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店面的那天晚上,雅萱和俊辉坐在老槐树下,借着手机的微光整理考察笔记。雅萱翻到 “特色规划” 那一页,笔尖顿了顿,突然抬头看向俊辉:“对了,你之前在杭州不是说,你姐姐一直在做茶道培训吗?咱们菜馆要是能加个茶区,让客人吃饭前后能喝上正宗的茶,既有烟火气又有雅致劲儿,肯定比普通家常菜馆更有特色!”
这句话像点亮了一盏灯,俊辉瞬间眼前一亮。他姐姐俊雅在杭州经营着一家小有名气的茶道工作室,不仅懂茶、泡茶技艺精湛,还擅长茶空间规划。之前出差去杭州时,他还特意带雅萱去姐姐的工作室喝过茶,雅萱当时就说 “喝茶能让人静下心来”。“我怎么把我姐忘了!” 俊辉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姐姐的电话,语气里满是兴奋。
电话接通后,俊辉把开菜馆的想法和加茶区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姐姐。俊雅在电话那头听完,声音里满是支持:“这个想法特别好!家常菜配茶,既能解腻又能提升格调。我正好最近工作室不忙,过两天就去你那儿!不仅教你们辨茶、泡茶,还帮你们选茶、定茶单,再规划一下茶区的布置,保证让你们的‘槐下小厨’既有烟火气,又有茶道的雅致。”
挂了电话,俊辉把姐姐的话转述给雅萱,雅萱眼睛都亮了:“太好了!有你姐姐帮忙,咱们的茶区肯定能做得特别好。以后客人来吃饭,等餐时在槐树下喝杯茶,吃饭时配着解腻的茶,吃完再喝杯消食的茶,想想都觉得舒服。” 两人越聊越期待,连笔记本上的 “特色规划” 一栏,都被雅萱画了个小小的茶杯标记,显得格外生动。
三天后,俊雅果然带着一个沉甸甸的行李箱来了。箱子里装满了各种茶叶 —— 明前龙井、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还有她特意为菜馆准备的茉莉花茶和陈皮普洱,“绿茶适合配清淡的菜,红茶解腻,普洱消食,茉莉花茶香气浓,年轻人肯定喜欢”。刚放下行李,她就拉着雅萱和俊辉去了 “槐下小厨”,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未来的茶区。
推开木门,老槐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俊雅绕着院子走了一圈,最后停在槐树下,指着靠近窗户的位置说:“就在这儿摆一张实木茶桌,配四把藤椅,桌上放一套素雅的白瓷茶具。客人等餐时坐在这儿,既能晒到太阳,又能闻到槐花香,喝着茶聊天,多惬意。屋里再在角落设一个小茶台,方便服务员给客人续茶,也能展示咱们的茶叶,让客人知道咱们的茶都是正宗的。”
她还特意叮嘱:“茶桌别选太大的,小一点更显精致;藤椅要选坐着舒服的,毕竟客人要坐一会儿;茶具选白瓷的,能更好地衬托茶汤的颜色,看着也干净。” 雅萱拿着笔记本,把这些细节一一记下,连茶桌的尺寸、藤椅的款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生怕遗漏。
接下来的几天,俊雅开始系统地教雅萱和俊辉茶道。每天早上,三人都会在临时搭的简易茶台前坐定,俊雅先从辨茶讲起:“你们看这龙井,条形扁平挺直,颜色翠绿,闻着有淡淡的豆香味,这才是正宗的明前龙井;要是颜色发暗,香味刺鼻,就是劣质的。” 她还拿出不同品种的茶叶,让两人通过看、闻、尝来区分,雅萱学得格外认真,还特意做了 “茶叶辨别笔记”,上面画满了茶叶的形态示意图。
到了泡茶环节,俊雅更是耐心十足。她先示范绿茶的泡法:“绿茶娇嫩,不能用开水泡,水温控制在 80c最好,不然会把茶叶烫熟,影响口感和营养。先往茶杯里倒少量热水温杯,再放茶叶,然后注水,注水时要‘高冲低斟’,让茶叶在水里充分舒展。” 雅萱跟着她的动作练习,指尖捏着茶杯,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水流,刚开始还会手抖,练了几次后,渐渐掌握了诀窍,泡出来的龙井茶汤清澈,香气四溢。
俊雅又教他们泡红茶:“红茶要先洗茶,用热水快速冲泡一下,倒掉茶汤,这样能唤醒茶叶,让后续的茶汤更香浓。冲泡时水温要高,最好是刚烧开的沸水,泡好后要及时出汤,不然茶汤会变涩。” 俊辉学得很认真,还特意用手机录下姐姐泡茶的视频,方便以后复习。他一边练习,一边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喝茶很简单,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后咱们的客人喝到这么专业的茶,肯定会觉得惊喜。”
雅萱也忍不住感叹:“原来泡茶不仅是技术,还是一种心境。你看姐姐泡茶时,动作从容又优雅,看着就很舒服。以后我也要多练习,争取让每个来咱们菜馆的客人,都能喝到一杯让人心静的好茶。” 她看着手里的茶杯,茶汤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心里满是成就感 ——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想法,在俊雅的助力下,渐渐变得清晰而具体,“槐下小厨” 的轮廓,也越来越生动。
这天傍晚,三人泡了一壶陈皮普洱,坐在老槐树下喝茶。普洱的醇厚香气混合着槐花的清香,在院子里弥漫。俊雅看着雅萱和俊辉认真的样子,笑着说:“你们俩这么用心,‘槐下小厨’肯定能开好。等你们装修好,我再给你们带一批新茶,保证让你们的茶区成为菜馆的亮点。”
雅萱和俊辉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感激。他们知道,“槐下小厨” 的梦想,不仅有彼此的陪伴,还有家人的支持 —— 这份来自茶道的温柔助力,像一缕春风,让他们的梦想更加丰满,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筹备充满了信心。夕阳西下,老槐树下的茶香袅袅,预示着 “槐下小厨” 的满院烟火,即将在不久后,热烈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