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两国对德国宣战后,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军事行动。
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和毛熊,将波兰瓜分殆尽,进而占据了东欧和北欧的大片土地。
英伦政府仅仅派出了一支远征军,与法国军队组成了英法联军。这支联军总兵力高达三百三十万人,
其中近百万的部队,被部署在德法边境上的马奇诺防线。
这条防线历经了长达十二年的时间精心打造,耗费了高达五十亿法郎的巨额资金。
它是由一系列坚固的工事和堡垒构成,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几乎不可能被敌人攻破。
然而,德国却完全出乎英法的意料,并没有按照它们所设想的那样出牌。
德国军队首先向比利时和荷兰发动了进攻,这一举动让英法联军有些措手不及。
在英法联军看来,德国若要进攻法国,无非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就是强行突破马奇诺防线,要么就是绕道比利时。因此,英法联军毫不犹豫地派出大量兵力,前往比利时进行协防。
可谁能料到,德国竟然选择了一条,所有人都认为绝无可能的道路,阿登森林。
阿登森林地势险峻,山峦起伏,道路崎岖难行。森林内部植被茂密,沼泽遍布,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英法两国政府和军方经过深思熟虑后,一致认为这片区域对于大规模部队的进军来说,简直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尤其是那些装备了重型机械的部队,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更是举步维艰。因此,他们在这片区域并没有设置太多的防御工事。
然而,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着三个集团军,以惊人的速度在短短三天内,成功穿越了长达一百一十公里的阿登森林。这一壮举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德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紧接着,他们顺利渡过马斯河,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了法国南部。
当英法联军得知这一消息时,都惊愕不已。马斯河防线的失守,意味着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已经完全敞开。
而英法联军的主力部队,此时却还都集中在法国的北部地区。
英法联军突然意识到,他们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因为德军已经形成了对他们的包围之势,局势变得异常严峻。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英法两国政府迅速做出决策,决定紧急出动十二个战斗机中队和六个轰炸机中队,对正在马斯河的德军部队发动猛烈的轰炸。
他们希望通过这次轰炸行动,能够阻止德军的进一步推进,从而挽回不利的局面。
然而,德军并非毫无防备。他们的五个飞行联队早已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英法联军的挑战。
当英法联军的飞机,飞抵马斯河上空时,一场惊心动魄的空战随即爆发。
从中午时分开始,双方的战机在空中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英式的飓风战机和法式的mS-406战机在空中呼啸而过,与德式的bf-109战机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在性能和火力方面,英法的战机明显处于劣势。德式的bf-109战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给英法联军的战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空战一直持续到天黑,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火光。尽管英法联军的飞行员们奋勇作战,但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战局。
在激烈的空战中,英法联军各自损失了数百架战机,而德军的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随着夜幕的降临,英法联军的剩余战机不得不选择撤退,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这场惨烈的空战,以英法联军的失败而告终。
这一天,被德国将其定为“飞行日”,以纪念他们在空中的胜利。而由于这场空战的结果,战区的制空权,也被德军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德国装甲集群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在法国境内势如破竹地长驱直入,这让英法联军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有二十多万英军毫不犹豫地扔下盟友,争先恐后地通过英吉利海峡,狼狈不堪地逃回了自己的国家。
与此同时,大批的法军在德军的猛攻下毫无还手之力,纷纷举起白旗投降。
德军都没有时间去接管战俘,只能划出一块区域,让沿途投降的法军,自行去战俘营。
然而,德军统帅部对这种局面完全始料未及。他们原本预计在法国境内的战斗会异常艰难,却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这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德军统帅部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动该如何实施。
毕竟,法国可是号称世界陆军第一的强国,其拥有的机械化装甲和火炮数量,比德国还要多出三分之二。
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被击溃,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于是,德军统帅部当机立断,命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暂缓向前推进,等待统帅部下达下一步的作战指令。
就这样,仅仅是短暂停留了一天的时间,法国西北部的敦刻尔克沙滩上,就云集了四五十万的英法联军。
这些惊恐万状的士兵们,拥挤在狭窄的海滩上。眼巴巴地望着海峡对岸的英伦三岛,焦急地等待着英国政府,派遣船只来接应他们。
而此时此刻,英伦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一项,名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
他们竭尽全力调动,所有能够出海的各类船只,不顾一切地驶向英伦。以期将被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安全的撤回本土。
与此同时,德军的装甲集群,却在距离敦刻尔克港口,仅仅十公里的运河边戛然而止。
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挡住了前进的步伐。这些钢铁装甲集群静静地停在那里,宛如一群蓄势待发的猛兽。只待国内统帅部的一声令下,便会如饿虎扑食般冲向敦刻尔克。
而在统帅部里,一个身材肥胖的身影,正滔滔不绝地游说着元首。他极力主张,放弃用装甲部队直接进攻敦刻尔克。
因为,被堵在敦刻尔克港口的几十万英法联军,已经无路可退。他们势必会拼死抵抗,这将给帝国的装甲部队,带来巨大的损失。
胖子胸有成竹地建议,不如将消灭这几十万联军的任务,交给帝国的空军。
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将会派遣庞大的轰炸机群,对敦刻尔克港口的沙滩进行狂轰滥炸,将这些已经陷入绝境的溃兵一举消灭。
元首脸色却是阴晴不定!他沉思片刻后,出人意料地竟然同意,胖子这个看似荒唐的主意。将消灭英法联军的重任,交给了帝国的空军。
就这样,白天的英吉利海峡上空,完全被帝国的空军所掌控。
他们的飞机如蝗虫过境般遮天蔽日,对敦刻尔克港口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轰炸。
然而,一到夜晚,海峡对岸却是另一番景象。万帆竞发,各种大小船只穿梭于波涛之间,争分夺秒地横渡海峡,来回运送着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仅仅用了短短九天的时间,就成功地将多达三十四万的英法联军运回英伦。
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高效的组织能力和运输实力,更为未来的大反攻,奠定了坚实无比的基础。
当元首终于如梦初醒,下令地面部队发动进攻时,却发现那里已经只剩下寥寥无几的联军部队。
德国的军队则如入无人之境般,耀武扬威地开进了不设防的法国巴黎。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如今在德军的铁蹄下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助。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从开始到结束,竟然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如此迅速的战局变化,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最终,法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曾经的欧洲老牌强国,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