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问在内门传功阁路口“悬壶济世”(收费版)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很快在小范围内传开。虽然大多数老牌内门弟子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炼气期哗众取宠的手段,但也有一些炼气后期乃至筑基初期的弟子,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或者纯粹好奇,私下里找上了沈问。
沈问来者不拒,凭借“弹幕视角”的精准洞察和来自现代的产品思维、系统分析能力,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看似离奇、细想却颇有道理的“优化建议”。虽然不至于每次都像对赵炎那样立竿见影,但多数情况下,都能让咨询者有所收获。
当然,收费是必须的。贡献点,才是内门的硬通货。
几天下来,沈问身份玉牌里的贡献点,从初始的100点,悄然增长到了180点。虽然不算多,但胜在细水长流,且几乎零成本(主要是脑力劳动)。
“知识付费,果然是变现的好途径。”沈问清点着收获,还算满意,“不过,这毕竟是小打小闹,效率太低。要想快速积累贡献点,兑换高阶资源,还是得接‘大项目’。”
这一日,他来到了内门的任务殿。
任务殿同样气势恢宏,人声鼎沸。巨大的光璧上,无数任务信息如同瀑布流般滚动刷新,分门别类:猎杀妖兽、采集灵药、护卫商队、探索遗迹、炼制丹药、绘制符箓、甚至还有帮助某长老照看药园、测试新法器之类的杂项任务。
任务后面标注着难度等级(天地玄黄,天最高)、贡献点奖励、以及接取要求。
“嚯,这‘任务发布系统’做得不错,UI清晰,信息完整。”沈问站在光璧前,饶有兴致地浏览着。
【黄阶任务:清扫百兽谷外围(指定区域),要求三天内完成,奖励:10贡献点。接取要求:内门弟子。】
【玄阶任务:采集‘赤炎花’十株,地点:宗门南三百里火焰山外围,奖励:50贡献点。接取要求:筑基初期或炼气巅峰组队。】
【玄阶任务:猎杀一级巅峰妖兽‘金睛铁臂猿’,获取其心头精血一瓶,奖励:80贡献点。接取要求:建议筑基初期以上。】
【地阶任务:探索‘黑风涧’深处,绘制详细地图,并采集‘阴魂草’三株,奖励:300贡献点。接取要求:筑基中期以上,或拥有特殊探查能力(需审核)。】
……
林林总总,看得人眼花缭乱。
沈问没有盲目接取,而是开启了“弹幕视角”,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当前修为:炼气九层巅峰(经过内门灵气滋养和几日修炼,已至瓶颈)。】
【核心能力:真言系统(吐槽\/洞察本质)、弹幕视角(数据分析)、万法源鞘(多功能兵器)、寒哥(极寒辅助)。】
【短期目标:积累贡献点,提升修为至筑基,争取五宗秘境名额。】
【风险偏好:中等,倾向于高性价比、能锻炼能力且风险可控的‘项目’。】
“低阶黄阶任务,贡献点少,耗时耗力,性价比低,pass。”
“高阶地阶任务,风险过大,当前‘硬件配置’不足以支撑,pass。”
“重点考察玄阶任务……”
他的目光在众多玄阶任务上扫过,快速评估其“投入产出比”和“技术匹配度”。
“猎杀特定妖兽……需要准确情报和针对性手段,不确定性高。”
“采集特定灵药……需要对地理环境和灵药习性熟悉,否则容易白跑一趟。”
“护卫商队……耗时较长,且冲突概率不定……”
很快,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玄阶任务上。
【玄阶任务:优化‘低阶聚灵阵’(标准版)阵法符文,提升其聚灵效率至少百分之五,或降低制造成本至少百分之三。提交优化方案经神工峰执事审核通过即可。奖励:100贡献点\/项。可重复接取。发布者:神工峰。】
“哦?阵法优化任务?”沈问来了兴趣。
聚灵阵是修真界最基础的阵法之一,应用极其广泛。优化其性能或降低成本,意义重大。但这个任务挂了显然有段时间了,接取的人不少,但能完成的寥寥无几。毕竟,基础阵法经过无数代前辈优化,早已趋于完善,想再提升一丝都极为困难。
“这相当于对一款成熟‘工业软件’进行‘性能调优’或‘代码瘦身’啊。”沈问摸了摸下巴,“挑战性不小,但正合我意。”
他拥有“弹幕视角”,能直观“看到”能量流动和符文耦合的细节,这相当于拥有了顶级的“代码调试工具”。再加上他来自现代的产品思维,习惯于从用户(使用者)和生产者(制造者)双重角度思考问题,或许能发现一些本土修士忽略的“优化点”。
“就它了!”
沈问不再犹豫,走到接取任务的窗口,出示身份玉牌。
“接取玄阶任务,‘优化低阶聚灵阵’。”他对值守的执事说道。
那执事看了沈问一眼,是个生面孔,炼气期修为,忍不住提醒道:“这位师弟,此任务难度颇高,许多筑基期的师兄师姐尝试都未能成功,白白浪费了时间。你确定要接?”
“确定。”沈问点头,“总得试试嘛,万一找到了‘bUG’呢?”
执事摇摇头,不再多劝,为他办理了接取手续,并复制了一份记录了标准版低阶聚灵阵全部符文结构和能量回路详解的玉简给他。
接过玉简,沈问没有离开任务殿,而是在角落找了个安静的位置,直接沉浸心神,开始研究起来。
“首先,进行‘代码走查’……”
“弹幕视角”开启,玉简中复杂的阵法图谱在他“眼中”被迅速解构,化作一道道能量流和数据链。
【基础符文结构:稳定,冗余度低于百分之二。】
【能量引导回路:效率百分之八十九点七,接近理论极限。】
【材料灵力传导率:受限于标准材料‘青灵石’和‘导灵银线’,存在瓶颈。】
【……】
时间一点点过去,沈问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发现,这阵法的确被优化到了极高的程度,从传统修真阵法师的角度,几乎找不到明显的改进余地。
“常规思路走不通,得换个‘开发视角’。”沈问放下玉简,揉了揉眉心,“比如……‘用户体验’?”
他不再执着于阵法本身,而是开始思考修士在使用这聚灵阵修炼时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启动速度?稳定性?对不同属性灵气的适配性?还有……噪音?哦,灵气波动也算一种‘运行噪音’吧……”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
“等等!灵气波动!”
他重新拿起玉简,聚焦于阵法运行时,其周边灵气的微观运动模式。
“弹幕视角”全力催动,模拟阵法运行时的详细场景。
【检测到阵法边缘区域存在极微弱的灵气湍流……】
【检测到不同属性灵气被吸纳时,存在 nanoseconds 级的响应延迟差异……】
【检测到……】
一个个极其细微,细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不完美”之处,被沈问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在传统阵法师看来,或许根本不算问题,或者认为没有改进的价值。
但在沈问看来,这就是“优化空间”!
“如果把整个聚灵过程看作一个‘数据吞吐系统’,这些湍流和延迟,就是‘系统抖动’和‘响应延迟’,虽然单个影响微乎其微,但累积起来,就会拉低整体‘性能评分’!”
他立刻拿出空白玉简,开始记录并推演优化方案。
“在这里,增加一个‘缓冲符文组’,平滑灵气湍流……”
“调整这几个基础符文的激活时序,消除属性响应延迟……”
“甚至……可以尝试引入一个极简的‘反馈调节机制’,让阵法能微调自身以适应外部灵气环境的细微变化……”
他完全沉浸在了“代码优化”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直到夜幕降临,任务殿内灯火通明,他才长长舒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玉简。
一份详细的《低阶聚灵阵(标准版)性能优化方案V1.0》,已然成型。
“理论上,能提升约百分之五点三的聚灵效率,同时略微降低约百分之一的灵力波动(运行噪音)。”沈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就是不知道,‘甲方’(神工峰)能不能认可这种优化思路了。”
他站起身,拿着方案玉简,走向提交任务的窗口。
无论成败,这都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至少,让他对修真界的“基础架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38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