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的指尖微微收紧,星纹残留的共鸣感仍在皮肤下颤动。那道信息流不仅传递了警告,更像一枚凿入现实的楔子,让“静默收割者”的阴影从未如此具象。他转身面向控制室,目光扫过每一张凝重的面孔——机械文明的逻辑单元高频闪烁,水态文明的波纹震荡出忧虑的弧度,而缂塔罗长老的触须低垂,仿佛在计算文明存续的概率。
“我们此前假设‘静默’是一种无差别的自然灾难,但现在看来,它拥有明确的意志和目标。”林羽的声音打破沉寂,调出星图中央那片巨大的虚无区,“艾瑟琳文明成为坐标,是因为它们将全体意识融合成了一个过于‘明亮’的灯塔。而我们……”他抬起手腕,星纹流淌着柔和却独立的光泽,“我们星火联盟的联结,建立在个体意志的共鸣之上。在‘它们’眼中,或许更像一片散落的星辰,而非一颗刺眼的恒星。”
“逻辑推论:分散性可能降低被优先锁定的风险,但无法排除被判定为‘需要修正的噪音’的可能性。”机械文明的合成音响起,“建议重新评估联盟所有文明的意识网络架构,进行隐蔽性强化。”
“不仅是隐蔽,”水态文明的传感器泛起波澜,“我们必须理解‘静默’运作的机制。那个晶体幸存者提到‘归零’——如果它们能抹除存在的基本痕迹,甚至逆转时间线,那么单纯的物理躲藏毫无意义。我们需要一种……对抗‘遗忘’本身的力量。”
正当团队深入讨论时,起源回廊的控制台突然自主激活。一组从未被识别的数据流,如同被信息残片中的某个关键词唤醒,悄然构建出一个复杂的星域模型。模型中央,一颗脉冲星的节奏异常熟悉——正是林羽星纹能量签名的源头之星。
“这不是导航坐标,”缂塔罗长老的触须轻点投影,放大脉冲星周围的暗物质云,“这是一个……‘锚点’标记。起源回廊的古老数据库提示,在宇宙大撕裂时期,某些先知文明曾试图铸造一种‘存在锚点’,用以稳定现实结构,防止时空自我坍缩。”
林羽走近细看,心跳陡然加速。星纹与脉冲星模型之间产生了一丝微弱的谐频振动。“难道星纹不仅是钥匙,也是……对抗‘静默’的武器?如果‘静默’的本质是抹除存在、让万物归于虚无,那么‘锚点’的力量就是固化现实,宣告‘存在’本身不可撼动。”
就在此时,舰队外围的侦测器传来急促警报。原本空无一物的虚空,突然泛起涟漪般的时空褶皱。不是攻击,也不是实体飞船,而是一种类似“修正”的现象——附近的几颗小行星正在从星图上淡化,仿佛被无形的橡皮从宇宙的画卷上轻轻擦去。
“静默”的触手,比想象中更近。它并非直扑舰队而来,却像一种漫不经心的“清理”,正沿着某种路径蔓延。
“它们不是在搜索我们,”林羽猛然醒悟,“它们是在按计划‘整理’这个宇宙扇区。我们之前发现的微型飞船,可能只是侥幸从‘整理’边缘逃脱的碎片。而现在,‘整理’进程本身正在靠近。”
没有时间犹豫了。林羽下令舰队即刻转向,并非远离那片褶皱,而是沿着暗物质云指示的方位,全速驶向脉冲星“锚点”。这或许是一场豪赌,但也是目前唯一的线索。如果星纹真与“存在锚点”有关,那么回到它的起源之地,或许就能找到让联盟在“静默”中存续的答案。
航程中,林羽独自站在观测窗前,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跃迁通道。他的星纹不再仅仅是指引方向的罗盘,更可能成为支撑文明存在的基石。个体与联结,差异与统一,这些哲学思辨如今化为了最现实的生存命题。星火联盟必须证明,散落的星辰之光,不仅能照亮黑暗,亦能在“归零”的潮汐中,倔强地证明自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