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网吧的空气里弥漫着烟味、泡面味和键盘敲击声,荧光屏幕的光映在张铁柱油光锃亮的脸上。当陆野带着侦查员推开网吧玻璃门时,他还在对着游戏界面大喊 “快支援”,直到冰凉的手铐扣上手腕,他才猛地僵住,手指还悬在键盘上空,屏幕里的角色已经被敌人击倒,化作一团像素碎片。
审讯室里,张铁柱坐在铁椅上,双手反复搓着裤子上的油渍,试图用 “我就是帮朋友搬东西” 的谎言蒙混过关。直到陆野将汽车站监控截图推到他面前 —— 画面里他递工具箱给林文斌的动作清晰可见,鸭舌帽边缘露出的一缕白发与他现在的发型完全吻合 —— 他的眼神才开始躲闪。
“搬东西需要带改性 pVc 手柄的工具箱?需要带能远程拨插销的金属杆?” 孙建军将从张铁柱地下室搜出的工具袋倒在桌上,几件银色金属杆滚出来,尖端还沾着淡褐色的木屑,“这些工具的尖端尺寸是 3.2 毫米,和思惠堂西窗窗框上的撞击痕完全匹配;手柄上的 pVc 成分,和石墩划痕粉末的比对报告在这里,匹配度 99.1%—— 你还想狡辩?”
张铁柱的喉结动了动,额头上的汗滴落在审讯桌上。这时,技术队小张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新的检测报告:“孙队,陆哥,从金属杆尖端提取到的木屑,和思惠堂西窗窗框的木材成分(樟子松)完全一致;另外,工具袋里还发现了少量红色砖粉,和思惠堂封火墙的砖粉成分同源。”
【触发条件:检测到 “工具 - 现场 - 嫌疑人” 完整关联,启动【供述可信度评估】模块...】
【分析对象:张铁柱审讯供述】
【可信度维度:
工具用途描述:承认 “远程拨插销”“技术开锁”,与现场痕迹吻合(可信度 90%);
林文斌角色描述:提及 “提供结构图”“带路踩点”,与监控、泥渍线索印证(可信度 85%);
动机表述:称 “以为瓶子是假的”,与林文斌负债、赌场中间人背景矛盾(可信度 30%);
资金往来:承认 “收到 3 万定金”,与林文斌案发前 2 万入账部分吻合(可信度 75%)。】
【结论:核心作案事实供述可信,但动机存在隐瞒,可能知晓瓷瓶真实价值,需进一步突破。】
陆野盯着系统弹出的蓝色界面,指尖在 “动机隐瞒” 上敲了敲:“张铁柱,你在 2018 年因盗窃古董字画被判过刑,不可能不认识清中期青花瓷 —— 你说‘以为是假的’,骗谁呢?林文斌到底给你说了什么?他有没有提过瓷瓶的买家?”
这句话像戳中了张铁柱的痛处,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懊恼:“他... 他确实说过‘这瓶子能卖大价钱’,但说好了卖了之后分我五万... 我就想着赚笔快钱... 谁知道他拿到瓶子就失联了!我这几天躲债,连饭都吃不上,他倒好,拿着瓶子藏起来了!”
“他拿到瓶子后,有没有跟你说过要去哪里销赃?有没有提过具体的地点或者人名?” 陆野追问,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他提过... 提过‘邻县老李’,说那人专门收老物件... 还说要去‘利民废品站’旁边的仓库交接... 我只知道这些,真的!” 张铁柱的声音带着哭腔,双手抓着头发,“我要是知道他会独吞,死也不会帮他干这事儿!”
邻县利民废品站、老李、仓库 —— 三个关键信息瞬间串联起来。陆野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邻县警方,立刻对利民废品站周边的仓库进行排查,重点找挂着‘老李’招牌或无门牌的仓库;另外,调取林文斌案发后的手机漫游记录,看他是否去过邻县。”
与此同时,县局技术队的资金流追踪也有了突破。小李拿着林文斌的银行流水冲进办公室:“陆哥!林文斌案发后第三天(5 月 31 日),在邻县一家 Atm 机取了 2 万块现金!监控拍到他戴着口罩,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布袋,体型和张铁柱描述的‘装瓷瓶的袋子’一致!”
“Atm 机地址在哪?” 孙建军凑过来,指着流水上的地址,“邻县东关街,距离利民废品站只有 800 米!他取现金,是为了和‘老李’交易!”
陆野打开【多维度轨迹追踪】模块,输入林文斌的身份证号和手机 ImEI 码,屏幕上立刻跳出一条红色轨迹:
5 月 28 日(案发当天):林文斌手机在邻县利民废品站附近有 2 次基站定位记录(14:23、18:47);
5 月 30 日:手机信号出现在邻县东关街仓库区,停留 3 小时;
6 月 1 日(今日):手机信号消失(疑似关机或丢弃),但 Atm 机监控显示其仍在邻县活动。
“他没跑远,还在邻县!” 陆野指着屏幕上的仓库区,“重点排查东关街附近的废弃仓库,特别是有近期人员活动痕迹的!”
下午三点,邻县警方传来消息:在东关街 12 号的废弃纺织厂仓库里,发现了新鲜的脚印和防震泡沫碎片。陆野和孙建军立刻驱车赶往邻县,仓库外已经围了警戒线,侦查员正在进行外围勘查。
“陆哥,你看这个!” 邻县侦查员递过来一块白色泡沫碎片,“上面有淡蓝色的瓷粉,和清中期青花瓷的釉色成分一致!”
陆野戴上手套,走进仓库。仓库里弥漫着灰尘味,地面上散落着几个空的防震泡沫箱,箱壁上还沾着红色的绸布 —— 正是思惠堂展柜里衬布的材质。在仓库最里面的角落,一个黑色布袋被藏在一堆废弃的纸箱后面,拉开布袋,里面裹着三层软布,露出一个青白色的瓷瓶 —— 瓶身上的山水纹清晰可见,瓶底 “大清乾隆年制” 的落款完好无损!
“瓷瓶找到了!” 孙建军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立刻送回局里做文物鉴定,确认是否完好!”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一阵骚动。侦查员跑进来报告:“陆哥!林文斌在仓库后门被抓了!他刚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写着‘老李’联系方式的纸条!”
陆野和孙建军赶到后门时,林文斌正被按在墙上,双手被反铐在身后,嘴里还在喊 “我没偷!那是我家的东西!”。看到陆野手里的瓷瓶,他的脸色瞬间惨白,挣扎的力气也小了下去。
“你家的东西?” 陆野将瓷瓶放在证物箱里,“思惠堂是县保单位,里面的文物属于国家,你为了还赌债,勾结张铁柱盗窃,还想独吞赃款 —— 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吗?”
林文斌低下头,声音里带着绝望:“我... 我就是想卖了瓶子还了债... 谁知道‘老李’说要先看货,我怕被抓,就一直躲着... 张铁柱又催我要尾款... 我没办法才来仓库的...”
审讯室内,林文斌终于交代了全部事实:他早就知道青花瓷瓶的价值,找张铁柱时故意隐瞒了真实价格,想事成后独吞赃款;案发后他带着瓷瓶躲在邻县,联系了黑市贩子 “老李”,约定今天在仓库交易,没想到警方已经布下天罗地网。
晚上八点,县局会议室里,青花瓷瓶被放在鉴定台上,文物局的专家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后,松了口气:“瓶身完好,没有磕碰,釉色和纹饰都保存得很好,是清中期青花山水纹赏瓶的真品!”
陆野看着鉴定台上的瓷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孙建军递过来一杯菊花茶,笑着说:“这次多亏了你那系统,从沙砾追到工具,再到资金流,一环扣一环 —— 这案子破得漂亮!”
陆野接过杯子,温热的茶水驱散了一天的疲惫。他想起张铁柱地下室里的作案工具,想起林文斌藏在仓库里的瓷瓶,想起思惠堂那扇被拨动过的西窗 —— 每一个线索,每一份证据,都在诉说着文物背后的历史重量,也提醒着他们,守护这些历史遗产,是永远不能松懈的责任。
窗外的夜色渐浓,县局的灯依旧亮着。技术队在整理案件卷宗,侦查员在梳理张铁柱背后的黑市网络,陆野则在笔记本上写下:“思惠堂青花瓷失窃案告破,嫌疑人全部落网,文物追回 —— 后续需加强古民居文物安保,排查黑市文物交易渠道。”
他知道,这起案子虽然结束了,但文物保护的路还很长。而他们这些刑警,会继续带着专业和责任,守住那些不该被偷走的历史记忆,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在属于它们的地方,静静诉说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