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城内的临时指挥部里,曾夏勇和陈旅长并肩站在沙盘前,手指不时在长治、晋城及周边区域滑动,讨论着战后的部署计划。
桌面上还放着刚收到的总部电报,“巩固防线、扩充兵力” 的指令如同灯塔,指引着两人的思路。
陈旅长拿起一根指挥杖,指着沙盘上标注的 “装备补给点”,语气带着几分期待:“小曾,这次晋东南战役,771 团和 772 团虽然打得漂亮,但装备损耗也不小。后续要应对日军可能的反扑,补充装备是当务之急,这事还得仰仗你啊!整个八路军里,也就你有能力搞到这么先进的武器。”
曾夏勇闻言,笑着点头:“老旅长放心,装备补充的事包在我身上。这次战斗,771 团和 772 团的战斗力总部首长都看在眼里,他们肯定能意识到先进装备的重要性。接下来,说不定会安排更多兄弟部队来咱们这里交流,到时候咱们不仅能补充自己的装备,还能帮其他部队提升战斗力。”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不过,咱们不能只等着装备到位。这次晋东南大捷,肯定会彻底激怒日军,他们大概率会调派更多兵力来反扑,咱们必须抓紧时间扩充部队,做好应对准备。”
陈旅长一拍大腿,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是没看到,这几天长治、晋城的老百姓参军热情高涨得很!每天都有人堵在部队驻地门口,吵着要报名参军,有的甚至带着干粮,说不参军就不离开,战士们拦都拦不住!”
“这很正常。” 曾夏勇笑着说
“老百姓们亲眼看到咱们打败了小鬼子,把他们从日军的铁蹄下救出来,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跟着咱们一起保家卫国。不过,征兵的时候得严格筛选,不仅要身体素质好,还要有坚定的抗日信念,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他指着沙盘上的长治、晋城两地,继续说道:“这次招兵,除了补充咱们的作战部队,还得组建长治、晋城等地的警备部队。咱们的主力部队迟早要向其他地区进军,要是没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卫根据地,日军突然发难,老百姓又会陷入危险之中。”
陈旅长眼睛一亮,连忙点头:“你考虑得太周全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警备部队不仅能保卫根据地,还能协助地方政府维护秩序,帮助老百姓恢复生产,简直是一举两得!就按你说的办,咱们现在就安排人张贴征兵告示!”
两人当即叫来参谋,详细交代了征兵事宜:作战部队优先招募有战斗经验或身体素质过硬的青年,警备部队则侧重选拔熟悉本地情况、责任心强的百姓,同时明确了报名时间、地点及入伍后的训练安排。
当天下午,长治、晋城的街头巷尾就贴满了鲜红的征兵告示。
“八路军征兵啦!保卫晋东南,打败小鬼子!”
“参军光荣!跟着八路军,保家卫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战士们拿着喇叭,在广场和集市上宣传,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百姓围观。
长治市中心的广场上,征兵工作站刚搭建好,就被热情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同志,我要报名!我以前跟着村里的自卫队打过鬼子,会用步枪!” 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挤到前面,手里还拿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柴刀,眼神坚定。
“同志,我也报名!小鬼子杀了我爹娘,我要报仇!” 一个脸上带着伤疤的少年,虽然年纪不大,却透着一股狠劲,让负责登记的战士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不仅是长治,晋城的征兵现场同样热闹。
在晋城的东城门附近,十余名青年背着行李,排着队等待报名。
其中还有几个女青年,她们扎着马尾辫,眼神里满是期待:“同志,女兵收不收啊?我们会包扎伤口,还能帮战士们洗衣服、送弹药!”
负责征兵的战士笑着说:“收!只要愿意抗日,男女都一样!咱们八路军里就有女战士,她们跟男同志一样能打仗、能吃苦!”
女青年们听到这话,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填写报名表。
更让人意外的是,还有不少从周边县城甚至邻省赶来的青年。
一个来自河南安阳的青年,背着一个布包,风尘仆仆地赶到长治征兵站:“同志,我听说八路军在晋东南打了大胜仗,特意赶来参军!我会开车,还会修机器,能不能给部队帮上忙?”
负责登记的战士连忙接过他的报名表,笑着说:“当然能!你这手艺可是稀缺人才,咱们的装甲部队正需要会维修的技术兵!”
短短三天时间,长治、晋城两地的征兵工作站就收到了三万多份报名表。
曾夏勇和陈旅长看着统计数据,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陈旅长感慨道:“真是没想到,老百姓的参军热情这么高!照这个速度,咱们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部队扩充,还能组建起一支像样的警备部队!”
曾夏勇点点头,说道:“这说明老百姓信任咱们八路军,愿意跟着咱们一起抗日。不过,新兵招来后,得抓紧时间训练。咱们从独立旅调派一些有经验的老兵当教官,先教他们基本的战术动作和武器使用,等装备补充到位,再进行实战演练。”
安排完征兵和训练的事宜后,曾夏勇返回了独立旅的指挥部。
他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系统商城的光幕,里面记录着各种先进装备的型号、性能及采购渠道。
这次晋东南战役,缴获了不少日军的武器和弹药,可以回收起来进行弹药的重新生产,而这次战斗足足赚了一百万积分,积分余额,把曾夏勇看的眼睛都直了,这些积分肯定够用。
“得在系统商城里面,购买一批 武器装备了” 曾夏勇喃喃自语,起草着装备采购清单。
他知道,日军的反扑随时可能到来,只有尽快补充装备,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才能守住晋东南根据地,为后续的反攻打下基础。
就在曾夏勇专注于装备采购事宜时,指挥部的门被推开,参谋陈安阳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进来:“旅长,总部来电,说有其他根据地的部队想来咱们这里学习换装经验,问咱们什么时候方便接待。”
曾夏勇接过电报,看完后笑着说:“告诉总部,随时欢迎!让他们安排部队分批过来,咱们不仅要教他们使用先进装备,还要把战术打法也传授给他们,让更多的兄弟部队都能具备打硬仗的能力!”
陈安阳应声退下,曾夏勇再次看向电脑屏幕上的装备采购清单,眼神坚定。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不仅要应对日军的反扑,还要帮助其他部队换装训练,任务艰巨,但他有信心带领独立旅,在晋东南这片土地上,创造更多的胜利,为抗战胜利贡献更大的力量。
晋东南的夜晚,星光璀璨,长治、晋城的街道上,百姓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参军和抗日的话题,偶尔传来几声孩子的笑声,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而在独立旅的指挥部里,灯光依旧亮着,曾夏勇还在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最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