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路军驻守的沁源县城内,独立旅一团的战士们正借着篝火的微光检修装备。
战士们正在用抹布仔细擦拭着 99A 坦克的炮管,炮管上还残留着白天进攻时的硝烟痕迹。
“班长,这坦克的履带得再检查一遍,明天向阳城推进,可不能出岔子。”
一位新兵战士拿着扳手跑过来,眼神里满是对装备的珍视。
班长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咱们的钢铁大家伙,得好好伺候着,明天才能把小鬼子的阵地碾平。”
不远处的临时炊事班里,炊烟袅袅,炊事员正往大锅里下着面条,蒸汽裹着麦香飘向营地各处。
“同志们今天打了胜仗,得多煮点肉臊子,让大伙补补力气!”炊事员 一边搅动着锅里的面条,一边对着帮手喊道。
营地内,偶尔传来战士们的谈笑声,或是武器的碰撞声,虽有大战在即的紧张,却更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底气。
同一时间,燕京城内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却是一片压抑的死寂。
作战室的灯光惨白,映着冈村宁次铁青的脸。
他双手撑在作战地图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目光死死盯着晋东南区域 —— 长治、晋城两处的红色标记旁,密密麻麻标注着八路军的进攻路线,而黑云山 “13.5 万皇军全灭” 的战报,仍然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司令官阁下,深夜打扰,实在是有紧急情况汇报。”
参谋长佐藤武志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攥着一份标有 “机密” 的文件,额头上还沾着赶路时的汗水。
冈村宁次猛地转过身,眼中布满血丝,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又是什么坏消息?难道长治或晋城已经失守了?”
佐藤武志连忙摇头,将文件递过去:“并非如此,司令官阁下。属下刚刚核对晋东南驻军部署时发现,阳城、高平、陵川三地,还各有一支独立混成旅团驻守 —— 阳城是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高平是第 12 旅团,陵川是第 13 旅团,这三支兵力尚未投入战场!”
“纳尼?”
冈村宁次一把抓过文件,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兵力标注,紧绷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他之前被黑云山的惨败和八路军的攻势搅得心神不宁,竟全然忘了这三支的部队。
“你怎么不早说!”
他语气依旧严厉,但眼神里已多了几分希冀。
佐藤武志躬身道:“属下也是刚刚整理驻军档案时发现,生怕遗漏,立刻前来汇报。这三支旅团各有一万余人,若能合理调动,或许能缓解长治、晋城的压力。”
冈村宁次快步走回地图前,手指在阳城、高平、陵川三地重重一点,大脑飞速运转。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优先保证长治、晋城!命令阳城的第 11 旅团、陵川的第 13 旅团立刻退守晋城,与驻守晋城的独立混成第 10 旅团汇合,合兵一处构筑防线,务必守住晋城!高平的第 12 旅团北上长治,支援独立混成第 9 旅团,加固长治防御!”
“哈伊!” 佐藤武志连忙应下,转身就要去传达命令。
“等等!” 冈村宁次叫住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给太原的第 11 师团、石家庄的第 12 师团、开封的第 14 师团发报,严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八路军的阻击,三天内必须抵达晋东南!告诉他们,晋东南若失,华北防线将全线崩溃,他们都得提着脑袋来见我!”
佐藤武志低头领命,匆匆退出作战室。
冈村宁次走到窗边,望着燕京深夜的街道,路灯昏黄,行人绝迹,只有巡逻的日军士兵迈着沉重的步伐。他攥紧拳头,咬牙低声道:“曾夏勇,独立旅…… 这一次,我要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的华北大地,早已因为晋东南的战事而陷入一片紧张的角逐之中。
太原至晋东南的公路上,日军第 11 师团的部队正沿着公路推进,装甲车在前开路,步兵紧随其后,扬起漫天尘土。
可刚行至阳泉附近,公路两侧的山坡上突然响起枪声,密集的子弹朝着日军队伍射来。
“不好!有埋伏!” 日军11师团先头部队的大队长松下一郎大喊着,指挥士兵寻找掩护。
山坡上,386 旅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带着战士们趴在战壕里,手中的捷克式不断喷射火舌:“小鬼子,想增援长治?先过了老子这关!”
新二团、新三团的战士们也从其它阵线发起攻击,轻重机枪交织成火力网,将日军的推进路线死死堵住。
日军几次试图发起冲锋,都被八路军的火力压了回去,装甲车在山路间难以展开,只能被动挨打。
“大队长,八路军的火力太猛了,我们根本冲不上去!” 一名日军士兵狼狈地爬回来,身上还带着枪伤。
松下一郎看着眼前的僵局,脸色铁青,却毫无办法 —— 这已经是他们被第三次袭击,推进速度不足十公里。
石家庄方向,日军第 12 师团的部队正沿着铁路线行进,试图借助铁路快速增援晋东南。
可刚出石家庄不久,铁路轨道突然发生爆炸,铁轨断裂,枕木燃烧,列车被迫停下。
“八嘎!又是八路军的袭扰!” 日军师团长中村明人怒不可遏,下令士兵下车警戒,修复铁路。
可不等日军士兵动手,远处的树林里突然冲出几支八路军小队,对着日军队伍发起突袭,扔出的手榴弹在日军中炸开,随后又迅速撤回树林。
日军刚要追击,又有小队从另一侧发起攻击,打了就跑,绝不恋战。
这正是冀中军区部队惯用的 “麻雀战”,分散兵力,灵活袭扰,让日军防不胜防。
“师团长阁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参谋官慌张地跑来,“八路军神出鬼没,我们的士兵疲于应对,铁路修复进度缓慢,再这样下去,别说三天,就是十天也到不了晋东南!”
中村明人望着远处不断传来枪声的树林,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下令加强警戒,缓慢推进 —— 他知道,一旦分兵追击,只会落入八路军的圈套。
开封城外,兰考据点的战斗正打得激烈。
冀鲁豫军区的部队趁着日军第 14 师团主力准备增援晋东南的间隙,对兰考据点发起猛攻。
据点内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驻守,面对八路军的攻势,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队长,八路军的火炮太猛了,据点的围墙快被炸开了!” 一名日军士兵慌张地报告。
据点守将渡边熊一看着外面的火光,心中满是绝望 —— 他已经向第 14 师团请求支援,可得到的回复却是 “师团主力正在准备增援晋东南,无法分兵,自行坚守”。
冀鲁豫军区独立团团长王虎站在据点外,看着即将被攻破的围墙,大声喊道:“同志们,加把劲!拿下兰考,就能拖住第 14 师团的后腿,为晋东南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战士们士气大振,发起最后的冲锋,炸药包将围墙炸开一个缺口,战士们如同潮水般冲了进去,据点内的日军很快就被肃清。
而在晋东南主战场,冈村宁次的调兵命令如同石子投入湖面,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
阳城城内,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旅团长小林浅三郎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部队紧急集合。
“全体都有!立刻收拾装备,放弃阳城,向晋城撤退!与第 10 旅团汇合,坚守晋城!”
小林浅三郎对着士兵们大喊,语气急促 —— 他知道,八路军随时可能向阳城发起进攻,若不尽快撤退,恐怕会被围歼。
士兵们慌乱地收拾着装备,粮食、弹药被快速搬上卡车,装甲车在前面开路,整个阳城城内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陵川的独立混成第 13 旅团也开始行动,旅团长高桥义雄亲自带队,沿着陵川至晋城的公路快速推进,生怕被八路军拦截。
高平的独立混成第 12 旅团则北上,旅团长佐藤正男下令部队轻装前进,试图尽快抵达长治,支援第 9 旅团。
三支日军旅团的大规模调动,很快就被八路军的侦察部队察觉。
左路军二团的侦察兵潜伏在阳城城外的山坡上,看着日军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出阳城,立刻拿出对讲机:“报告团长!阳城的日军正在撤退,目标疑似晋城,兵力约一万人,配备装甲车和卡车!”
右路军三团的侦察兵也在陵川至晋城的公路上发现了第 13 旅团的动向,迅速向团部汇报。
而穿插在长治、晋城之间区域的独立旅特战团,更是通过无人机侦察,发现了高平方向北上的第 12 旅团。
夜色中,日军的车队还在不断行进,车灯在公路上连成一条长长的光带。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动向早已被掌握,而一场针对他们的围堵计划,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