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士兵继续怒斥:“你若再敢靠近,立刻杀了袁尚小儿!”
手中掌握着袁尚,黄巾军的底气十足。
袁绍愤怒无比,却被黄巾士兵的话气得差点昏厥。
他大喝一声:“文丑!”
文丑立刻上前回应。
袁绍质问:“何以至此?”
文丑无言以对。
袁绍原本计划让文丑协助袁尚,为其镀金积攒资历,却没想到会落到如此境地。
文丑咬牙道:“末将疏忽大意,让贼寇趁虚而入。”
文丑向袁绍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得知袁尚落入管承手中,袁绍愤怒而懊悔,不断重复着“误我!”
的话语。
文丑的疏忽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此刻的袁绍只得亲自出面与管承交涉,命令黄巾士兵让管承出来见他。
然而,传来的消息却是管承已经吃饱喝足正在休息,不愿意见人。
袁绍震惊且愤怒,询问文丑为何一个黄巾贼寇竟能在军中如此嚣张。
文丑解释了管承以袁尚为要挟,讨要酒食的情况,文丑无奈只得满足其要求。
袁绍对此感到十分糊涂和气愤,批评文丑过于轻易屈服。
他担心袁尚的安危,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处理管承。
随着天色渐渐亮起,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朝阳,霞光普照大地。
袁绍命令文丑留守大帐以防管承逃脱,自己则回到营中与将领们商讨对策。
面对这种情况,军中众将都束手无策。
然而,许攸却眼珠一转,提出了一个计策。
他告诉袁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对付管承。
袁绍听到这个建议后大喜过望,急忙询问具体的计策内容。
许攸表示可以通过让管承伪装成我军将士的方式来蒙混过关。
袁绍听后认同了这个计策,开始筹划实施行动。
许攸提议,模拟黄巾军行动以营救袁尚。
袁绍采纳此计,并命令军队假扮成黄巾军老弱妇孺,以此策略营救公子。
同时,袁绍获悉刘备的义弟关羽出现在彰武县境内,虽对关羽的出现感到担忧,但许攸认为关羽孤军深入,不足为惧。
袁绍决定先解决黄巾军之事,再对付关羽。
目前营救袁尚是首要任务。
在中军大帐前,袁绍欲见管承却遭拒。
他提出愿释放部分黄巾军战俘以换取见面机会,最终成功让黄巾小兵进入帐中传话。
此刻,帐内的管承悠悠转醒。
黄巾小兵上前禀报,称袁尚的父亲袁绍已经到来。
此消息令管承和袁尚均感惊讶。
袁尚更是大喜过望。
管承沉吟片刻后,询问袁绍的意图。
小兵回答,袁绍愿意释放部分黄巾军战俘以换取与渠帅的会面机会。
管承思索后应允。
帐外,袁绍心急如焚地等待黄巾小兵的回复。
当得知管承愿意见面后,他放下心来并着手安排见到管承的亲眷。
不久后,文丑带着一批黄巾军归来。
袁绍命令他们进入帐内见管承。
管承要求见其中一名黄巾军,引起袁绍内心的紧张,尽管他努力保持镇定。
听到黄巾军数量超过十五万,心中震惊。
十五万人,各具特色,管承怎能识得全部?袁绍略感心安。
命令一名黄巾军上前,那人应声照做。
管承观察后下令转身,一剑穿胸而过,那人应声倒地。
震惊之中,管承质问袁绍,为何自相残杀。
揭露袁绍漏洞,其青徐黄巾生存艰难,无此人等红光满面者。
质问背后动机,直指袁绍想利用管承见袁尚。
管承应允,令袁绍心生不安。
管承下令让黄巾军绑来袁尚后,一刀割下其左耳,现场惨状令人心悸。
袁尚痛失左耳,剧痛使他昏厥。
袁绍愤怒咆哮,责问管承:“你敢伤我儿袁尚?”
心中滴血,因袁尚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如今却被割下左耳。
管承冷笑,命令黄巾小兵捡起袁尚的断耳交给袁绍。
愤怒的文丑拔剑相向,却被管承以长剑制约。
黄巾小兵安然返回管承身边。
管承威胁袁绍,要求撤军并放他们离开。
袁绍愤怒回应,怨恨管承既伤其子又欲占尽好处。
双方陷入紧张对峙,以袁尚为筹码进行博弈。
袁绍叫来军医为袁尚包扎伤口,而管承担忧袁尚的安危,未阻止军医救治。
关羽展现威武之势,一刀斩杀马延,威震渤海将士。
彰武县南部发生激战,关羽率军迅速斩杀了渤海军的督军马延,令其余渤海将士畏惧。
此刻局势紧张,关羽震慑全场,欲将寻找管承及黄巾军,同时警告渤海将士,胆敢阻拦者,下场如同马延。
关羽率领飞马,冲破敌阵,展开疯狂 ** 。
“杀!杀!杀!”
关羽背后的数千骑兵,紧随其后,冲锋陷阵,势如破竹,瞬间击溃马延的军队。
渤海军士纷纷溃散而逃。
关羽判断,“此处有渤海军士,管承的人马应该就在附近!”
随即下令大军继续南下,沿途捕获多名逃亡的渤海军士。
经过询问,关羽得知管承的黄巾军被袁尚困在矮山周边。
“南部五十里便是矮山。”
被擒的渤海军士如实回答。
关羽听后,命令军队以最快速度突袭至袁军背后。
数千骑兵扬起烟尘,迅速杀向目的地。
在矮山山脉下的袁军营寨,袁绍因管承识破其计策而愤怒无比,责骂手下愚蠢,现场无人敢应声。
他看向许攸,“一计不成,可还有其他的计策?”
他担忧袁尚的安全,急切需要找到救援之法。
许攸分析道,“管承被困,必然寻求脱困之法。
主公可再派人假扮黄巾军,攻击我军营寨...”
话未说完。
袁绍愤怒地指责:“之前你假扮黄巾军,管承已经识破。”
许攸立即解释道:“此次我们假扮徐和部众的黄巾军。”
当前青徐黄巾军分为三支兵马,司马俱已率众南下泰山郡,管承兵马被围困于彰武县一带。
大战已启,消息闭塞,管承如何得知徐和兵马的情况尚不得而知。
夜里,只需在中军大帐外声扬有徐和部众的黄巾军在后营攻破营寨的消息,管承听了,自然忍不住想与徐和汇合。
届时,主公派遣的兵马假扮成徐和的兵马,杀到中军大帐,见到管承后,猛将突袭,旨在救出三公子。
许攸陈述完毕后,袁绍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此计可行。
他咬牙说道:“杀了管承太便宜他了,我要生擒此人,好好折磨。”
许攸点头同意。
袁绍决定采用此计策,并下令让文丑扮成徐和的部众。
为了更逼真,他决定让军中将士在听说徐和的兵马杀来时稍稍抵抗,然后假装不敌让开,使这支兵马一路杀到中军大帐。
此外,袁绍还让文丑率领五千兵马离开营地,南下后再按预定的时辰折返,以确保计划的完美执行。
文丑受命进攻。
管承闻讯,心生疑虑。
传闻徐和已投刘备,成为中山郡的骑都尉。
管承难以信服这些消息,内心焦虑不安。
天色渐晚,他在帐内踱步叹息。
太阳下山,日影西斜,他仍在焦虑地等待文丑的进攻消息。
与此同时,袁绍在指挥大帐中紧张地等待文丑的进展。
许攸担忧文丑会迷路。
然而,袁绍对此持否定态度。
袁绍挥手拒绝焦虑。
面对任务,他的要求简单明了:若不能完成,便会严惩文丑。
夜幕低垂,袁军的营寨灯火通明,士兵们四处巡逻。
在指挥大营内,袁绍等待文丑的回报,但迟迟未有消息。
正当他要发火之际,有士兵来报:有数千兵马突然来袭,自称黄巾军徐和正攻打后营。
袁绍闻讯大喜,认为文丑已归来。
他命令军队不必阻拦徐和,稍作抵抗便放行。
关羽与徐和率军顺利进入袁军后营,引发震惊。
徐和疑惑这是否为诱敌之计,关羽冷静回应:即使诱敌,他亦有信心破敌。
他率领兵马一路斩杀敌人,一路高喊徐和之名,让黄巾军同伴认出。
袁军营寨内紧张以待。
将士们听说徐和已到,纷纷执行袁绍的军令,稍作抵抗。
关羽策马奔腾,如入无人之境。
青龙刀上下翻飞,斩敌无数。
徐和赞叹关羽的勇猛,亦加入战斗。
二人率军攻入袁军营寨,如入无人之地,直至冲破袁军中军大帐。
徐和进入大帐,得知管承也在。
管承得知徐和已投靠刘备并前来支援,极为欣喜。
关羽率军到达中军大帐时,管承对他极为敬仰。
此时情势紧急,二人决定先从前营突围至矮山等待援军。
管承判断矮山为绝佳据守地点,虽有被困风险,但关羽计划在此伏击刘备。
关羽打算夺取营寨的粮草以稳定军心。
管承提醒关羽侧翼营寨重兵防守,但关羽自信满满,率领军队前往侧翼营寨。
管承将袁尚带出,与徐和汇合后一同向前寨进军。
徐和一路报出名号,袁军将士纷纷避让配合。
他们顺利到达前营,与山脚处的黄巾军接应。
同时,袁绍在指挥大营等待文丑汇报管承的情况,却迟迟没有消息。
他坐立不安,担心文丑连管承都无法对付。
袁绍的右眼皮不断跳动,他感到惶恐不安,决定亲自前往中军大帐了解情况。
一路上,他听闻徐和的兵马已经杀入中军大帐,内心更加担忧文丑和管承等人的情况。
袁绍尚未得知实情!
报来消息,寨外南部突然杀出一支兵马,为首大将自称是黄巾军徐和。
这个消息令袁绍大惊失色。
短短时间内,竟出现两位徐和,令他心神不宁。
他疑惑地问道:“除了文丑之外,哪来的徐和?”
众将士面面相觑,无人能够回答。
许攸第一个反应过来,猜测道:“或许南营外的徐和才是真正的文丑将军。”
而那位杀入中军大帐的徐和,身份未知。
此语一出,袁绍顿时气急攻心,吐出鲜血。
他立即下令众人前往中军大帐探明情况。
众人急匆匆赶到中军大帐,却发现大帐已被烈火焚烧,火光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