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追着一边儿解释,李刚倒也不能真让人生着气走了,那下次自己还怎么逗她。
当然,解释的同时,人也不忘小小的犯个贱。
“别以为你叫我一声老师就是我学生,你是孩子吗?
李主任,你放心吧,我发了工资就把钱给你送去,您没事赶紧走吧,我还要工作!”
李刚一听,坏了!这下真把人惹急眼了,您都用上了可还成!
“我错了,我错了成不,我以后尽量不说实话,啊不!我以后光捡好听的说成不?”
“你烦人烦人烦人!快带着东西离开我的视线!”
归宁狠狠瞪了他一眼,又把手里的把袋子扔给他,然后继续头也不回的走了。
她觉得自己就是就是多此一举!
早知道人家这么想自己,还不如卖了,不!还不如当初直接买成口红呢!
又不愁卖不出去!
怎么也想不到李刚私下竟然是这么个性格!记忆里……记忆里就接触过两次。
第一次是说了几句话,了解自己个人情况又给自己钱又给自己送上车的。
第二次……不提也罢。
还觉着这人应该是个非常严肃正经的,可呸!
怎么是这么不正经!还不严肃!
“嘿嘿嘿,那就谢谢归老师了!那我就收下了。
还有,我都说了那些就当奖金提前发给你了,不用还,真的。”
他也不追了,就在人身后喊了一声,给葛大爷都看傻了。
俩人刚刚闹出来的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葛大爷又认识李刚的。
看样子也不像是有啥矛盾,倒有点像是打情骂俏?
葛大爷自然没傻呵呵的主动凑上前去打扰,可这李主任……啥时候跟小宁老师这么熟了?
呦!不好!这李主任都这么大岁数了!可不成不成,再怎么说女孩子总归是吃亏的。
葛大爷有些忧心忡忡的想着,愣是想不明白归宁咋寻思的,这李主任也不像个心思花花的啊。
丝毫不知道门神老葛的内心想法,李刚拿出电子表给自己戴上,又提着袋子就往饭店走。
哎呀!真好,小丫头把时间都给自己调好了。
就这么美了一路,好心情在进到饭店小包间里,看到老妈和马大姐的时候……瞬间冷静下来。
“臭小子!你数蜗牛的,这都半个小时了才来!咋的当个主任还得三催四请啊!”
李妈妈早已等的心里直冒火,打电话这傻小子也不接,人也半天不来的。
真是急死个人!
马月要不是顾及着人是长辈,而且两家关系也还可以,她早就甩脸子走了。
“实在是不好意思啊马月,妈,我这不路上碰……”
“诶!老板,可以上菜了!
你路上买了啥?是给月月买的不?快让我看看,哎呀你这孩子总算是开窍了哈哈哈。”
他本想说路上碰见同事了,可根本比不上老妈说话的速度,李妈妈对着外面喊了声上菜。
紧接着便注意到他提着个袋子,眼睛一亮,直接打断并且上手给袋子拿了过来。
李刚……李刚他甚至都来不及制止,那袋子里的东西就被他妈给拿了出来。
“诶?你这白衬衫?你买大了吧?还有领带……
诶?珍珠膏?这是抹脸油吧。月月你看,这肯定是给你买的,快拿着。”
看到老妈在里面翻,刚开始李刚还不着急,因为表自己已经带上了,他以为剩下的也就只有衣服呢。
可那一个小罐罐被拿出来,又被老妈送人,他坐不住了。
“妈!那是人家送我的!”
一声大喊,李妈妈被儿子吓了一跳,马月已经伸出的手,想把东西接过来的动作也停下了。
马月本来等的烦躁的心,从李刚进来后,她听着这俩人的对话,还以为这半个小时里李刚想通了。
专门特意给自己买了点儿礼物赔罪来了,还想着矜持一下子,可李阿姨太热情了。
谁知道……
她现在伸出去的手,拿东西不是,缩回来丢人的。
搞什么!
别人送他的!
李刚的姘头就在县城里!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他要回来呢!
好啊!
自觉已经摸清事情真相的马月也顾不上维持表面功夫了,她轻咳两下。
“李阿姨,你儿子的事儿是你们的家事,关起门来怎么说都行,我一个外人就不掺和了进来了。
还有李主任,你也别把我当傻子,虽然你喜欢呃……
但今天这事我也不会说出去,权当是给你爸妈留点儿脸面。
我看咱们也没必要吃饭了,李阿姨,我就先走了。”
她自顾自的说着,对着李刚讲话的时候,言语间不乏带上了一些鄙夷,厌恶…还有点高高在上?
马月说完,就拿起放在一旁的包包开门离去。
李妈妈还没从儿子的吼声中回过神来,就又对马月说的话产生了不解,听的那是一愣一愣的。
别说李妈妈了,李刚都听懵了,这说的什么?哪儿跟哪儿啊?
我不想把你当傻子,可你好像确实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月月!月月你……唉!李刚!马月说的是怎么回事?你喜欢谁?什么不会说出去?你干什么了?
你说啊你,你还要瞒我到什么时候!哎呀气死我了你…”
李妈妈也顾不上管马月了,她现在对马月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话比较感兴趣。
扑过来捶打李刚的胳膊还有后背,要说刚刚她是着急,现在则是着慌!
她这一把屎一把……一顿饭一顿饭养出来的儿子,到底在外面干啥了?
“不是妈…我瞒你什么了,什么叫给你跟爸留脸面?
奥!和着马大姐把跟我见面当丢人现眼?我…我去!这特么什么跟什么?
她有病吧!逮谁咬谁?”
看儿子这么大的反应,李妈妈心下稍安,难道…儿子真没事儿瞒着自己?
不对!
没听老马说自己大姑娘脑子不正常啊?
门外敲门声拉回了母子二人的注意,开口示意人进来。
由于是想着招待下马月,李妈妈专门带人来的是,他们家曾经还在县城住的时候,经常来的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