙袋掩体射击,枪声清脆却不杂乱,弹壳落在地上叮当作响。
“这防御工事做得够专业!”
晋西军区贺旅长指着路边的反坦克壕,语气里满是赞叹,
“宽三米、深两米,壕底还埋了伪装雷区,两侧的土坡上种了野酸枣树 —— 小鬼子的坦克敢来,就是掉进陷阱里!比咱们上次在吕梁临时挖的‘土沟’强十倍!”
同行的冀鲁豫军区宋政委笑着点头,目光落在训练场上:“你看战士们的动作,匍匐时身体离地面不到十厘米,射击时呼吸均匀 —— 这都是系统训练出来的硬功夫!以前咱们练战术靠‘老经验’,现在有曾司令搞的训练大纲,真是事半功倍!”
汽车驶入总部营区时,几栋灰水泥指挥楼映入眼帘。
五层主楼的外墙厚达半米,窗户又小又高,还装着防弹玻璃;
“这指挥楼看着就透着股庄严劲儿!”
宋政委推开车门,踩着石阶往上走,鞋底碰到台阶上的防滑纹,
“比咱们冀鲁豫的指挥部强太多了 !”
首长们被分到营区西侧的宿舍区。
每间宿舍约二十平米,两张木床铺着浆洗得发白的被褥,叠得方方正正如豆腐块;
“这宿舍比咱们住的老乡家还舒服!” 贺旅长放下行李,伸手摸了摸被褥,棉絮蓬松柔软,
“曾司令想得真周到 —— 连煤炉都提前生好了,晚上写报告再也不用冻手了!”
刚收拾完,门外就传来熟悉的笑声。
冀鲁豫军区宋政委走进来,手里还攥着个烤红薯:“老聂,刚从食堂拿的,还热乎着呢!”
聂司令员连忙接过,红薯皮烫得他换手,两人相视大笑 —— 上次在晋察冀见面还是去年冬天,如今在这重逢,倒像隔了半辈子。
“这次多亏了夏勇的陆航团。”
宋政委咬了口红薯,甜香满溢,“从冀鲁豫到太原,骑马得走四天,坐这飞机不到两小时就到了。
“我得好好谢他!”
隔壁宿舍的王司令员闻声走进来说道:“我们打吕梁,没有他的支援,一轮齐射就把日军的工事炸平了。战士们心里都很踏实!”
宿舍区的走廊里、院子里,到处都是老战友重逢的热闹场景。
有的围在石桌旁,指着地图聊上次的战斗;
有的凑在一起,向独立纵队的参谋请教新装备操作;
还有的坐在台阶上,掏出珍藏的老照片,回忆并肩作战的岁月 ——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满是久别重逢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