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林默站在年级大榜前,目光平静地扫过最顶端的那个名字。林默,总分第一。数学满分,物理满分,化学满分,连一向拖后腿的英语也奇迹般地达到了95分。
周围传来窃窃私语,夹杂着“天才”“怪物”“不是人”之类的评价。林默面无表情地听着,内心没有任何波动。他注意到自己的名字被打印成加粗的宋体,高悬在所有人之上,像一个孤零零的纪念碑。
“恭喜。”班主任拍拍他的肩,眼中满是赞赏,“保持这个状态,清北保送没问题。”
林默点点头,没有微笑,没有谦虚的推辞,甚至没有说谢谢。他只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就像计算机接受输入数据一样自然。
回到座位,他拿出日程本,在“期中考试”一项后面打上勾,然后立即开始规划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时间、任务、目标,一切都被分解成可执行的条目,没有给意外留下任何空间。
?
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发生。自从那次与父亲的对峙后,林默开始有系统地重构自己的生活。他研究发现,情感是效率的最大障碍,于是开始训练自己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第一步是建立过滤系统。当听到同学的笑声时,他会分析音波的频率和振幅,而不是理解其中的幽默;当看到苏婉哭泣时,他会观察泪水的化学成分和表面张力,而不是感受其中的悲伤。
第二步是优化决策流程。每个选择都被简化为利弊分析和概率计算。今天学什么?取决于哪科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吃什么?取决于哪种营养组合最有效率。甚至呼吸的节奏,都可以通过优化氧碳交换率来调整。
最后一步是消除不确定性。他开始预测所有人的行为,将人际互动简化为可预测的模式。苏婉会在周三下午情绪低落,林逸会在月圆前后变得躁动,父亲会在项目受挫后加大控制欲——这些都成了可量化的数据点。
结果令人满意:他的成绩直线上升,时间利用率提高37.6%,甚至睡眠质量也提升了15.2%。父亲的态度明显缓和,甚至偶尔会露出近乎尊重的表情。
唯一的代价是,他不再感到快乐。但快乐本来就是低效的神经化学反应,不是吗?
?
“林默,这道题能帮我讲讲吗?”课间,一个平时很少交流的同学鼓起勇气过来问问题。
林默接过练习册,迅速扫描题目。“三个解法,”他平淡地说,“最有效率的是用柯西不等式,直接推导,五步完成。”他在纸上写下公式,没有任何解释。
同学茫然地看着那些跳跃的步骤:“能不能再详细一点......”
“已经是最优解,”林默打断他,“不理解说明你基础不牢,建议先复习不等式章节。”
同学尴尬地离开后,林默继续自己的事,完全没有注意到对方受伤的表情。同情心是低效的,他告诉自己,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才是最优选择。
?
放学后的仓库,气氛明显不同了。
苏婉正在情绪激动地讲述父母又给她报了新的强化班,林逸烦躁地踱步,显然也被学校的事情困扰。而林默安静地坐在角落,在笔记本电脑上编写程序。
“你们能相信吗?连周日早上都要上课了!”苏婉几乎要哭出来,“我简直像个学习机器!”
林默头也不抬:“根据统计,额外辅导班对成绩提升的平均效应值为0.37,考虑到你的基础水平,预期提升幅度约为5.3%。”
苏婉愣住了:“你是在安慰我还是在做数据分析?”
“陈述事实。”林默继续打字,“情绪反应对改变现状没有帮助。”
林逸突然停下脚步:“你能不能有一天不像个机器人一样说话?”
林默终于抬头,眼神平静无波:“机器人比人类高效。情绪是进化遗留的bug,影响判断力。”
三人之间的空气凝固了。苏婉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你知道吗?”林逸最终说,“有时候我觉得你比你爸还可怕。他至少还是个有情绪的控制狂,而你......你简直像个没有灵魂的算法。”
林默偏头思考这个评价:“从效率角度,这是称赞。”
那晚,苏婉和林逸提前离开,留下林默独自在仓库。他继续工作到深夜,优化着自己的学习算法,完全没有注意到两人的离去意味着什么。
?
转变的巅峰发生在周五的数学竞赛培训班上。
老师出了一道极难的组合数学题,全班陷入苦战。一小时后,大多数人仍然毫无头绪。
“需要提示吗?”老师问。
林默举手:“不需要。我已经找到37种解法,其中最优雅的是通过拓扑变换将问题转化为图论模型,然后应用欧拉公式的反向推导。”
他在黑板上写下解答过程,流畅得像是照抄答案。实际上,他的大脑就像一台高性能计算机,迅速遍历所有可能的解题路径,选择最优解。
写完最后一步,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惊讶地看着他:“你......从哪里学到这种方法的?”
“刚刚想到的。”林默平静地说,“这很明显。”
那一刻,他从同学眼中看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东西:不再是好奇或赞赏,而是恐惧和疏远。他们不是在仰望一个天才,而是在警惕一个异类。
回家路上,林默分析着这种反应。恐惧源于对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本能防御,疏远是群体对异己的排斥机制——全都合理且可预测。
但为什么,在所有这些理性分析之下,他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刺痛?就像程序运行时的微小错误,几乎无法察觉,却持续存在。
那晚,林默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是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个零件都完美运转,但被关在一个玻璃箱里。箱外,苏婉和林逸正在看星空,他们的笑声隔着玻璃,寂静无声。
醒来后,他花了3.7分钟分析这个梦的象征意义,然后将其归类为神经系统的随机放电,没有实际意义。
但当他起身时,发现枕头上有一处微小的湿痕。
林默用手指触摸那点湿润,放在眼前观察。水的成分:98% h2o,1.5% 盐分,0.5% 有机物质。来源:泪腺分泌。
原因:未知。
他静静地看着指尖那滴小小的液体,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分析系统出现了无法解释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