媕ān,【媕娿ē】无所可否,曲意迎合。《容斋随笔》卷四:“媕娿当位,左掣右壅。”
这句话出自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这句话精准地描绘了当权者无主见、做事受阻的情形。下面我来为你详细解读这句话,并探讨这部着作为何备受推崇。
原文与注释翻译
首先,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出处和具体含义。
· 原文:
“媕娿当位,左掣右壅。”
这句话出自《容斋随笔·容斋四笔·会合联句》。
· 注释:
· 媕娿 (ān ē):也写作“媕阿”、“媕妸”、“媕婀”,是一个典型的古汉语连绵词,意为缺乏主见、犹豫不决、依违阿曲。
· 当位:居于官位,掌握权位。
· 左掣右壅:掣,牵制、拉扯;壅,阻塞、妨碍。意指做事左右受制,处处受阻。
· 翻译:
“(让)没有主见、犹豫不决的人占据官位,(会导致政令推行)左右受牵制,处处受阻塞。”
《容斋随笔》其书
洪迈的《容斋随笔》内容丰富,颇具价值。
· 作者与内容:作者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是南宋着名的学者、官员。《容斋随笔》是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内容广博,涵盖经史考证、典章制度、诗词文翰、民俗掌故等诸多领域。全书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部分,合称《容斋五笔》。
· 风格与评价:此书以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的学术特色闻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誉其为“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这意味着在宋代的笔记类着作中,《容斋随笔》被公认为成就最高。
为何受毛主席喜爱
毛泽东主席对《容斋随笔》青睐有加,这本书也是他晚年仍在阅读的书籍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鉴古知今,汲取历史智慧:《容斋随笔》记载并剖析了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包含了许多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这种对历史深入且常常有独到见解的考察,对于思考现实问题、制定策略非常有帮助。
2. 关注现实,蕴含治国思考:书中并非一味埋首故纸堆,而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尤其体现了洪迈的“苍生之念”和民本思想。书中收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历史人物,这与毛泽东主席关心群众疾苦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3. 博杂精深,满足广泛兴趣:该书内容包罗万象,正如明代李瀚所言:“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这种广博性能够满足毛泽东主席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知识需求。
4. 微言大义,短小精悍:《容斋随笔》是短篇作品的集合,但能够做到文字简朴生动,资料甚富,寓天下事以正理。这种“微言大义”的风格,可能也更符合毛泽东主席的阅读习惯。
古语今用:现实意义
“媕娿当位,左掣右壅”这句古语,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 对领导与管理的启示:在任何一个组织或团队中,如果领导者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媕娿),就容易导致政令不畅、效率低下,团队成员也会感到方向不明、无所适从。这提醒我们,在选拔和管理干部时,决断力和执行力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 对个人修养的提醒: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这句话也是一种自省。在工作和生活中,应避免成为“媕婀之徒”,面对抉择时,需要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培养主见,敢于担当。
总而言之,《容斋随笔》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智慧、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的经典。它之所以能穿越时空,被历代读者包括毛泽东主席所珍视,正在于其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这些思考在不同时代都能引发回响,提供参照。
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着作。如果对《容斋随笔》中的其他篇目或观点感兴趣,我们可以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