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自上而下俯视着吴大垄,丝毫不理会丞相陈文言眼中的怒火。
“吴大垄……朕问你,如今新兴郡郡城被焚毁,下辖各县都难以治理当地百姓。
若是你去了,你会将郡城定在何处,又该如何管理当地民生?”
听完景泰帝的话,吴大垄当即开始背书,毕竟昨天兵部尚书吴昊可是给了他一份折子。
“启禀陛下,新兴郡毗邻千乘河东等郡,虽说靠近边境的丹阳郡因为战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但一旁的千乘郡与河东郡如今却是正在恢复,若微臣去了,定当效仿千乘与河东二郡,努力恢复民生与土地开垦。
新兴郡郡城虽然被焚毁,但其下辖五县四十余镇。其中最中间的河洛县可为新的郡城,从而依托有利地形进行管理其他县镇。”
吴大垄说的头头是道,因为他早就背熟了折子。
“为了能让新兴郡快速恢复民生和耕种,臣恳请陛下免掉新兴郡两年赋税,若是如此,当地百姓定然会感谢朝廷,感谢陛下!”
景泰帝听完吴大垄的话,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看来你确实能胜任,好!那朕就免了新兴郡两年赋税,由你吴大垄调任新兴郡郡守,替朝廷安抚当地百姓。”
景泰帝说完,丞相陈文言当即抱拳开口。
“陛下……新兴郡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恢复民生的,还请陛下三思!”
陈文言刚说完,太傅崔万山便站出来指责。
“陈文言,你是说陛下昏庸吗?还是你想安排自己的人顶上去。”
崔万山刚说完,太师孙泰又站了出来。
“陈文言,你敢质疑陛下的决断!你这是藐视君王。你该当何罪……”
陈文言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本来是孙泰和崔万山之争,到头来受伤的竟然是自己。
如今太师和太傅站在一起,这个亏他这个丞相是吃定了。
景泰帝看着几人,坐在龙椅上的他微微摆手。
“行了,朕意已决,传朕旨意,京城府尹吴大垄因失职不查,导致太师公子当街被打。
所以裁撤其京城府尹之位,调任冀州新兴郡任郡守,即日出发!”
“兖州碧岭郡郡丞张大勇,历年来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朕特许其连升三级,调任京城府尹之位。”
景泰帝口谕一出,太师孙泰和太傅崔万山,以及依附他们的官员纷纷躬身抱拳高呼。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只有丞相陈文言,和户部尚书以及刑部尚书,还有吏部尚书等人微微抱拳,并未开口。
这次朝议太师一派大获全胜,而本来和太师针锋相对的太傅崔万山,虽说有损失但却还是可以接受。
毕竟吴大垄虽说调离京城,但却是成功安插在丞相陈文言掌控的冀州。
损失最大的莫过于丞相陈文言,这本来都不是自己的事,到头来自己这边却是损失了一个郡守之位。
毕竟冀州如今握在自己的人手里,冀州之内的官员任免,当由刺史选拔然后上禀朝廷,在由百官决议。
虽说如此,但一般来说,刺史报上来的人选,最终都会顺利任命。
毕竟不论是哪一派的官员,在任命之前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而朝中也自会有人出手。
像今天这样直接决定的任命,在朝廷上也是属于少数,吴大垄这也算是空降新兴郡了。
景泰帝笑着看向下方百官,缓缓从龙椅上起身。
“行了,退朝吧!朕乏了!”
“退朝……!”
大太监随之喊了一声,便跟随景泰帝离去。
百官全体下跪,高呼……
“恭送陛下……恭送陛下……!”
景泰帝离开后,陈文言冷冷的看向太师孙泰和太傅崔万山。
“哼……两个老匹夫……!”
说完后陈文言袖子一甩,随后直接离开。
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还有吏部尚书等人,也愤然离去。
在陈文言离去后,太傅崔万山也用充满敌意的眼光看向太师孙泰。
“太师好手段,令郎被打一事都能拿来大做文章,老夫佩服!”
太师孙泰冷笑一声,“呵呵,若是太傅不服,大可让你儿子上街挨打。”
“卑鄙,下作,你枉为人父。”
崔万山臭骂了一句,这才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虽说太师胜了,可这份胜利并不光彩,毕竟这可是拿自己的儿子换来的。
不过孙泰对崔万山的话却是毫不在意,毕竟自己赢了,京城府尹之位也已经到手。
二皇子景云恒和三皇子景云意,也笑着看向大皇子景云锐。
“恭喜大哥,又下一城,看来父皇对大哥很是看中啊!”
面对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笑意,大皇子眼神一冷甩手离去,就连经过太师孙泰跟前,也并未停下打招呼。
二皇子和三皇子相视一笑,随后一同走出大殿。
“二哥,你说父皇是真的看中大哥,还是利用他来压制你我二人?”
“三弟,父皇如今也才不到五十,你觉得他会这么快就选择储君吗?
你别忘了十八年前,父皇是如何对待高司徒的。那时的父皇不过二十余,便已经有那等城府,你我二人相比于父皇还差的远。”
出了大殿的二皇子和三皇子,二人并肩而行低声议论。
虽说二人平日里明争暗斗,但如今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也难得表面如此和气。
朝议结束后,众百官也回到各自衙门点卯。
而坐在御书房的景泰帝,这时候也收到了宫里的消息。
在大太监低声说完后,景泰帝轻笑一声。
“哦?今日朝会结束后,二皇子和三皇子并肩走出皇宫?这期间他们二人还有商有量?”
“正是,据宫内小太监来报,二皇子和三皇子有说有笑,还一同出了宫门。”
听完大太监说的,景泰帝微微摆手。
“无妨,他二人这是感觉到了老大的威胁,所以这才表面和气。
大伴,你说朕的这三个儿子,谁能继承朕的位置?”
景泰帝看似轻描淡写的询问,却是让大太监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陛下,奴才不敢妄议,奴才只知道尽心尽力服侍陛下,请陛下开恩啊……!”
景泰帝看着跪着的大太监,微微拿起一份奏折。
“行了,起来吧,替朕磨墨!”
“是陛下……!”
景泰帝一边看着各地送上来的奏折,心里确实想着自己的三个儿子。
他确实是想培养大皇子,来钳制二皇子和三皇子。
毕竟二皇子和三皇子身后是丞相和太傅,此二人野心甚大,这景泰帝自然看得出来。
如今丞相和太傅互相钳制,还有自己从中斡旋,所以这大乾朝堂这才看起来风平浪静。
可若是有一天确定储君,那朝堂的平衡必将打破,到那时太傅和丞相的争斗便会搬到明面上来。
为了不让大乾皇室动乱,所以景泰帝这才会扶持大皇子,让太师一脉重新站起来,替自己制衡太傅和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