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醒木一拍)

要说这边城的故事,真是越品越有滋味。

诸天阁的灯笼刚在暮色里亮起来,就见渡口那边摇过来一只乌篷船,船头立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麻袋,脚步“噔噔噔”踩在石板上,直往店铺来。

“掌柜的,听说您这儿收稀罕物?”

汉子嗓门亮得像铜锣,一进门就把麻袋往地上一搁,“哗啦”一声,倒出半袋圆润的鹅卵石,石面上竟天然带着些纹路,细看像极了山水图。

“这是俺在江滩捡的,家里婆娘说看着怪好看,您看能换点啥?”

明楼蹲下身拿起一块,指尖抚过石面的冰凉,用徽章一扫,光屏上跳出“天然奇石,含微量灵气”的字样。

他眼睛一亮,这可是本地独有的宝贝!

“这样,”他指着食品铺的腊肉,“给你两斤腊肉,再添一坛米酒,成不?”

汉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成!太成了!俺家娃子就惦记这腊肉呢!”

扛着东西走时,还一个劲念叨:“诸天阁的掌柜,实在!”

这边刚送走汉子,那边汪曼春正在中医铺整理药材,就见那私塾先生气喘吁吁跑进来,手里举着片竹简,脸都涨红了:“明掌柜!您看!这石刻上的字,竟和这竹简能对上!”

原来先生带学生去古桥探查,真在桥洞石壁上发现了模糊的刻字,与之前那卷竹简的内容能凑成完整的建桥记事,连当年工匠的名字都清清楚楚。

小明赶紧把石刻拓片扫描进数据库,虚拟书店的“本地文化收录”进度条“噌”地跳到了45%。

先生看着光屏上拼接完整的文字,激动得直搓手:“这下可算全了!全了!”

明楼递过一杯热茶:“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可以把这些整理成册,让镇上的人都瞧瞧自己家乡的历史。”

先生连连点头,眼里的光比油灯还亮。

转过天来,天刚放晴,小红就领着七八个孩子跑来了,每人手里都捧着些“宝贝”——有晒干的野花,有编得歪歪扭扭的草蚱蜢,还有个小姑娘举着块半透明的云母石,说是在山顶捡的,能映出彩虹。

“俺们听小红说,你们收好看的东西!”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把柜台围得水泄不通。

明悦笑得眉眼弯弯,从文具区拿出一堆彩色折纸:“这些都能换折纸,教你们折小船、折凤凰好不好?”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小红最机灵,拿着折纸跟着明悦学,不一会儿就折出只红船头的小船,往柜台那只木雕小船旁边一放,竟像一对姐妹船。

正热闹着,突然听见门外传来“哐当”一声,是那货郎挑着担子摔了一跤,胭脂水粉撒了一地。

他急得直跺脚,眼眶都红了——这可是他跑了半个月山路收来的货。

汪曼春让智能仿真人拿来扫帚,自己蹲下身帮着捡,见有盒胭脂摔裂了角,却没坏,便道:“这些我们都要了,按原价换,再送你双胶底鞋,下次走路稳当些。”

货郎愣了愣,突然抹了把脸:“俺……俺谢您了!”

到了夜里,明楼看着店铺信息面板上78%的信誉值,还有“本地文化收录”55%的进度,对汪曼春道:“你发现没有?这边城的人,看着粗粝,心却比沱江水还清亮。”

汪曼春正给那堆奇石分类,闻言点头:“ 可以去江滩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奇石,摆到店里当摆件,也算一景。”

话音刚落,就见窗外闪过个黑影,竟是那瘸腿少年,手里攥着把刻刀,正往吊脚楼的木柱上刻着什么。

明萱悄悄拉开窗,见他刻的是只白鹭,翅膀张得老大,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起来。

少年刻完,对着诸天阁的方向鞠了一躬,一瘸一拐地跑了。

(醒木再拍)

各位看官,您猜怎么着?

第二天一早,明楼带着明宇去江滩寻奇石,刚走没多远,就见那瘸腿少年蹲在江边,手里捧着块石头打磨,晨光洒在他专注的侧脸,倒比平日多了几分沉静。

听见脚步声,他慌忙把石头往怀里塞,红着脸往芦苇丛里躲,却被明楼叫住:“小兄弟,刻的啥好东西?”

少年忸怩着掏出石头,竟是个巴掌大的石砚,砚台边缘刻着沱江的水波,虽不精致,却透着股灵气。

“俺……俺想刻个砚台,换那本《楚辞》看看。”

他声音细若蚊呐,手指却紧紧攥着石砚,生怕被抢了去。

明楼接过石砚,指尖触到冰凉的石面,见那刻痕深浅不一,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便笑道:“这砚台刻得好,别说换《楚辞》,再送你套毛笔成不?”

少年眼睛瞪得溜圆,半晌才蹦出句“真的?”,那惊喜的模样,活像捡了金元宝。

这边正说着,江对岸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个穿短打的汉子抬着个大木盆往河边跑,盆里竟是条半人长的大鲤鱼,鳞片闪着金红的光,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是昨晚撒网逮着的,活了怕有十年了!”

领头的汉子嗓门洪亮,“想换点精米,给娃子们熬粥!”

明宇眼疾手快,指挥仿真人搬来两袋精米,笑道:“这鱼我们收了,再添两斤红糖,给嫂子补补身子。”

汉子笑得见牙不见眼,连声道:“诸天阁的掌柜,真是菩萨心肠!”

回到店里,汪曼春正对着那只木柱上的白鹭出神,见明楼回来,指着翅膀处的刻痕道:“你看这少年的手艺,虽不娴熟,却有股子灵气,若是好好教,将来定能成个好木匠。”

正说着,小红抱着个陶罐跑进来,罐口飘出阵阵酒香:“俺爹酿的米酒,说给你们尝尝!”

揭开盖子,醇厚的酒香漫开来,明悦舀了一勺尝,甜丝丝带着米香,当即赞道:“比城里的酒还地道!”

午后日头正好,私塾先生带着几个学生来送拓片,这次竟拓出了石刻里藏着的一首诗,字迹苍劲,写的是建桥时工匠们的辛苦。

“‘一锤一凿垒青山,一绳一木跨碧川’,写得多好!”

先生摇头晃脑地念着,眼角的皱纹里都堆着笑,“明掌柜,我们把这些诗抄在宣纸上,贴在店门口,让来往的人都瞧瞧?”

明楼欣然应允,不多时,店门口就围了不少人,有念诗的,有赞叹的,连那老船夫都拄着拐杖来凑趣,眯着眼道:“原来这桥,还有这么多说道!”

傍晚时分,货郎背着个新竹篓来了,里面竟是些晒干的野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

“俺听小红说,汪老板娘喜欢花草,这些是后山采的,能泡水喝,也能当香料。”

他挠着头笑,“换两盒那‘不褪色的墨’,给先生送过去。”

汪曼春选了个青瓷瓶,把野花插进去摆在柜台,顿时满屋生香,她笑着递过墨:“这花我收下了,墨算我送先生的。”

货郎哪里肯依,硬把一捧野栗子留下,才挑着担子乐呵呵地走了。

入夜后,明萱在三楼整理虚拟书店的资料,突然发现数据库里多了条新记录,竟是那瘸腿少年用石砚换来的《楚辞》上,多了几处稚嫩的批注,字歪歪扭扭,却句句透着认真。

她笑着喊来小明:“你看,这孩子竟真的看进去了。”

小明凑过去一看,见其中一句“乘舲船余上沅”旁,写着“沅水是不是像沱江一样清?”,忍不住笑道:“回头找本地理书给他,让他瞧瞧外面的世界。”

正说着,窗外突然亮起一串灯笼,是镇上的人提着灯来道谢,有的端着刚蒸的米糕,有的捧着自家织的粗布,连那纤夫领头的汉子都来了,手里举着壶老酒:“明掌柜,俺们没啥好谢的,这酒您务必收下!”

灯笼的光映在众人脸上,比店里的灯还暖,沱江的水声伴着笑声,竟比任何乐曲都动听。

(醒木一拍)

各位看官,要说这沱江的夜色,真是越品越有味道。

镇上人提着灯笼散去没多久,诸天阁的木门又被轻轻推开,这次进来的是那私塾先生,手里捧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脸上带着几分神秘。

“明掌柜,您看这个。”

他一层层揭开油纸,露出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建桥工匠名录”,字迹早已模糊,“这是从祠堂旧书堆里翻出来的,竟能和石刻上的名字对得上!”

明楼接过册子,指尖拂过脆薄的纸页,见上面不仅记着工匠姓名,还有每人的籍贯、擅长的手艺,甚至有位石匠的批注:“江心有暗礁,需以生铁固基”。

小明赶紧扫描存档,虚拟书店的“本地文化收录”进度条“噌”地跳到了65%,光屏上还弹出提示:“触发隐藏任务:修复古桥石刻”。

“这任务来得巧!”明宇摩拳擦掌,“我们有现代修复剂,保准能把石刻补得跟新的一样。”

汪曼春却摇头:“得用本地的法子,石灰混糯米浆,既结实又不破坏古韵,你说对不?”

明楼点头称是,当即让智能仿真人准备材料,约定三日后和先生一同去修石刻。

转过天来,江滩上热闹非凡——小红带着孩子们捡贝壳,货郎摆开摊子换物件,连那老船夫都撑着船,帮明楼捞江底的奇石。

正忙得欢,忽听芦苇丛里传来“哎呦”一声,是那瘸腿少年摔了跤,手里的刻刀飞进了江里。

他急得直拍大腿,那可是他爹留下的唯一念想。

明楼二话不说,让明宇启动水下探测仪,没过片刻就把刻刀捞了上来,只是刀柄摔裂了。

少年捧着刻刀直掉泪,明萱见了,从背包里取出块红木边角料:“我给你重新做个刀柄,再刻上你的名字,好不好?”

少年抬起头,眼里的泪还没干,却笑出了两个酒窝:“俺叫石头,就刻‘石头’俩字!”

到了修复石刻的日子,明楼带着材料和工具,与先生、石头一同来到古桥。

石头虽腿瘸,爬桥洞却灵活得很,拿着小凿子一点点清理刻痕里的淤泥,额头上的汗滴进石缝,他都顾不上擦。

明楼调兑石灰糯米浆,汪曼春用小刷子细细填补缺损的字迹,那“一锤一凿垒青山”的“山”字缺了最后一笔,石头瞅着,突然拿起凿子,稳稳地补了上去,力道竟和古人如出一辙。

等活儿干完,夕阳正好照进桥洞,补好的石刻在金光里闪闪发亮,连那首诗都仿佛活了过来。

先生摸着石刻叹道:“这手艺,是要传到石头手里了。”

石头红着脸,从怀里掏出个木盒,里面是个木雕的诸天阁,飞檐上的铜铃竟是用贝壳做的,风一吹,“沙沙”作响。

回到店里,明楼看着店铺面板上88%的信誉值和80%的文化收录进度,突然听见虚拟书店提示:“本地居民石头上传原创木雕图纸——《沱江渔火》”。

点开一看,图上的吊脚楼亮着灯,水面漂着纸船,正是诸天阁此刻的模样。

(醒木轻敲,留个扣子)

各位看官,自从石头那幅《沱江渔火》木雕图纸进了虚拟书店,诸天阁可就更热闹了。

镇上的木匠铺掌柜揣着块上好的楠木找上门,非要换这图纸:“俺要照着刻个大摆件,摆在祠堂里,让老少爷们都瞧瞧边城的景!”

明楼笑着应了,只换了他两斤刨花——这东西用来清洁奇石上的纹路,再好不过。

没过几日,祠堂门前真摆上了那尊木雕,比石头的图纸还精致几分,诸天阁的灯笼、沱江的纸船、甚至连明家几口人的身影都刻在了上面,引得镇民们天天围着看。

石头站在人群后,看着自己的画变成大家伙,脸涨得通红,手却悄悄攥紧了明萱给重做的刻刀柄——红木柄上“石头”二字被摩挲得发亮。

这天午后,天降小雨,沱江笼在薄雾里,倒有了几分水墨画的意境。

汪曼春正在中医铺翻药材,忽见门帘一挑,走进个穿蓑衣的妇人,怀里抱着个布包,揭开一看,是些晒干的紫苏叶,叶片边缘还带着雨珠的湿气。

“听小红娘说,这叶子泡水能治风寒。”

妇人声音怯怯的,“俺家汉子拉纤淋了雨,能换点不?”

汪曼春刚要应,就见妇人衣角露出半截绣品,是片芦苇花,针脚竟和小红娘的帕子如出一辙。

“您是小红的三婶吧?”

汪曼春认出她,“这些叶子不用换,我再给您包些生姜,熬水喝发发汗。”

妇人眼圈一红:“俺……俺给您绣个荷包吧,就绣这沱江的水纹。”

雨停时,明宇在江滩捡到块奇事——石头里裹着颗小小的贝壳,壳上的纹路竟像极了诸天阁的万字纹窗棂。

他捧着奇石往回跑,正撞见石头蹲在吊脚楼的木柱旁,手里的刻刀在白鹭翅膀上又添了几笔,这次刻的是细小的水珠,像是刚从江面上飞起来似的。

“明楼掌柜,”石头指着刻痕,“俺想把镇上的人都刻在木柱上,您看成不?”

明楼听了,干脆让智能仿真人搬来几截原木,说:“就在店门口搭个‘边城故事柱’,谁想刻啥就刻啥,也算给后人留个念想。”

这话一出,镇民们可就炸了锅——老船夫刻了只摇橹的船,货郎刻了副挑担的绳,连那穿长衫的先生都拿起刻刀,在木柱上题了句“沱江千古,文脉不绝”。

到了夜里,汪曼春清点药材,发现那紫苏叶旁多了个新绣的荷包,水纹里藏着只小小的白鹭,针脚密得能数出个数。

明萱拿着荷包笑:“这石头的手艺没白教,连他三婶的绣活都带得精细了。”

正说着,虚拟书店突然提示:“本地文化收录完成100%!解锁隐藏奖励——《边城风物志》手稿。”

众人围过去一看,手稿竟是那私塾先生写的,从建桥的传说到江滩的奇石,从货郎的胭脂到纤夫的号子,连小红的红头绳、石头的刻刀都记在里面,最后一页画着幅图:诸天阁的灯笼下,明家六人和镇上的人围着“故事柱”说笑,沱江的水面上,纸船连成了串,像条会发光的河。

明楼看着店铺信息面板上100%的信誉值,又望向窗外——石头正在给“故事柱”刷清漆,灯笼的光洒在他佝偻的背上,却比谁都挺拔。

(醒木重重一拍)

自打“边城故事柱”立起来,诸天阁门口就成了镇上最热闹的地界。

清晨有孩童围着柱子数刻痕,晌午有货郎靠着柱子歇脚,傍晚有老人坐在柱旁讲古,连那老船夫收了网,都要拄着拐杖来瞧瞧,看又添了啥新花样。

这日,石头背着个大木盒来找明楼,打开一看,竟是套木雕的小玩意儿——有摇橹的老船夫,有挑担的货郎,有背书包的学生,个个巴掌大,眉眼却活灵活现。

“俺想……想把这些摆在店里卖,”

石头的脸又红了,“赚的钱,一半换《楚辞》的注本,一半给俺娘抓药。”

明楼拿起那木雕的货郎,见他挑着的担子上,竟刻着个小小的玻璃镜,忍不住赞道:“手艺越发精进了!这样,店里给你设个‘石头木雕角’,卖得钱全归你,书和药,我们记账上。”

石头愣了愣,突然“扑通”一声跪下,磕了个响头:“俺……俺给您磕个头!”

明楼赶紧扶起他,这孩子的心意,比金子还沉呢。

这天午后,江面上突然飘来只破木船,船板上趴着个浑身是伤的汉子,嘴里念叨着“盐……要盐……”。

明楼赶紧把人救上岸,汪曼春给他包扎伤口,才知他是从上游盐帮逃来的,说那边盐商囤货抬价,百姓都快吃不上盐了。

“我们有精盐。”明宇急道,“要不送些过去?”

明楼却摇头:“直接送,怕引祸端。这样,我们搞个‘以盐换物’,用盐换本地的草药、木材,既帮了人,又不扎眼。”

汪曼春点头:“我再配些防治外伤的药,一并换出去。”

消息传出去,上游的人划着船来换盐,有的带了深山的灵芝,有的扛了百年的楠木,还有个老郎中,竟用一本《湘西草药图谱》换了十斤盐,那图谱上画的药草,好多连汪曼春都没见过。

小明赶紧扫描存档,虚拟书店的“本地文化收录”进度条,竟在100%的基础上,多了个金色的“+5%”。

到了中秋,镇上要放河灯。

小红带着孩子们来求纸,明悦索性搬出一摞彩纸,教大家折纸灯,有的糊上石头刻的白鹭,有的贴上先生写的诗句。

入夜后,沱江面上漂满了灯,红的、黄的、蓝的,像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了下来,其中最亮的那盏,是石头刻的诸天阁,灯里点的,是明楼给的节能小灯珠,照得周围的水都泛着暖光。

老船夫摇着船,在灯海里穿行,嘴里哼着新编的号子:“诸天阁,亮堂堂,沱江水,暖洋洋……”

明楼站在吊脚楼的走廊上,看着面板上稳稳的100%信誉值,还有那不断跳动的“+10%”文化收录。

(醒木轻敲)

各位看官,这中秋河灯刚漂远,沱江上游就传来个消息——那囤盐的盐商听说边城有“平价盐”,竟带着家丁顺流而下,想来找诸天阁的麻烦。

这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半天就传遍了镇子,老船夫急得直跺脚:“这伙人凶得很,明掌柜可得当心!”

明楼却稳如泰山,对着店铺操控面板调了调防御设置,又对汪曼春道:“你让智能仿真人把药材、书籍都往地下仓库挪挪,店铺只留些寻常物件。”

转头对明宇说:“把‘以盐换物’的牌子收了,换上‘收山货’的招牌,盐藏在后面,见了生面孔一概不拿出来。”

没过半日,那盐商的大船就泊在了渡口,船头站着个穿绸缎马褂的胖子,三角眼一瞪,就冲店里喊:“谁是掌柜的?敢跟老子抢生意,活腻歪了?”

明楼迎出去,脸上堆着笑:“老板误会了,小店只收些山货,哪敢做盐的买卖?”

正说着,石头突然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举着个木雕的盐罐,罐口刻着个“贪”字,往盐商面前一递:“俺娘说,做人不能太贪,会遭报应的。”

盐商气得脸都绿了,扬手就要打,却被几个纤夫拦住——正是之前换过胶底鞋的那帮汉子,个个虎背熊腰,瞪着眼道:“欺负个娃算啥本事?”

货郎也凑过来,打开货担指着里面的玻璃镜:“老板瞧瞧?这镜子能照良心,您不买也瞧瞧?”

盐商看着镜里自己凶巴巴的模样,又瞅了瞅围上来的镇民,个个眼里带着火气,顿时矮了半截,嘟囔着“晦气”,带着家丁灰溜溜开船走了。

一场风波消弭,明楼对着石头笑道:“你这木雕,比刀子还厉害。”

石头挠着头笑:“是明宇教俺的,刻东西要刻心。”

这话一出,引得众人都笑了,连那穿长衫的先生都捋着胡子赞:“孺子可教也!”

转天一早,上游的老郎中又来了,这次没带草药,却背来个竹篓,里面是只受伤的白鹭,翅膀被箭射穿了,耷拉着流血。

“这是盐商家丁射的,说是碍了他们撒网。”老郎中叹着气,“明掌柜有法子救不?”

汪曼春赶紧取来伤药,小心翼翼地清理伤口,明宇找来块薄木板当夹板,小明则蹲在旁边给白鹭喂水,嘴里念叨着:“快点好起来,好跟木柱上的白鹭作伴。”

那白鹭似通人性,竟用脑袋蹭了蹭小明的手。

等白鹭养伤的日子里,镇民们轮流来照看,小红采来最嫩的芦苇叶,石头刻了个小木盆当食盆,连货郎都特意留了块没卖的肉干,切碎了喂它。

十日后,白鹭翅膀上的伤好了大半,明楼带着众人把它送到江滩,它扑棱棱飞起来,却没走,在诸天阁的吊脚楼上方盘旋了三圈,才朝着远山飞去。

石头望着白鹭的影子,突然跑回屋,叮叮当当刻了起来,傍晚时拿出个新木雕——白鹭衔着颗灵芝,脚下是沱江的水波,正是那只受伤的白鹭模样。

“俺要把它送给老郎中,谢他救白鹭。”他说这话时,眼里的光比灯笼还亮。

这事儿没过多久,虚拟书店突然弹出提示:“触发‘万物有灵’支线任务,本地文化收录+15%”。

店铺面板上还多了条新记录:“边城居民自发保护江鸟,形成《护鸟公约》”,竟是先生领着孩子们写的,第一条就是“不射江鸟,不毁鸟窝”。

明楼看着那不断上涨的收录进度,又瞧了瞧柜台前围着看白鹭木雕的镇民,对汪曼春道:“你看,这边城的人心,比那白鹭的翅膀还干净。”

汪曼春正给新收的草药分类,闻言点头:“往后啊,怕是有更多故事要记进《边城风物志》了。”

(醒木轻敲,留个悬念)

各位看官,您猜那白鹭飞回来没有?

嘿,说也奇了,过了不到三日,天刚蒙蒙亮,明萱就听见窗外传来“咕咕”的叫声,推开窗一看,竟是那只伤愈的白鹭,正站在吊脚楼的飞檐上,嘴里还衔着根带露的芦苇。

见了明萱,它扑棱棱飞下来,把芦苇放在窗台上,歪着头瞅她,那模样,活像个报喜的小信使。

这下可把镇上的人乐坏了!

小红挎着竹篓就跑来了,里面装着刚采的野果,说是“给白鹭当点心”。

石头也搬来个木架子,钉在飞檐下,说是“给白鹭做个窝”;连那老船夫都特意撑着船到江心,撒了把小鱼虾,嘴里念叨着“给白老倌添点食”

自那以后,镇上人都管这白鹭叫“白老倌”了。

白老倌也真通人性,白日里在沱江上空盘旋,见了划着船的镇民,就低低地飞两圈。

到了傍晚,准准地落在诸天阁的飞檐上,陪着店里的灯火到深夜。

有回货郎挑着担子往上游去,走到半路遇着暴雨,迷了路,还是白老倌在他头顶盘旋,引着他找到了避雨的山洞,货郎回来后,特意用最好的胭脂换了块红布,给白鹭的窝缝了个顶,说是“挡挡雨”。

这边白老倌的故事刚传开,那盐商果然没死心。

这日晌午,他带着十几个家丁,偷偷摸摸藏在芦苇丛里,想趁诸天阁没人的时候放把火。

可他们刚划着小船靠近,就被白老倌发现了——它“嘎嘎”地叫着,俯冲下来用翅膀拍打船篷,还引来了一群白鹭,围着小船盘旋,有的啄家丁的帽子,有的叼他们的船桨,把那帮人搅得手忙脚乱。

这动静惊动了正在江滩捡奇石的明宇和石头,明宇赶紧用徽章通知明楼,石头则往镇上跑,边跑边喊:“盐商放火啦!快来人啊!”

镇民们一听,扛着锄头、扁担就往渡口冲,纤夫们更是直接跳进江里,游到盐商的船边,三两下就把人捆了个结实。

老船夫气得用烟杆敲着盐商的脑袋:“你这黑心肝的,连白老倌都不如!”

私塾先生也捋着胡子道:“《护鸟公约》你不遵守,还敢纵火?该送官究办!”

盐商吓得脸都白了,连连求饶,最后被镇民们押着,连人带船赶出了边城地界,再也没敢回来。

经了这事儿,诸天阁的信誉值直接跳到了105%——原来这面板还能超额上涨!

“本地文化收录”也冲到了130%,新增的记录里,不仅有《擒盐商记》,还有孩子们画的“白老倌斗坏人”的连环画,小红画得最细致,连白鹭啄盐商帽子的模样都画得活灵活现。

石头的木雕也出了名,上游的客商听说了,特意来边城买他的“白鹭衔芝”木雕,石头却有个规矩:只换不卖,要用外地的稀罕物换,比如南边的丝绸、北边的皮毛。

明楼见了,索性在店里设了个“南北货交换处”,让边城的山货换来了各地的新奇物件,连私塾里都多了本外地客商送的《海错图》,孩子们围着看鲸鱼、鲨鱼,眼睛都直了。

这天夜里,明楼看着面板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又望了望窗外——白老倌正站在飞檐上,月光洒在它雪白的翅膀上,像镀了层银。

江面上,镇民们新放的河灯漂向远方,灯影里,仿佛能看见盐商被赶走时的狼狈,看见石头刻木雕时的专注,看见白老倌盘旋时的灵动。

(醒木轻拍,留个余韵)

各位看官,自从有这“南北货交换处”,诸天阁的门槛就没空闲过。

南边来的客商用蜀锦换了石头的木雕,回去没多久就托人捎信,说那木雕在成都府的集市上成了稀罕物,出价翻了三倍都没舍得卖。

北边来的行脚商用貂皮换了十斤精米,回去后特意送了张长白山的猎图,图上画着雪地里的老虎,吓得小红直捂眼睛,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瞧。

石头这下更忙了,白天帮着明楼打理交换处,夜里就着油灯刻木雕。

他新刻了套“边城十二景”,有古桥的石刻、江滩的奇石、故事柱的群像,最妙的是那幅“白老倌夜宿飞檐”,白鹭的羽毛用细木片层层叠叠粘上去,在灯下瞧着,竟像真的覆着层雪。

明楼把这套木雕摆在店铺最显眼的柜台,引得往来客商啧啧称奇,都说:“边城的手艺,比沱江水还润!”

这日清晨,白老倌突然“嘎嘎”叫着撞开了三楼的窗,明萱正在整理《海错图》,见它嘴里衔着片染血的羽毛,翅膀还在微微发抖,顿时心里一紧:“莫不是又遇着歹人了?”

跑到楼下一说,镇民们抄起家伙就往江滩跑,却见芦苇丛里躺着只小白鹭,翅膀被蛇咬伤了,奄奄一息。

白老倌正围着它打转,急得直拍翅膀。

汪曼春赶紧抱回小白鹭,用特制的药膏涂在伤口上,又让明宇找了个竹筐铺上软布,给小家伙做了个窝。

小红天天提着竹篮来送小鱼,石头则刻了只木蛇放在筐边,逗得小白鹭总去啄,没过几日,竟能扑棱着翅膀在筐里跳了。

眼瞅着小白鹭快痊愈了,镇上突然来了位穿官服的人,说是县太爷派来的,听闻边城有奇人能“唤鸟护民”,特来请明楼去县衙议事。

明楼心里犯嘀咕,却还是跟着去了,临走前嘱咐汪曼春:“若我天黑未归,就启动紧急预案。”

谁知这一去,竟带来个天大的好消息——原来县太爷是想请明楼帮忙修订《县志》,把边城的桥、鸟、木雕都记进去,还说要给诸天阁挂块“德润边城”的匾额。

明楼一听乐了,当即把《边城风物志》抄了一份送过去,先生知道后,自告奋勇要当修订官,说要把石头的木雕、小红的画都编进去。

等明楼带着官文回来,镇上的人都聚在诸天阁门口等着,见他平安无事,还带来了修县志的好消息,顿时放起了鞭炮,那声响震得沱江的水都跟着颤。

白老倌和小白鹭在人群上空盘旋,叫声清亮得像银铃,石头趁着热闹,把新刻的“德润边城”木匾模型递过去,明楼接过来一看,匾额边缘刻着圈万字纹,竟和诸天阁的窗棂一般无二。

入夜后,明楼看着店铺信息面板上120%的信誉值,还有150%的本地文化收录,突然发现虚拟书店里多了个新板块——“边城故事集”,里面不仅有先生写的《建桥记》、孩子们画的《白鹭斗盐商》,还有石头口述、小明记录的《木雕里的沱江》。

(醒木轻敲,余音未了)

怎么样,各位看官,您要是觉得这段故事有趣,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和评论!

欲知后续如何,我们就一同期待着看他们新的精彩故事,明天同一个时间请听下回分解!您们可一定要继续来听哟!

CC读书推荐阅读: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以死谢罪?重生后全宗门跪求原谅晚来情谊深二次元之斩神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宠爱太多太难选离婚吧,别耽误我泡小鲜肉万界保管员:开局穿梭机被曝光修为尽废后,我被逼退出宗门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穿越古代,我被团宠了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海贼:这个海军强到离谱黑神话西游:神佛!吃俺老孙一棍圣子大人没有心我到民国当间谍周易哲学渣了腹黑女后我的诸天无限流,从要你狗命开始气运被夺后,她虐哭宗门所有人医妃归来:重生嫡女杀疯了!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神医娘亲一出门,各地大佬追着宠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长相思之寒柳依依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废材巫女的鬼怪们港综:称霸香江从庙街开始娱乐:息影五年!我的女粉丝全是一线明星?港综:普通道士?随手就是五雷咒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无拘无束游走诸天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被宗门诬陷后大师姐杀疯了武夫借剑无限之我的金主真难哄爱与租约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追夫爱情公寓:我的幸福生活烧火丫鬟嫁东宫:太子,求你疼我薅光系统羊毛后,她飞升了古墓新娘,冥王宠得心慌慌你人皇幡都冒邪气了,还装赘婿?AI说:卷什么?躺平才可能躺赢特种姐妹穿七零,给列强亿点震撼
CC读书搜藏榜:这个宗门大有问题承光集亮剑:团长听我解释,我真是群演穿书:救赎疯批男主后,剧情崩了什么?我和二狗子杀遍了诸天hp:和德拉科相爱相杀的那些年快穿:宿主为远离小黑屋一路狂奔网游之幻兽使一吻定情,总裁的天价影后穿书后踢开男主,抱紧反派大腿重生复仇:我与夫人分天下红色王座圣骑士编年史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报告帝君,您的下属又想搞恋爱脑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蜜之仇九尾灾荒年:娘子有空间,婆家宠上天仙缘无双传晚来情谊深游云惊凤不求长生,只为称帝几度夕阳生HP:救世主今天又在消极怠工我隔着月亮,慢慢回头望火影:岩石巨人吊打高达兔兔生存记夜夜笙歌,公主殿下专宠暗卫白描情书邪修师妹拯救了全宗门赛博朋克:战争步行者插翅难逃,又被疯批世子逮回去了为君倾心绝世冥王妃网游——屠龙巫师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凤朝华快穿之女配咸鱼人生皇女请回家偏执!疯批!真千金是朵黑莲花重生清冷貌美少年练习生后去选秀我在相声社团当团宠千户待嫁幸好正当时重生之千金小姐养成系你已进入选择模式刘一的仙途奇缘反派他每天都想欺师灭祖HP:掠夺者们有被迫害妄想症
CC读书最新小说:世界第一星星幼崽综武:人在六扇门,力挺众女侠满级狐狸精在修罗场杀疯了偷吻白鹭快穿:炮灰大佬退休后杀回来了龙族:从青铜棺复苏灵气复苏我去修仙港综之全球霸主神仙下凡搞砸任务后,逼我恋爱当师尊控制欲渐渐增强穿越之大齐扶贫官大叔,你比我大了整整十八岁烧烧果实狗都不吃?狗不吃我吃重生七零:中医娇妻飒翻年代红楼梦中梦之晴雯【观影体】当咒回文野看见未来深渊回响无限流火影,宇智波斑的带娃日记一人:你正派啊!十万阴兵骑脸?我在大秦种田养家灵田修仙幻想之源斗罗大陆:星途九年后,陪她济九州杀我娶公主?我改嫁太子灭你九族穿越亮剑:强军之路剑出轩辕:我以九剑撼昆仑社恐上恋综,被大神当众叼回窝我在海贼世界攻略美女的日子诸天万界:我有个聊天群我的香香软软宿主被大人拐走了信仰求生:我在斗罗当团宠明日方舟高卢舰长综影视之系统007的穿越之旅重生后我在后宫开卷逆袭玄木仙藤变身白毛又被系统制裁噜无声订单穿越70,全家都在找我这个团宠九零公路女王我的前任们都是大佬综影视:男色倾城综影视:一章完结之无敌的她星光下的许诺蜻蜓琥珀:三世回眸轮渡上的逆流人生斩神:我在夜幕小队当大姐大兰策的二十岁直播忽悠异界,你管这叫吸血鬼?仙子们总想让我吃软饭当暴君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