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深处的涉县,天蒙蒙亮,就被此起彼伏的军号声划破。
作为八路军总部的新驻地,这座依山傍水的小城处处透着忙碌 —— 穿着灰布军装的战士们在街巷里操练,背着公文包的参谋匆匆穿梭,机关食堂的烟囱升起袅袅炊烟,与远处太行山的青绿轮廓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敌后根据地特有的生机。
总部会议室是一间翻新的民房,墙上挂着巨幅晋冀鲁豫边区地图,长治、晋城两个红圈被反复圈画,旁边用蓝笔标注着日军的兵力部署。
彭老总坐在长条桌主位,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眉头微蹙;
左侧的刘师长正低头看着一份作战预案,笔尖在纸页上不时圈点;
右首的左副参谋长则捧着一摞电报,目光紧锁着华北战场的最新动向。
“曾夏勇这小子,胃口不小啊。” 彭老总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又有几分考量,“刚打完反扫荡,就想着打长治、晋城。晋东南是块硬骨头,鬼子能轻易放手?”
刘师长抬起头,将作战预案推到桌中央:“老总说得对。长治是晋东南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都从这儿过,鬼子光是在城里就驻了一个混成旅团,还有坦克中队和防空炮;晋城背靠太行山,是鬼子囤积物资的重要据点。这两座城一拿,晋东南就通了,但鬼子肯定会拼命增援;晋东南地区还有日军第41师团,不能够大意。”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地图上的日军据点:“上次黑云山大胜,一是曾夏勇装备占优,二是鬼子没把独立旅当回事,吃了轻敌的亏。这次打晋东南,鬼子要是再调两个师团过来,光靠独立旅,怕是顾不过来 —— 既要攻城,又要打援,分身乏术啊。”
左副参谋长也附和道:“根据情报,冈村宁次已经在调整华北兵力,最近从华中调了不少部队往山西赶,估计就是冲着咱们来的。曾夏勇的独立旅虽强,但双拳难敌四手,得有兄弟部队配合才行。”
彭老总沉默着点头,指尖在 “长治” 二字上反复摩挲。
他知道曾夏勇的本事,也信得过独立旅的战斗力,但打仗不能只看单一部队的实力
—— 晋东南战役一旦打响,不仅要面对城内的守敌,还要防备太原、石家庄方向的日军增援,没有足够的兵力调配,很可能陷入被动。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参谋小李捧着一份电报快步走进来,敬礼道:“老总、刘师长、左参谋长,黑云山来电,是曾夏勇同志发的!”
左副参谋长立刻接过电报,展开快速浏览,原本凝重的脸上渐渐露出惊喜。
他抬起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老总、刘师长,你们看!曾夏勇这小子,想给兄弟部队送装备!”
彭老总眼睛一亮,伸手道:“快拿来我看!”
电报上的字迹工整清晰,曾夏勇在文中详细说明:将准备一批 15 式轻型坦克、08 式步战车、phZ11 式火箭炮等装备,支援兄弟部队;
同时以黑云山警备合成团为模板,负责培训兄弟部队的官兵,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新装备和战术。
末尾还特意提到,已通过警备团训练积累经验,正在修建城镇模拟训练场,可同步开展城市作战培训。
“好!好小子!” 彭老总看完电报,忍不住拍了下桌子,“知道顾全大局,不搞独食!这格局,比某些只想着自己部队的指挥员强多了!”
刘师长接过电报,目光落在 “15 式轻型坦克”“08 式步战车” 等字眼上,眼神越来越亮:“这些装备一看就知道,应该比鬼子的九七式坦克强太多了 ——105mm 炮能打穿鬼子坦克装甲,轮式战车公路时速能到 100 公里,机动性比咱们的骑兵还快!有了这些家伙,别说打长治、晋城,就是跟鬼子的机械化部队硬碰硬,也有底气!”
左副参谋长补充道:“曾夏勇在电报里说,他组建警备团就是为了摸索经验 —— 怎么教新兵操作装备,怎么练步坦协同,怎么搞后勤保障,都有了初步方案。还有那个城镇训练场,专门针对城市巷战,正好应对长治、晋城的巷战环境,想得太周到了。”
彭老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小子不仅能打仗,还会未雨绸缪。知道晋东南战役需要兄弟部队配合,主动提出支援装备、负责训练,比咱们想的还远。现在关键是,派哪支部队去做试点?”
左副参谋长第一个开口:“386 旅!战斗力强,官兵素质高,而且跟独立旅打过配合,熟悉曾夏勇的战术风格,上手肯定快。”
刘师长点头赞同:“386 旅确实合适,但最好具体到团级单位。旅级单位规模太大,第一次换装训练,先从团级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更稳妥。”
彭老总手指敲了敲桌子,沉吟道:“386 旅下面有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还有 771 团、772 团等部队,你们觉得哪个团合适?”
左副参谋长刚想提起新一团,就被彭老总摆手打断:“李云龙那小子不行!” 他想起李云龙每次敢 “擅自行动” 的性子,忍不住笑骂,“给他这些坦克、火箭炮,他能直接开到太原去!而且他现在把新一团拆成好几股,在晋中、晋东南一带打游击,部队分散1,根本没法集中训练,新一团先排除。”
“那新二团丁伟、新三团孔捷呢?” 左副参谋长又问。
彭老总摇摇头:“丁伟心思活,擅长打穿插,但性子太急;孔捷稳是稳,可对新装备的接受度怕是慢了点。这次试点是要给全军做榜样,得选两支底子扎实、作风过硬的主力团。”
刘师长这时开口:“老总,我看 771 团和 772 团行!这两个团是 386 旅的老底子,官兵觉悟高、军事基础好,现在每个团都有 3000 人,正好符合曾夏勇说的‘5000到6000 人试点规模’。而且这两个团一直在晋东南活动,熟悉当地地形,以后打晋东南地区也能直接参战,省得来回调动。”
彭老总眼睛一亮,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圈出 771 团、772 团的驻地:“没错!771 团善攻坚,772 团能打防御,正好能互补。让他们去黑云山换装训练,一个月后就能形成战斗力,到时候配合独立旅打晋东南,正好!”
左副参谋长有些顾虑:“老总,会不会太急了?曾夏勇的警备团还没完全训练成型,现在就让 771 团、772 团过去,他能顾得过来吗?”
彭老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的太行山:“不是咱们急,是鬼子不给咱们时间啊。冈村宁次的部队已经在往山西赶,再等下去,等鬼子站稳脚跟,咱们想打晋东南就更难了。曾夏勇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形势逼人,肯定能理解。”
他转向参谋小李,语气坚定:“立刻给 386 旅发报,命令 771 团、772 团即刻收拢部队,三天内启程前往黑云山,接受独立旅的装备支援和战术训练,务必在一个月内形成战斗力!”
“是!” 小李连忙记录。
彭老总又补充道:“再给曾夏勇发一份电报,告诉他总部决定派 771 团、772 团作为试点部队,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 装备要配齐,教官要选最好的,训练场也要尽快完善。告诉这小子,总部信得过他,全军都等着看他的样板部队!”
小李敬礼后匆匆离去,会议室里重新恢复了平静。彭老总拿起曾夏勇的电报,又看了一遍,嘴角忍不住上扬:“有曾夏勇这小子在,咱们的腰杆就硬!等 771 团、772 团换装完毕,再加上独立旅,晋东南这仗,有的打!”
刘师长和左副参谋长相视一笑,之前的担忧渐渐消散。
他们知道,随着 771 团、772 团的换装训练,八路军的战斗力将再上一个台阶,而晋东南的胜利,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