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被打捞起来的“幽灵舰队”成员,正躺在这里,接受着脱胎换骨的改造。
“联邦”号战列舰,这艘曾经让樱花国海军胆寒的巨兽,如今被固定在吴港最大的船坞里。它的船体已经被清理干净,露出了被海水侵蚀得斑驳不堪的装甲和一个个狰狞的破口。
田中健二博士,现在是“船舶再生本部”的总负责人。他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工作服,穿梭在巨大的脚手架之间。他手中的不再是设计图纸,而是一份份厚厚的损伤评估报告和修复方案。
“这里,三号锅炉舱的结构梁已经完全变形,必须全部切除,更换新的!”田中指着船腹一个巨大的空洞,对身旁的工程师们大声喊道,“钢材用大夏进口的那批高张力钢,记住,焊接工艺必须采用我们最新的‘多层断续焊法’,确保结构强度!”
修复工作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这些联邦战舰的设计理念、管线布局、动力系统都与樱花国军舰截然不同。工程师们必须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先将受损的部分彻底解剖、移除,然后再用樱花国的技术和材料,为其“缝合”上新的“器官”。
从大夏帝国购买的军舰钢材和动力设备,如同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这些濒死的钢铁巨兽体内。但樱花国的工程师们,并没有完全照搬。他们将自己最擅长的技术,融入到了修复工作中。
在“联邦”号的修复过程中,他们拆除了原本笨重但防护周全的指挥塔,换上了樱花国标志性的、高耸入云的宝塔式舰桥,集成了更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光学测距仪。他们保留了联邦战舰强大的主炮,但为其更换了樱花国自产的、射速更快的装弹机。
最核心的改动,是在动力系统。他们将从大夏购买的新型涡轮主机,与樱花国自己的锅炉技术相结合,进行了一种混合式改造。虽然牺牲了一部分极限航速,但大大提升了续航力和加速性能,更适合樱花国海军所崇尚的“渐减邀击”战术。
这种修复,已经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混血式的“再创造”。一艘艘战舰,在樱花国工程师的手中,如同凤凰一般,浴火重生。它们保留了联邦战舰强大的身板和火力,又被赋予了樱花国战舰的灵活性和某些特有的技术优势。
航母的改造则更加彻底。“无畏”号和“勇者”号,这两艘被打捞起来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其坚固的船体让樱花国工程师们赞叹不已。他们保留了船体和动力系统,但将整个飞行甲板和机库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们拆除了原本的木质飞行甲板,铺设了更耐轰炸的装甲甲板——这是樱花国航母设计的精髓。同时,他们扩大了机库,优化了舰载机的升降和调度流程,使其能够搭载和操作更多的新式“烈风”和“流星”舰载机。
就这样,在吴港、佐世保、横须贺的船坞里,奇迹每天都在发生。
一艘艘曾经悬挂着星条旗的战舰,在经历了死亡与重生后,重新下水。它们的涂装变成了樱花国海军标志性的灰色,桅杆上升起了红日旗。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名字:“长门改”、“陆奥改”、“加贺改”、“赤城改”……
这些名字,都曾是樱花国海军历史上最辉煌的战舰。如今,它们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借由敌人的躯壳,重现在这个世界上。
而那些大夏的“技术顾问”,则像一群尽职的影子,全程“参观”了这一切。他们拿着笔记本和相机,记录下樱花国工程师的每一个改造细节,绘制出每一张改造后的结构图。林默涵甚至多次“虚心”地向田中健二请教关于装甲甲板的设计和宝塔式舰桥的火控布局问题。
田中健二明知这是在被偷师,却无力阻止。这是写在合同里的“合作”条款。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国家最核心的造舰技术,一点点地被对方记录、吸收。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故意进行一些误导性的讲解,或者在提供图纸时,悄悄修改几个无关紧要的数据。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
一年后,当最后一艘改造完成的战舰——被命名为“纪伊”号(原“自由”号)的超级战列舰,缓缓驶出佐世保港时,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摆在了世界面前。
樱花国联合舰队,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海上阅舰式。
以“纪伊”号和“尾张”号(原“联邦”号)为核心,四艘“重生”的战列舰,三艘“重生”的航空母舰,加上十余艘巡洋舰和数十艘驱逐舰,组成了一支庞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舰队。
这支舰队的规模,不仅完全弥补了“菊水特攻”的损失,甚至比弗兰岛海战前的樱花国海军,还要庞大和强大!
这支由敌人的尸骨、大夏的钢铁和樱花国的技术共同催生出的“幽灵舰队”,如同一头狰狞的缝合巨兽,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了它的存在。
樱花国海军,以一种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完成了凤凰涅盘。而支撑这次涅盘的,是空虚的国库,和一份锁住未来的屈辱条约。山本一郎站在旗舰“纪伊”号的舰桥上,望着这支倾尽国力换来的舰队,眼神复杂。他赢得了时间,但他也知道,这场豪赌的代价,才刚刚开始支付。
当樱花国联合舰队举行盛大阅舰式的影像,通过中立国记者的镜头和加密电报,传到新大陆联邦首都白宫时,整个联邦高层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椭圆形办公室里,联邦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坐在轮椅上,面色铁青地看着桌上铺开的一张张高空侦察照片。照片上,那些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舰影——“自由”号的轮廓,“无畏”号的舰岛——如今却涂着樱花海军的灰色涂装,桅杆上飘扬着刺眼的樱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