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与张岚这对师兄弟关系的浮出水面,无疑是在错综复杂的迷局中,投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定位信标,让原本有些发散调查方向瞬间收拢、高度聚焦。
陆野当机立断,调配人手,对刘伟和张岚展开更为深入和立体的背景调查。但在部署任务时,他异常严肃地强调:“在没有获取确凿证据,能够排除他们是被陷害或被利用的可能性之前,刘伟和张岚的身份,首先依然是本案的受害者,是核心机密被窃的直接受害人。 所有调查工作必须严格保密,以外围、间接的方式进行,决不允许直接惊动他们本人,更不能让潜在的幕后黑手有所察觉!我们要找的是可能存在的‘内应’或‘突破口’,而不是贸然树敌。”
任务明确后,周婷和李伟立刻分头行动,如同两把梳子,以不同的齿距梳理着与这两人相关的所有信息。
周婷负责的是信息世界的深度挖掘。她调动了所有可用的数据库资源,交叉比对两人的社交网络、通讯记录、学术活动轨迹乃至网络足迹。调查发现,刘伟和张岚虽然师出同门,但毕业后的十几年里,联系确实算不上密切。除了在少数几次高规格的行业学术会议上有过交集,偶尔在专业论坛上有过礼节性的互动外,两人的社会关系网几乎是平行线,没有发现明显的、超出正常范畴的私下交往。从履历上看,两人都是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实力一步步走上核心岗位,背景清白,事业顺遂,无论是从职业成就感还是个人声誉角度考量,似乎都缺乏主动勾结外部势力、出卖公司核心机密的强烈动机。
而李伟负责的,则是更具对抗性的现实世界外围摸排,尤其是资金流向这一商业间谍案中最经典的驱动力和突破口。他协调了经侦的同事,动用相关权限,对刘伟、张岚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近三年的银行账户流水、证券投资、不动产变动等资产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筛查。
很快,李伟带来了突破性的发现!
“陆队,初步筛查结果,”李伟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刘伟和张岚本人的账户以及他们直接掌控的直系亲属账户,资金流水清晰,与其公开收入水平基本吻合,没有发现短期内异常暴增的大额不明资金流入。”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但是,我们发现了绕开他们本人的资金通道!”
“刘伟这边: 他的妻子,一名普通的市重点中学语文教师,名下有一张不常使用的、甚至可能本人都快遗忘的银行卡。在过去一年内,这张卡陆续收到了四笔来自不同海外账户(分别注册在开曼群岛、瑞士和新加坡)的汇款,单笔金额在5万至8万美元之间,总计约40万美元。 汇款附言标注的是 ‘技术咨询费’ 或 ‘专项劳务报酬’ 。但据我们了解,刘伟妻子的工作和生活圈子完全与海外无关,更不具备提供能获得如此高额报酬的‘技术咨询’或‘劳务’的能力和背景。”
“张岚这边: 线索更隐蔽一些。他年迈的父亲一直住在老家农村,去年却突然出资数十万,不仅将祖传的老宅翻修得焕然一新,还以个人名义捐赠了一大笔钱,为村里修缮了一段年久失通的主干道。对外宣称的资金来源,是儿子张岚给的‘特殊项目奖金’。但我们核对了张岚在‘深思数据’的公开收入以及合法的股权激励,其总额与这笔额外支出的数额存在明显缺口,差额大约在七八十万人民币左右。 这笔多出来的钱,来路不明。”
这两条资金异常线索,如果孤立地看,或许还能用“海外亲戚赠与”、“个人投资盈利”或“张岚有其他合法兼职收入”等理由勉强解释。但当它们与“刘伟、张岚核心权限被盗用”、“两人师出同门”、“两家公司几乎同时被同一手法入侵”这些关键背景叠加在一起时,其可疑程度便呈指数级上升! 这绝非巧合所能解释!
“立刻对这两笔异常资金进行深度溯源!”陆野眼中寒光一闪,果断下令,“尤其是那几笔海外汇款,协调国际刑警渠道和金融情报机构,务必摸清最终的资金源头,是哪些公司或个人支付的所谓‘咨询费’!李伟,你亲自盯这条线!”
同时,他转向周婷:“婷姐,你这边调整方向,重点排查刘伟和张岚共同的社会关系节点! 尤其是他们那位共同的导师秦卫东教授的社会网络、以及他们两人是否共同认识某些特定的人——比如同学、早期创业伙伴、或者有交集的投资人。重点标注那些近期有异常高消费、投资失败、或突然涉及大额资金往来的人员! 这个‘内应’或者中间人,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个交集圈子里!”
调查的网,正在依据清晰的线索,一步步收紧。真相,似乎已经近在咫尺,却又隔着一层需要最后捅破的薄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