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渺茫的希望
王超那句“帮忙一起对抗”,像颗小石子儿扔进死水潭,在珊瑚城里漾开了一圈小小的涟漪,却没激起多大浪花。不是大家不想,是这想法太他娘的吓人了。
帮“深渊之眼”打架?对手还是啥也看不见摸不着的“现实腐蚀”?这听着就跟蚂蚁说要帮大象踩死另一只看不见的虫子一样,扯淡嘛!
陈威第一个挠头:“超哥,不是兄弟我怂啊,咱这细胳膊细腿的,拿啥去帮那大家伙?给人挠痒痒都嫌劲儿小吧?”
连一向沉稳的李娜都皱紧了眉头:“目标和方法都不明确,风险无法评估。我们甚至连那种‘腐蚀’具体是什么,以什么形式存在都不知道。”
杨教授倒是没直接反对,只是盯着光屏上那模拟出来的、缓慢扩散的暗红色“腐蚀”区域,嘴里念念有词:“理论上是存在介入点的……既然‘钥匙’与它同源,能量性质相近,或许真的能起到某种……‘辅助’或者‘净化’的作用?就像白细胞协助免疫系统杀灭病毒?但前提是,我们得能找到那个‘病毒’,并且知道怎么‘杀’……”
老周抱着胳膊,一直没说话,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他考虑得更实际:“就算理论上可行,我们怎么靠近?上次差点全军覆没!那大家伙现在对我们可没啥好印象,估计一靠近就得被当成苍蝇拍死!”
王超靠在床头,听着大家的质疑,心里也明白这想法有多异想天开。但他脑子里总回荡着最后那一刻,六棱柱爆发出守护光辉,以及那古老意志流露出一丝凝滞的感觉。那不是纯粹的敌意,更像是一种……被打断节奏的愕然?
而且,他修复“钥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净化”同源混乱能量的过程。这是否意味着,“钥匙”本身就具备某种针对性的“净化”特性?
“我知道这很难,听起来也不靠谱。”王超的声音还有些虚弱,但很平静,“但我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等着它自己修复?且不说来不来得及,就算它修复好了,下一次‘腐蚀’来袭呢?我们还能指望它每次都刚好能挡住?浮岛那样的蠢货,以后就不会再有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和它,现在有点像一根绳上的蚂蚱。它倒了,我们估计也得玩完。既然躲不过,不如想办法帮把手,哪怕只能帮上一点点忙,增加一丝它成功的几率,也总比干等着强。”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被动等待的命运,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关键是第一步。”李娜看向王超,“怎么靠近?怎么让它‘愿意’接受帮助?或者说,至少不立刻把我们当敌人消灭。”
王超沉吟片刻,缓缓道:“或许……可以从那个‘泄漏点’入手。”
他指了指光屏上那个不断渗出暗红能量的点:“这东西是它无法净化的‘腐蚀’残留,对它而言是负担,是‘病灶’。如果我们能证明,我们有办法,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办法,可以帮它‘处理’掉一点这个‘病灶’……它会不会……愿意让我们试试?”
这个思路让杨教授眼睛一亮:“有道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总得先展示点手段取得信任!如果我们能安全地靠近‘泄漏点’边缘,并成功净化掉一丝丝泄漏的‘腐蚀’能量,或许就能作为一个‘善意’的证明!”
“怎么靠近?”老周依旧关心这个最实际的问题,“那片区域现在跟雷区似的。”
王超摸了摸胸口,蒋甜甜给的那颗乳白色石头还静静贴着皮肤。“或许……可以借助这些‘安静’石头的力量,加上‘钥匙’的共鸣,尽量隐藏和安抚我们自身的能量波动,像……像潜入一样,悄悄摸过去?”
这又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但相比于直接正面沟通,这个“展示能力”的方案,听起来似乎……稍微靠谱了那么一点点?
接下来的几天,珊瑚城的研究方向再次调整。杨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全力分析那种“腐蚀”能量的特性,试图找到能被六棱柱能量有效净化的突破口。同时,他们也加紧改进那种便携式稳定器,希望能制造出效果更好、更能隐藏能量波动的“潜行”装备。
王超则一边养伤,一边开始进行新的训练。他不再练习大范围的“安眠曲”,而是专注于如何将六棱柱的能量收敛到极致,如同黑夜中的影子,同时模拟那种“腐蚀”能量的气息(根据杨教授分析的数据),尝试进行极其精细的“微观净化”。
这个过程同样不轻松。那“腐蚀”能量虽然只是微量模拟,却带着一种令人极其不适的粘稠和衰败感,净化起来比浮岛的混乱能量困难数倍。王超经常练到精神疲惫,脸色发白。
但进展也在一点点出现。随着对六棱柱掌控的加深和对“腐蚀”能量特性的了解,他渐渐能找到那种最适合净化的能量频率和结构,如同找到了开锁的钥匙。
几天后,当王超的伤势基本痊愈,对“微观净化”也有了一定把握,新一代的“潜行”稳定器也初步成型时,第二次前往前哨站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次,目标不再是沟通,而是“演示”。
演示他们或许有能力,帮上一点小忙。
出发前夜,王超站在珊瑚城的观测口,望着远方那片依旧散发着不祥波动的海域。
希望渺茫如星火。
但再渺茫的希望,也终究是希望。
他握紧了手中温润的六棱柱,感受着其中流淌的、与那孤独“守护者”同源的力量。
明天,他们将再次踏入那片危险的领域。
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尝试伸出援手。
(第三百三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