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春灌稳墒暖南田,复工拓新踏实行
2029年2月6日(周一,正月初七)的江苏常州,御景园6幢1601的晨光裹着小米粥的香——妈妈正给刚满一岁的小电穿薄棉袄,小家伙扶着学步车,追着拎公文包的林凡跑,嘴里清晰喊出“爸、工、忙”;林凡蹲下来摸他的头,苏晚晴帮着递文件夹:“南方村的灌溉项目资料整理好了,陈教授说水田电机得做防水,别忘带备用胶。”林小雨趴在茶几上,举着刚画的“灌溉光储图”:“哥,你看,我画了灌溉泵连光储站,旁边画刘叔挑水的卡通,标‘不用挑水啦’,是不是贴南方村的样子?”
“太贴了!就这么改,让村民一看就懂。”林凡刚夸完小雨,强子的电话就来了,语气透着复工的利索:“凡子,车间的灌溉泵样机装好了,芯储微的李默送了芯片样品,刚好能装控制器里——南方村的刘叔发消息,说田里土都裂了,就等咱们的泵呢。”
“走,去公司开复工会,下午就去南方村。”林凡拎起公文包,小电追过来拽他的裤腿,喊“爸、带”;妈妈把刚热的鸡蛋塞给他:“去吧,小电有我呢,刚学会说‘等’,知道盼你回来吃饭。”
上午9点,公司复工会开得紧凑——会议室里贴着爷爷写的“春灌稳墒,务实拓新”,林凡把新年规划拆成“南方灌溉项目”三步走,每步卡准春耕节点:“第一步,本周搞定南方5个试点村的灌溉泵安装+AI测墒;第二步,芯储微的芯片适配控制器,让泵能‘按需供水’;第三步,培训村技术员,以后村民自己能操作。”
强子拍着胸脯接活:“水田电机的防水我来盯——车间备了5套‘防水胶+密封垫’,就是给南方泥泞地准备的;陈教授带技术团队测墒,我带安装队下村。”陈教授推了推眼镜:“AI测墒模型调好了,智农脑的李工中午过来,把模型装到便携平板里,田里测完就能出数据。”
周一(2.6)中午——芯储微的李默抱着芯片样品赶到,巴掌大的微型芯片,能把灌溉控制器体积缩小40%。“林总,这芯片刚测完,防水等级Ip67,水田泡半小时没事。”李默蹲在实验室,和强子一起把芯片装进灌溉泵控制器:“通电试试,能精准控制出水量,每亩地误差不超5升。”
12点半,样机调试完——强子拎着泵往车上装,林凡接过智农脑送来的平板,AI测墒模型已经装好,屏幕上能显示“土壤湿度、需水量、灌溉时长”。“走,去南方村,刘叔还等着呢。”林凡看了眼手机,刘叔刚发消息:“田里裂了小缝,中午浇了桶水,渗得快。”
下午2点,车队赶到南方试点村——这里和北方不一样,成片的水田连在一起,田埂窄窄的,泥土湿软,刘叔拄着锄头站在田边,裤脚沾着泥:“林总可算来了!去年春天旱,我挑了半个月水,腰都直不起来,今年就盼着你们的泵呢。”
周二(2.7)刚把灌溉泵抬到田埂,“噗通”一声,泵脚陷进泥里,电机壳蹭上泥水。“别慌,先做防水。”强子掏出随身带的防水胶(给医疗设备做防水的专用胶,耐水泡),往电机接缝处涂了圈,又缠上密封带:“这样泡在泥里也没事,咱们在实验室泡了24小时,没进水。”
两个小时后,泵装好了——光储站的电线拉到田边,强子按下开关,水流顺着管道喷进田里,陈教授拿着平板测墒:“土壤湿度15%,需灌溉30分钟,每亩用水200升。”AI模型实时显示数据,刘叔凑过来看,指着屏幕笑:“这玩意儿准!我摸土也觉得干,浇30分钟刚好,不多不少。”
可刚浇了10分钟,泵突然停了——田埂太窄,泵身歪了,进水管吸了泥。“加防滑底座!”强子从车上搬下预制的水泥底座(提前按田埂宽度做的,带防滑纹),垫在泵下,又换了个带滤网的进水管:“这下稳了,泥吸不进管子里。”
周三上午,5个试点村的泵全装好——AI测墒后精准灌溉,刘叔的1亩水田浇完,他蹲在田边捏土:“湿乎乎的,不裂了!比我挑水均匀,今年稻子肯定能增产。”村民围着泵看,有人问:“这泵用电贵不贵?”林凡笑着说:“用的是光储站的电,白天晒太阳能,不用花钱,比挑水省劲还省钱。”
周四(2.9)上午,强子给村技术员做培训:“泵歪了就垫底座,电机进水就涂防水胶,咱们留了5套配件,就放在村部。”他边说边演示,刘叔学得认真,记了满满一页纸:“以后村里的泵坏了,我来修,不用麻烦你们跑。”
下午,芯储微的李默赶来——把微型芯片装到剩下的10台灌溉控制器里,通电测试:“控制器能连光储站的信号,村民用老年机发‘浇地’两个字,泵就能自动启动,不用跑田边。”刘叔当场试了试,发完短信,泵“嘀”的一声启动,他拍着大腿笑:“太方便了!我这老花眼,不用瞅屏幕也能浇地。”
周五上午,项目验收——5个村的灌溉泵全正常运行,AI测墒准确率98%,芯储微的芯片适配成功。乡农技站的王站长来了,看着田里的水,对林凡说:“今年要推广20个村,全用你们的光储灌溉,农民再也不用愁春旱了!”
下午回公司,林凡刚进门,就看见小雨举着改好的宣传画:“哥,刘叔说要把这张图贴在村部,上面的小电追泵跑,村民都说可爱!”苏晚晴迎过来,递过一碗热汤:“妈炖了排骨汤,说你跑了一周,补补身子。”小电看见他,举着汤勺喊“爸、喝”。
周末总结会,周彤拿着数据笑:“南方5个村的订单签了,金额800万;芯储微的芯片要批量供货,以后灌溉控制器全用他们的;智农脑的AI模型,农技站要推广到全市。”强子揉着腰:“虽然天天沾泥,但看见刘叔不用挑水,值了——下周去下一批村,配件我都备好了。”
林凡喝着热汤,看着满屋子的人——强子裤脚上还沾着南方村的泥,小雨的画贴在墙上,小电在学步车里追着强强跑,妈妈在厨房盛菜。突然觉得,复工后的踏实,比任何规划都让人安心——不是赚多少订单,是让南方村的农民不用挑水,让技术真的落地到田里,让身边的人笑着团聚。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客厅的灯亮着暖光——小电喊“爸、团”(团圆),林凡伸手抱他,心里满是踏实:新的一年,就这么一步一步走,把春灌的水送进南田,把技术的暖传到村里,把家里的团圆守得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