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灵力生态星际农场
“魔气杂交”事件如同一场彻骨寒流,彻底动摇了丹修联盟的根基。被视为文明最后堡垒的“方舟”基因库竟从内部被污染,这一事实带来的恐慌和信任危机,远比任何外部攻击都更具毁灭性。联盟上下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氛围——如果连最安全、最纯净的基因库都无法信任,那么联盟赖以生存的农业根基何在?亿万修士的修炼资源和日常饮食安全保障又何在?
“盖亚计划”的生态修复工作被迫全面停滞。所有从基因库调出的种子,无论是否发现异常,都被视为潜在威胁,封存禁运。各生态修复区人心惶惶,刚刚萌发的绿色希望被瞬间冻结。更严峻的是,联盟主要的粮食产区——“灵力生态星际农场”系统,也受到了严重冲击。这些遍布各大宜居位面、采用先进灵能循环技术和基因优化作物的大型农场,是联盟的“粮仓”。如今,“粮仓”的种子来源受到了质疑,粮食安全亮起了刺眼的红灯。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在一次气氛压抑至极的最高议会上,农业总署署长,一位面容憔悴但眼神坚定的老者,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基因库出了问题,但地里的庄稼不能等!亿万民众要吃饭,修炼不能停!我们必须立刻启动应急方案,确保基础粮食供应不断!”
“如何确保?”一位保守派元老悲观地摇头,“现在连种子都不敢用,难道让大家去啃灵石吗?”
“我们还有最后一条路可走。”署长调出星图,指向那些远离核心星域、环境相对恶劣、开发程度较低的边缘位面,“这些地方,还保留着大量未经基因优化的、古老的原生灵植品种。它们产量低,灵力弱,但……它们未曾经过任何人工干预,是这片星空最原始的‘野种’。理论上,受污染的可能性最低!”
这个提议让众人面面相觑。回归原始?用那些低效、落后的原生品种来养活庞大的联盟人口?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这是饮鸩止渴!”立刻有人反对,“原生品种的灵力产出,连维持最低修炼需求都困难!一旦全面换种,联盟的整体实力将在短时间内大幅下滑!这正中敌人下怀!”
“但不是全部换种!”苏晓突然开口,她一直在快速运算着什么,“我们可以采取分级策略。将联盟粮食供应划分为三个层级:一级保障(战略储备),动用绝对安全的、在‘魔气杂交’事件前就已收获并封存的历代灵谷储备,仅供军队、核心科研人员和关键岗位;二级供应(民生基础),在严格隔离的试验田,小范围快速繁育那些经过多重验证、确认纯净的原生品种,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口粮和低阶修士需求;三级研发(未来希望),集中所有力量,在绝对安全的新环境中,从头开始,利用保存下来的、经过最严格审查的极少量纯净基因样本,结合我们最新的非转基因灵植强化技术(如灵能场诱导良性变异、共生微生物增效等),加速培育新一代的、完全可控的‘安全灵植’!”
这个“三分法”方案,兼顾了现实与长远,虽然充满挑战,但至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林枫最终拍板:“就按苏晓首席的方案执行!农业总署牵头,立刻启动‘火种计划’农业应急部分!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联盟的吃饭问题!南宫烈,你的舰队负责保障运输路线安全和原生品种采集区的安全!苏晓,你的团队全力攻关安全灵植的快速培育技术!”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粮食保卫战”在压抑的氛围中打响。
边缘位面的“寻种行动” 充满了艰辛与危险。农业部的勘探队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搜寻那些濒临灭绝的原生灵植,时常遭遇凶悍的本地灵兽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伤亡时有发生。但每当一株珍贵的、确认纯净的原生稻穗或麦种被成功带回,都意味着成千上万人活下去的希望。
隔离农场的“速繁工程” 更是争分夺秒。在远离主要位面的、经过彻底净化和空间封锁的荒芜星体上,一座座简易却防护森严的“应急农场”拔地而起。农学家和灵植夫们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培育着那些脆弱的原生苗种,利用有限的灵泉和法阵催生,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第一批救命的粮食。产量极低,但至少能吊住性命。
而压力最大的,无疑是苏晓领导的 “曙光实验室” 。她们的任务是在废墟上,重新点亮文明的农业未来。实验室设在流云宗地底深处一个完全与外界灵网物理隔离、由林枫亲自布置多重禁制的绝对密境中。这里保存着联盟最后一批被确认在基因库污染前就已独立保存的、数量稀少的原始灵植种子和细胞样本。
实验过程极其艰难。不能使用任何可能引入不确定性的转基因技术,苏晓团队只能极致地挖掘传统灵植培育技术的潜力,并结合最新的非基因编辑强化手段。她们尝试用精密的灵能场模拟远古环境,诱导灵植自身产生良性适应性变异;筛选特殊的共生灵菌,提升其养分吸收效率;甚至利用“时间流速控制”技术,在秘境中加速育种周期。
失败是家常便饭。一种被寄予厚望的原生灵稻,在灵能场强化的第三代表现出优异的抗病性,但产量却大幅下降;另一种试图与固氮灵菌共生的麦种,却在共生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形态畸变。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宝贵时间和样本的消耗,都加重着人们心头的阴霾。
然而,就在联盟上下为粮食问题焦头烂额、气氛压抑到极点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出现了。
一位来自“魔修星际再就业”计划、被分配到“寻种行动”中负责利用其独特感知能力鉴别灵植能量纯净度的老魔修,在一个被遗忘的、充满剧毒瘴气的死亡星球深处,发现了一片奇异的绿洲。这片绿洲与世隔绝数百万年,其中的灵植形态古老而奇特,其能量波动纯净得令人窒息,更关键的是,它们对周围环境中的毒素和混乱灵能表现出惊人的净化与中和能力!
消息传回“曙光实验室”,苏晓如获至宝!她立刻意识到,这些古老灵植中可能蕴含着对抗魔气污染、甚至修复受损环境的天然密码!她亲自带队,冒着极大风险深入死亡星球,采集样本。
分析结果令人振奋!这些古老灵植的基因序列中,天然携带一种复杂的、能够识别并分解特定混乱规则能量的灵能酶系统!这种机制并非通过基因编辑获得,而是漫长岁月中自然进化出的与恶劣环境共存的智慧!这为苏晓团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不是强行改造灵植,而是引导和强化其本身存在的、有益的天然属性!
借鉴这一发现,“曙光计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室成功培育出了第一代“曙光系列”安全灵植雏形。它们并非产量最高的,也非灵力最强的,但它们拥有两大无可替代的优势:第一,基因背景清晰纯净,完全排除了被污染的可能;第二,继承了部分古老灵植的“规则净化”特性,对低浓度的魔气污染和环境毒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和净化能力。
当第一批金黄色的“曙光1号”灵稻在绝对安全的隔离农场中成功收获时,所有参与项目的人都热泪盈眶。这不仅仅是粮食,这是绝望中的曙光,是文明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象征!
联盟迅速制定了严格的“曙光系列”推广计划,优先在环境受损较轻、安全性最高的区域小范围种植,并配套建立了从种子生产、到种植、到收获、到加工的全链条“灵力区块链”溯源系统,确保万无一失。
“灵力生态星际农场”系统,在这场空前的危机中,经历了凤凰涅盘般的重生。它不再盲目追求高产量和高灵力,而是将“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放在了首位。联盟的农业理念发生了深刻转变,从依赖技术“创造”强大作物,转向了更加尊重自然、与环境和诸共存的“引导与强化”之路。
虽然“曙光系列”的全面推广仍需时日,联盟的粮食供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联盟用坚韧和智慧,勉强保住了文明的命脉。
林枫站在刚刚收获的“曙光1号”试验田边,抓了一把饱满的稻谷,感受着其中温和而纯净的灵力,对身边的苏晓和农业总长说道:“看,只要根还在,希望就不会灭绝。这场劫难,烧毁了我们的温床,却也让我们学会了在荒野中寻找生路。我们的‘农场’,经历这次洗礼,或许会变得更加坚韧。”
他望向远方,目光深邃。粮食危机暂缓,但敌人带来的创伤和警示,已深深烙印在文明的血脉之中。联盟的未来,注定要在这种高度警惕和不懈奋斗中,艰难前行。而那座曾经代表希望、如今布满疑云的基因库,其最终的命运,以及其中可能隐藏的更多秘密,依然等待着人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