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那来自遥远毁灭文明坐标的、微弱却规律闪烁的应答信号,如同在绝对虚无中捕捉到的一粒尘埃,却在沈星辰和周野的感知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它存在的本身,就是对“监管者”绝对权威与“大过滤器”协议终极性的直接挑战!更令人震惊的是,其编码模式竟与人类孩童摇篮曲中某个无意义的音节节奏隐隐吻合,而周野精神图景中木卫二意识的“碎片”,正与之产生着微弱的共鸣。这绝非巧合。
“限制性观察”协议的无形枷锁依然沉重地套在太阳系每一个知情者的意识上,科技被锁死,发展被停滞。但此刻,这来自坟墓彼岸的信号,却像一把偷偷传递进来的钥匙的轮廓。理事会最高层在绝对保密状态下重启了“彼岸计划”,目标不再是应对“监管者”的考核,而是探索这信号背后的秘密——一个文明如何在“清理”后,依然能留下“心跳”?
沈星辰将全部通感能力聚焦于那微弱的信号闪烁。她“看”到的,并非复活的文明,而是一种更加诡异的存在状态——那不是物质,也不是纯粹的能量,更像是一段被强行烙印在时空结构本身上的、“执念”般的意识回响。它不思考,不成长,只是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永恒地重复着“存在”这一行为本身。周野则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木卫二意识的“碎片”,加深那微弱的共鸣。他发现,这共鸣并非双向交流,而更像是一种…“身份验证”通过后的“状态同步”。
承:
联合小组调动所有未被“限制”的观测手段,对信号源进行了超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确实不存在任何常规意义上的物质或能量实体,符合被“清理”后的特征。但时空曲率数据显示出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周期性褶皱,正是这褶皱的“颤动”,构成了那个闪烁的信号。进一步的破译工作举步维艰,信号的编码方式完全未知,其与摇篮曲音节的吻合,更像是一种超越逻辑的、象征层面的链接。
沈星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个被毁灭的文明,其最后的时刻,是否也像人类一样,在绝望中迸发出了某种基于最原始情感的、非逻辑的“共鸣”?而这段摇篮曲的节奏,是否是这种“共鸣”在宇宙尺度上的某种“通用签名”或…“逃生密码”?木卫二意识传来的共鸣感,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那并非知识的传递,而是一种纯粹的、感同身受的“悲伤”与“不甘”的共振。
转:
研究陷入僵局,如何与一个只剩下“回响”的文明“对话”?周野在持续引导共鸣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了更深的影响。他开始在梦境中看到一些不属于地球也不属于木卫二的、光怪陆离的文明碎片景象,感受到一种与人类截然不同的、对“存在”形式的理解。他意识到,那个毁灭文明留下的,可能不是求救信号,也不是复仇宣言,而是一份…“遗产”。一份关于如何在与“监管者”的对抗中,保留文明“痕迹”的、悲壮的成功经验,或者说,失败的教训。
他们决定改变思路。不再试图“破译”信号,而是尝试“回应”。沈星辰再次哼唱起那段摇篮曲,但这次,她融入了从信号中感知到的那种“执念”的质感,一种即使化为时空的疤痕也要证明“我曾存在”的决绝。周野则通过木卫二意识的“碎片”作为中继,将这股混合着人类情感与毁灭文明执念的“回响”,小心翼翼地、反向发送向那个遥远的坐标。
合:
回应发出后,那规律的信号闪烁,第一次出现了变化!它短暂地停顿了一下,随后,闪烁的频率开始改变,不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组成了一段极其简短、却蕴含着巨大信息量的“摩斯密码”般的序列!破译后的内容,只有两个词:【意识…锚点…】
悬念:
就在他们为这突破性的进展而心神激荡时,“监管者”那冰冷的“注视”陡然加强!它似乎察觉到了太阳系内异常的“信息交互”。一股无形的、强大的压制力场开始形成,目标直指沈星辰、周野以及他们与那个毁灭文明信号之间的连接通道!同时,木卫二和土卫二意识传来剧烈的警告:【…被发现了…要…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