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夏蝉鸣得正欢时,传习堂后的同心树已抽出新枝,江南的枝条缀着淡绿的新叶,漠北的树干裹着坚韧的树纹,在阳光下舒展成一片浓密的绿荫。李雪坐在树荫下,看着阿芷带领新收的学徒辨识草药,小姑娘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先生,讲解起抗瘴冰魄的培育要点时,条理清晰,眼神明亮,像极了当年初到药圃的自己。
“先生,各州府的分圃图纸都送来了!”沈砚抱着一摞图纸匆匆走来,额上沁着薄汗,“青禾师兄在京城的分圃已破土动工,用的全是咱们的‘五域共生法’;文渊师兄在江南的分圃挨着水莲田,说是要试验冰魄草与水莲的新配伍;连吐蕃的赞普都来信,说雪域分圃的冰蚕和冰魄草长得极好,还附了张画,画里的冰蚕正趴在冰魄草叶上结茧呢!”
李雪接过图纸,一张张翻看,各地的分圃虽因地制宜,却都保留着终南药圃的精髓——敞亮的传习堂、分类的药田、陈列标本的百草房,甚至连暖棚的样式都带着熟悉的影子。“让各地分圃多交流种子。”她指着其中一张图纸,“让江南的水莲籽去漠北试试,让漠北的苁蓉苗到岭南扎根,说不定能长出新的品种。”
新收的学徒里有个叫小豆子的孤儿,是张猎户从山外捡回来的,腿有残疾,却对草药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阿芷特意教他辨认能活血通络的草药,说要帮他调理腿疾。“这是终南的杜仲,这是西域的锁阳,混着煮水喝,能强筋骨。”阿芷耐心地讲解,小豆子趴在地上,用手指轻轻抚摸草药的叶片,眼里满是专注。
李雪看着这一幕,想起外婆曾说:“医者的手,既能诊病,也能托举希望。”如今,阿芷正用她的手,托举起小豆子的希望,就像当年外婆托举她,她又托举阿芷一样。
夏日的暴雨来得急,药圃的防涝垄再次经受住了考验。雨水顺着垄沟汇入溪涧,分圃送来的新种——江南的芡实、蜀地的川芎、吐蕃的雪茶,都在药田里安然无恙。沈砚站在雨中,指挥学徒们加固温棚,嗓门洪亮得盖过了雨声:“把西域的毡布再拉紧些!别让雨水渗进抗瘴冰魄的苗床!”
雨停后,彩虹挂在终南的山脊上,药田的积水里倒映着七彩的光。小豆子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走到田边,看着水里的倒影,忽然咯咯地笑起来:“先生,你看!冰魄草的蓝光和彩虹混在一起,像画儿一样!”
阿芷走过去,扶着他的胳膊:“等你的腿好利索了,我带你去岭南的分圃,那里的冰魄草开花时,蓝得能映出水底的石子呢!”
小豆子用力点头,小手紧紧攥着拐杖,仿佛握着一个沉甸甸的承诺。
传习堂的藏书阁又添了新成员——各地分圃送来的《分圃医案》。青禾记录的京城贵胄“富贵病”诊治法,文渊整理的江南湿热症验方,赞普写下的雪域冻伤急救术,都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与《五域医方汇录》《终南药话》相得益彰。
“先生,这是漠北分圃的《草原医案》。”巴特尔捧着一卷书进来,封面是用羊皮做的,上面画着一头骆驼和一株冰魄草,“里面记了用冰魄草泡酒治风湿的法子,牧民们说比以前的方子管用十倍!”
李雪翻开医案,里面的字迹带着漠北的粗犷,却字字认真,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让人一眼就能看懂。“让抄书的学徒多抄几份,分发给各地分圃。”她笑着说,“草原的智慧,也该让江南的医者学学。”
山下的百草市集越来越热闹,不仅有终南的草药,还有各地分圃送来的特产:京城的秋梨膏、江南的薄荷糖、蜀地的花椒油、吐蕃的酥油茶,都在市集上售卖,引得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赶集。
王掌柜的药铺扩了门面,专门辟出一块地方陈列分圃的草药,还雇了两个从传习堂毕业的学徒坐堂。“李先生,您是不知道。”王掌柜笑得合不拢嘴,“现在镇上的人有个头疼脑热,都先来我这看看,说分圃的草药和终南的一样管用!”
李雪看着市集上摩肩接踵的人群,听着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忽然觉得,这市集就像个微缩的九州,而药圃的草药,就是连接各地的纽带,让不同地域的人因药结缘,彼此温暖。
七夕这天,药圃的学徒们用草药编了个巨大的“药香鹊桥”,横跨在溪涧上。桥上挂满了晒干的冰魄草、青蒿、雪茶、水莲,风一吹,药香四溢。阿芷带着女学徒们在桥上挂祈愿符,每张符上都写着对分圃的祝福:“愿岭南分圃的冰魄草年年丰收”“愿雪域分圃的冰蚕结满银茧”“愿天下医者都能平安顺遂”。
李雪站在鹊桥边,看着小豆子踮着脚,把一张写着“愿我的腿快快好起来,去所有分圃看看”的祈愿符挂在最高处,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她忽然明白,所谓“薪火相传”,不只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希望的传递——从外婆到她,从她到阿芷,从阿芷到小豆子,从终南到各地分圃,这希望像一条长长的线,串起了无数颗心,也串起了九州的药脉。
夜深了,传习堂的灯还亮着。李雪坐在案前,翻看各地分圃的月报,上面记着新收的草药、治愈的患者、遇到的难题,字字句句都透着生机。腕间的灵纹与窗外冰魄草的蓝光交相辉映,在纸上投下淡淡的青影,像在为这份生机盖上一个温柔的印。
远处的同心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李雪知道,终南药圃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它会在各地分圃的药田里继续生长,在每个学徒的手心里继续传递,在九州生民的笑容里继续绽放,直到岁月尽头,药脉绵延,生生不息。
而她,会像外婆当年守护灵墟山那样,守着这片终南的土地,看着新的幼苗破土,看着新的医者成长,看着药香飘向更远的地方,带着希望,带着温暖,带着永不熄灭的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