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小比带来的喧嚣与热议逐渐平息,外门东院重归往日那种忙碌、压抑却又暗流涌动的节奏。萧无涯腰间那块代表“第二十三名”的临时玉牌已然上交,换来的二十块下品灵石和三枚凝元丹被他小心地收好,这是他用汗水与剑换来的第一批真正属于自己的资源。
实力的微弱提升和排名的肯定并未让他有丝毫松懈,反而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尤其是对体内煞气的掌控,依旧如履薄冰。那日修炼《蜀山心法》时的凶险冲突,时时警醒着他。
这一日,做完分配的杂役,萧无涯并未立刻返回庚字区修炼,而是揣着那几块珍贵的灵石,走向了外门区域唯一一处能接触到知识典籍的地方——外门藏书楼。
与外门弟子居所的简陋不同,藏书楼是一座颇为气派的三层木石结构阁楼,飞檐斗拱,虽远不如内峰殿宇辉煌,却也自有一股书香沉淀的静谧气息。楼前有一方小院,植着几株苍翠的古松。
踏入楼内,一股陈旧书卷与淡淡防虫药草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光线略显昏暗,只有几扇高窗投入斑驳的光柱。巨大的书架顶天立地,密密麻麻排列着无数纸质书卷和少量玉简,分门别类,标注着“剑法基础”、“心法要略”、“九州地理”、“灵草辨识”、“杂闻异志”等等。
楼内弟子不多,大都安静地翻阅着,或低头抄录,气氛肃穆。
萧无涯心中微微震撼。在清风观时,道长的藏书不过一箱,而这里,书卷如山!这就是大宗门的底蕴吗?
他收敛心神,径直走向标注着“心法异症”和“杂闻秘录”的区域。这两个分类下的书籍明显少了很多,也更为陈旧,甚至落着薄灰,显然少有人问津。
他的目标明确——寻找一切可能与“煞气”、“控制”、“化解”相关的记载。
翻阅的过程并不顺利。大部分书籍只是泛泛提及煞气乃修行大忌,轻则阻碍修行,重则走火入魔,沦为只知杀戮的怪物,强调需以纯正心法、清圣环境或特定丹药化解驱除,并无具体法门。偶有提及“煞气可控”的语句,也多是语焉不详的传说或猜测,被作者斥为无稽之谈或魔道蛊惑之言。
时间一点点过去,夕阳的光线开始变得倾斜。萧无涯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只能永远像现在这样,依靠《静心咒》勉强压制,艰难地汲取微薄灵气?
他不甘心,继续耐着性子,一本本地翻阅那些最为古旧、甚至边角都已破损的卷册。
终于,在一本页面泛黄、名为《镇煞浅论》的薄薄手札中,他看到了一段让他精神一振的文字!
“……夫煞气者,天地阴浊戾气所聚,修者触之,如附骨之疽,然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未有绝对。煞气虽暴烈,然其性‘凝’、‘沉’、‘锐’,若心志坚如磐石,能以至阳至刚之灵力为引,辅以特殊法门,未必不能导其性,化其害,甚至……反淬己身,增其威能……然此法艰险万分,古来尝试者,十死九生,鲜有成功者,多沦煞奴,慎之!慎之!”
虽然依旧没有具体方法,且充满了警告,但至少明确指出了一条可能性——煞气并非完全不可控,甚至可能利用!这与他目前“引煞淬元”的路径不谋而合,却给出了更理论化的解释!
他如获至宝,连忙继续翻看,可惜后面再无更多具体内容,多是些镇压煞气的符箓绘制技巧,对他而言暂时无用。
他小心地记下这些内容,又将手札放回原处。
不死心的他,又转向“杂闻秘录”区域。这里书籍更为杂乱,多是些游记、野史、传说甚至志怪小说。他本不抱太大希望,只是机械地翻阅着。
突然,在一本名为《蜀山剑史·残卷》的破旧古籍中,一段被尘埃掩盖的小字吸引了他的目光!
“……上古之时,天地大劫,魔涨道消,有前辈剑修,于绝境之中,另辟蹊径,竟引地脉煞气入剑,创‘戮魔十三剑’,剑出如幽冥血海,煞气冲天,威力无匹,曾斩天魔于蜀山之巅……然此法终非正道,煞气侵噬剑心,持剑者晚年皆癫狂嗜杀,或爆体而亡,其剑亦被列为禁忌,封存于后山剑冢深处,后世再无人敢修习……”
煞气入剑?戮魔十三剑?斩天魔?!
萧无涯的心脏砰砰狂跳!这段记载简直石破天惊!完全颠覆了他对煞气的认知!
原来,早在远古,就有人不仅不排斥煞气,反而主动引其入剑,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威力!虽然后果惨烈,但这无疑证明,煞气本身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力量!
“心若为煞所控,纵有神兵利器,亦为魔刃;心若能御煞而行,纵是幽冥戾气,亦可为斩魔之锋。” 这段位于记载末尾的、不知何人所加的批注,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
这与清虚道长和玉衡真人的教诲何其相似!力量的善恶,从来只在于掌控它的人!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注意,连忙将这本《蜀山剑史·残卷》借出(花费了一块下品灵石),又找执事弟子要了纸笔,寻了个僻静角落,飞快地将《镇煞浅论》的那段关键论述和《剑史残卷》关于“戮魔十三剑”的记载以及那句批注,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黄昏。他将原书归还,怀揣着那几张墨迹未干的纸,如同怀揣着绝世珍宝,快步离开了藏书楼。
回到阴暗潮湿的甲辰舍,他迫不及待地点亮油灯,在昏黄的光线下,反复研读着抄录的内容。越读,思路越是清晰。
《镇煞浅论》指出了理论上的可能:以至阳灵力引导煞气。
《剑史残卷》提供了震撼的实例:煞气可化为极致剑威。
而两者的核心,都指向了同一个关键——“心”!心志的强大,才是驾驭一切力量的根基!
他所拥有的《静心咒》,恰恰就是锤炼心志、守护灵台的无上法门!而玉衡真人给的进阶注解,更是拓宽了他对《静心咒》的理解,使其不再仅仅是压制,更包含了“引导”、“调和”的深意。
一个模糊却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成形:或许,他不必一味地抗拒、压制煞气,而是可以尝试在《静心咒》的绝对掌控下,极其小心地引导一丝煞气,与修炼出的蜀山灵气进行某种程度的“融合”或“转化”,就像《镇煞浅论》中暗示的那样?即便不能像上古剑修那般煞气入剑,哪怕只能稍微化解其危害,提升一点修炼速度,也是巨大的进步!
这条路无疑比单纯的压制更加危险,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但见识过更广阔的可能性后,他再也无法满足于如今这种龟速且艰难的修炼方式。
正当他沉浸在思考中时,门外传来了林风大大咧咧的声音:“无涯兄!在屋里憋着干啥呢?走,吃饭去!今天饭堂好像有点肉沫星子!”
萧无涯连忙将纸张小心藏好,这才起身开门。
林风看到他桌上铺着的纸笔和油灯,好奇地瞥了一眼:“哟,用功呢?抄啥呢?”
“没什么,随便看看藏书楼的杂书。”萧无涯含糊道,并未细说。倒不是不信任林风,而是煞气之事关系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林风也没多问,搂着他的肩膀就往外走:“走走走,填饱肚子要紧!你小子现在可是名人了,得保持状态,下个月小比争取冲进前二十!”
看着林风爽朗的笑容,萧无涯心中微暖。他藏起心中的惊天发现和冒险念头,跟着向外走去。
但那双看向黑暗深处的眼眸,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充满了探索的决心。
知识就是力量。
他终于在迷茫中,看到了一丝属于自己的、或许极为凶险,却充满无限可能的微光。
下一步,便是谨慎地、用实践去验证这些古老的记载与心中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