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堰顶上的种植大会战,在全村劳力的齐心协力下,进展神速。
原本空荡荡,长着杂草的宽阔堰顶,一天之内就变了模样。
一排排桑树苗被整齐地栽下,虽然现在还只是光秃秃的小树棍,但想象着它们将来绿叶成荫、供养蚕宝宝的情景,就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另一侧,一节节甘蔗种也被斜斜地埋入肥沃的土壤中,只等时机一到,便能破土而出,节节拔高。
夕阳西下时,活儿已经干得七七八八。
宋清越和张阿进带着一身泥土和汗水回到自家小院。
还没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气。
刘氏和宋砚溪已经做好了晚饭,刘氏没让张翠翠干活,说要等她完全好了再说。
宋屹和宋屿也乖乖地坐在小桌旁,小脸上写满了“求表扬”。
“姐姐!姐姐回来啦!”
宋屹第一个跳下凳子,冲过来拉住宋清越的手。
“姐姐,我们今天可乖了!”宋屿也挤过来,仰着小脸,迫不及待地宣布,“我们牵小牛去溪边吃草了!它吃了好多好多嫩草!”
宋屹不甘示弱地补充:“我们还看着小牛在小溪里洗澡了呢!它可喜欢玩水了,噗通噗通的!”
两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把下午的“放牛”经历描绘得绘声绘色。
宋清越笑着摸了摸两个弟弟的脑袋:“真的呀?屹儿和屿儿这么能干啦?都会放牛了!真棒!”
得到姐姐的夸奖,两个小家伙更是得意得不行,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吃饭。
那头分到的小母牛犊就拴在院子一角,正悠闲地反刍着。
然而,一阵微风吹过,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丝牲畜特有的气味,有点恶心,等下她们还得在正屋吃饭呢,地上也零星散布着几坨牛粪,感觉特别不协调。
宋清越看着那小牛,又看了看略显拥挤的院子,心里琢磨开了。
小牛一直养在院子里确实不是长久之计,既不卫生,也影响人活动,等牛再长大些就更不方便了。
她扒了一口饭,对正在埋头认真吃饭、仿佛要把所有力气都吃回来的张阿进说道:“阿进,明天咱们一起去田里,把之前扎好晒干的稻草挑些回来。”
张阿进立刻放下碗,认真地看着她:“姑娘,挑稻草是要做什么用?”
宋清越解释道:“等过两天把晚稻秧插完,咱们就用这些稻草,给小牛在外院挨着猪舍边,搭一个专门的牛棚!
让它也有个自己的‘房子’住,这样院子里就干净多了,咱们住着也舒服。
先安顿好牛,等农忙彻底过去了,到时候咱们再把家里好好扩建一下,让大家都能有个宽敞的房间住!”
她描绘着未来的蓝图,眼睛亮晶晶的。
张阿进听得连连点头,他已经渐渐习惯了麻风村的生活,能参与到建设家园的事情中,他更加干劲十足:“好!姑娘,明天我一早就去挑!”
刘氏听了也笑着点头:“是该搭个牛棚了。再盖两间屋子也好,阿进和翠翠总不能一直睡外屋。”
宋砚溪开心地笑了:“好呀好呀!盖新房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阿进就起来了。
他先利落地把院子打扫干净,把昨夜小牛犊拉的牛粪铲走,又劈了些柴火。
等宋清越起床时,他已经准备好扁担和绳索了。
两人一起去了之前收割的稻田。
那些被扎成小捆、立着晒干的稻草束,经过几天的曝晒,已经变得金黄干燥,轻飘飘的。
“姑娘,这些稻草真是好东西,除了能盖牛棚,还能当牛的草料呢。”
张阿进一边熟练地将稻草捆成更大更紧实的捆,一边说道。
他以前在张员外家养过马,对喂牛喂马农活这些活计并不陌生。
“是啊,咱们现在就要用它来给牛搭个家。”宋清越也动手帮忙。
两人挑了满满两大担扎得结结实实的稻草回到院子。
金黄的稻草堆在角落,像两座小山。
秧苗长到了可以插到田里的高度了,全家人都投入到晚稻的插秧工作中,宋大川和刘叔王叔他们也都来帮忙。
这次只种沼泽田,面积不算太大,加上张阿进这个得力帮手,进度很快。
只需要一天,当最后一株秧苗在肥沃的沼泽田里安家后,宣告着最繁忙的夏收夏种季节正式结束!
真正的农闲时节,到来了!张翠翠的身体也基本恢复过来了!
插完秧的第二天,搭牛棚的计划就正式提上日程。
宋清越画了个简单的草图——牛棚靠着猪舍边、单坡屋顶、能遮风挡雨的小棚子。
材料都是现成的:粗竹子做柱子和梁架,之前盖房子剩下的木料做支撑,厚厚的稻草用来覆盖屋顶和编织围挡。
宋大川和王大力听说他们要搭牛棚,也主动过来帮忙。
男人们负责搭建主体框架,砍竹子,立柱子,架横梁。
宋清越和刘氏则带着宋砚溪、张翠翠,用柔韧的稻草编织厚实的草苫子,准备用来盖顶和挡墙。
就连宋屹和宋屿也成了小小的“运输队长”,负责传递一些轻便的工具和稻草。
院子里叮叮当当,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牛犊似乎也知道在为自己建新家,好奇地在不远处张望,不时“哞”地叫上一声。
张阿进干活极其卖力,爬高踩低,动作麻利,学得也快,让宋大川都忍不住夸赞:“阿进这小子,是个干活的好手!踏实!”
不过一天的功夫,一个结实又古朴的稻草牛棚就稳稳地靠在了院墙边。金黄的稻草屋顶厚实平整,两侧也用编织的草席做了简单的围挡,地面铺了一层干爽的稻草。
宋清越把温顺的小母牛牵进它的新家。
小牛在里面转了一圈,适应了一下,便舒舒服服地卧在了干软的稻草上,发出满足的“哞”声。
“太好啦!小牛有新家啦!”孩子们欢呼起来。
看着整洁不少的院子,和安然待在专属小窝里的牛犊,宋清越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她拍了拍手上的草屑,目光扫过自家有些局促的茅屋,心中暗忖:牛棚搭好了,就该好好规划一下,怎么扩建房子,让家里的每个人都住得更舒服了!
农闲的日子,正好可以用来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