謷ào,通“傲”。傲慢。《庄子·天地》:“謷然不顾。”
我们将对《庄子·天地》中的“謷然不顾”这一核心意象进行深入的解析。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节选(《庄子·天地》篇):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
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
注释:
· 謷然不顾:此四字是后世对原文情境的概括与提炼,精准地捕捉了伯成子高当时的神态。“謷”(áo) 此处意为高傲、超然、不屑一顾的样子。“不顾” 即不回头,不理睬。
· 伯成子高:传说中的隐士,喻指得道的隐者。
· 下风:下方,表示禹对伯成子高的尊敬。
· 不赏而民劝:无需奖赏,百姓自然勤勉。
· 阖行邪:为什么不走开呢?“阖” 同“何”。
· 无落吾事:不要耽误我的事。“落”,耽误,妨碍。
· 俋俋(yi yi):专心致志耕作的样子。
翻译:
尧治理天下时,伯成子高被立为诸侯。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伯成子高便辞去诸侯之位,回乡耕种。禹前去见他,他正在田野里耕作。禹快步走到下方的风口,站着问道:“从前尧治理天下,您被立为诸侯。尧传舜,舜传我,您却辞去诸侯而来耕种。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子高说:“过去尧治理天下,不行赏罚而百姓自然向善,不施刑罚而百姓自然敬畏。如今你施行赏罚,百姓却不仁爱,德行从此衰败,刑罚从此建立,后世的祸乱就要从此开始了。你怎么还不走开呢?别耽误我的事!”说完,便专心致志地耕地,头也不回,一副超然物外、不屑一顾的神情。
二、创作背景与思想脉络
1. 批判“德衰刑立”的历史观:此段故事处于庄子学派对“由无为而治堕入有为而治”的历史批判框架中。庄子认为,尧舜时代是“无为而治”的黄金时代,而大禹建立夏朝,标志着“赏罚”等强制性政治手段的开始,是“道”的堕落。伯成子高的抉择,是对这一历史转折的彻底否定。
2. 《天地》篇的核心主旨:本篇主要探讨“道”与“治术”的关系。开篇描绘了“天地虽大,其化均”的自然秩序,引申出“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的理想政治。伯成子高的故事,正是用具体的人物行为,来彰显“无为”高于“有为”的价值观。
3. “隐者”与“帝王”的对话模式:这是庄子常用的叙事策略。通过隐士(道的持有者)对帝王(权力的持有者)的批评与疏离,尖锐地揭示出世俗权力与自然之道的对立,从而烘托出“道”的超越性与崇高性。
三、寓意深度解析
“謷然不顾”四个字,塑造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精神形象,其寓意层层递进:
1. 对世俗价值的彻底决绝:伯成子高抛弃的不是诸侯的位子,而是整个一套建立在赏罚、仁义之上的政治价值系统。他的“不顾”,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断然转身,宣告了在“道”的面前,世俗的功名毫无意义。
2. 得道者的精神超越与内在自由:“謷然”并非普通的傲慢,而是一种源于与天道契合的、精神上的绝对高度和优越感。他不再需要向世俗权力(哪怕是天子禹)解释或妥协,因为他的行为准则只来源于“道”。这体现了人格的绝对独立与精神的彻底自由。
3. 行动高于言辩的生命哲学:面对禹的疑问,伯成子高在简短陈述后,便以“耕”这一最朴素、最本源的生产活动作为最终的回答。这是一种“不言之教”,他用行动本身昭示:回归自然、自食其力,远比参与一个已然“德衰”的治理体系更有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切实的“在”与“行”,而非空洞的“辩”与“名”。
四、现实启示与当下观照
伯成子高“謷然不顾”的姿态,在今日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审视自我与时代的镜子:
1. 为“内卷”与“焦虑”提供解药:在充斥着竞争、排名与成功学叙事的现代社会,人们常被裹挟着追逐外在目标,陷入无尽的焦虑。伯成子高的选择启示我们:真正的强大,在于有勇气和智慧对某些社会设定的“标准人生路径”说“不”。我们需要时常自问:我所追求的,是内心真正渴望的,还是社会强加于我的?
2. 定义“真正的成功”:他的故事重新定义了“成功”。成功不是位高权重,而是精神的独立与内心的丰盈。当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出现偏差时,保持清醒、坚守本心,甚至选择“退出”或“边缘化”,本身就是一种更具深意的成功。
3. 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精神定力”:面对网络上泛滥的观点、热搜的操纵和信息的轰炸,“謷然不顾”是一种宝贵的现代修养。它并非漠不关心,而是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和选择性关注的能力。对于消耗精力、扰乱心智的无益信息,我们需要修炼一种“超然不顾”的定力,将宝贵的注意力投向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和自我提升。
4. 对生态文明的古典回应:伯成子高从“诸侯”回归“耕种”,这一行为本身具有深刻的生态寓意。他选择了一种与土地、自然直接相连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对权力扩张与过度文明化的一种批判。在当前生态危机背景下,这启发我们反思现代生活模式,寻求一种更简约、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结语
“謷然不顾”,不仅仅是一个孤傲的转身,它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和坚定的价值选择。它告诉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仅需要努力前行的勇气,更需要辨别方向、敢于转身的智慧。当整个世界似乎都朝着一个方向狂奔时,那个敢于停下脚步,甚至逆向而行,专注于自己田地的“耕作者”,他的身影或许孤独,但他的内心却与天地一样广阔。这,正是庄子留给我们的、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