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秦文伟的话,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有些好奇地问道:“新武器,什么新武器?”
这点司令员就是真的不知道了。
副参谋长则是提醒道:“在今年的2月份,我们开始了第一轮的部队换装,这一轮的部队换装主要是以轻武器为主。
由于当时我们根据地内部被日军封锁,并且各部队与日军作战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
所以在武器装备的选择上面,我们主要以兼顾游击战为主,普通步兵班组选择的是81-1式自动步枪,81式轻机枪以及69式火箭筒的组合。
在此基础上,一个正式编制的步兵团里的武器也主要以游击作战为主,并未涉及人力无法转移的重火器。
除了我们具有番号的团有12个步兵连之外,其他主力团下辖9个连,包含9门89式60毫米迫击炮、9挺89式重机枪,6门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9门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
这些武器的特点都是便于机动,尤其是89式重机枪,其重量轻的基础上,口径大,射程远,子弹威力大。
至于63式107毫米火箭炮,同样的,也是因为其能够拆卸运输,便于游击战携带而才将其作为主要火力支援武器使用。
而在五月份到六月份,我们又再一次调整了主力部队所携带的武器装备。
但是本质上,这一次的武器装备调整,只是在之前这些武器装备的基础上,进行了数量上的一些改动,并且增加了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pp87式82毫米迫击炮。
其主要改动的思路,是以增强部队的火力投送能力为目的的。
而基于目前部队需要摩托化的需求,以上述武器为核心的武器装备,显然已经不再完全适合当下的需要。
且即便是那些暂时没有摩托化计划的部队,短期内也可以使用卡车运输武器装备,减轻人员的负担。
所以综合考虑后,八路军总指挥部认为现阶段应当进行武器方面的一些升级。
首先是关于89式60毫米迫击炮以及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调整。
89式60毫米迫击炮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虽然并不落伍,但是他们的任务目前部队里有可替代的武器。
近距离下,可以被69式火箭筒取代;
远距离下,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则是以更远的射程和更大的威力,更适合胜任。
在这点上,我们也和文伟同志在找合适的替代品了。
具体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在做完对应的方案后,再上报延安方面。”
这次会议还是比较简洁的,在讨论完这些内容之后,会议就结束了。
只不过在最后,在指挥型无线电的另一头,一个熟悉的声音对秦文伟说道:“文伟同志,我们可是在延安翘首以盼啊。”
……
在会议结束之后,副总指挥等人开始商量具体的部队摩托化方案。
这个事情,秦文伟是没啥想法,毕竟他还是对自己的【军事能力】心里有数。
所以,不掺和这件事之后,秦文伟立马就开始去落实另外一件事了,也就是会议最后说的关于武器装备的增添问题。
八路军总指挥部给秦文伟提出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取代89式60毫米迫击炮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武器,而且还要尽可能轻便”。
89式60毫米迫击炮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目前的编制当中,都是连级和营级装备。
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两样武器装备从当前的八路军中退役的话,那么八路军连级和营级将会出现火力空白。
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可以补充到营级,但是补充到连级确实是有些不太现实了一些。
因此,现在的八路军急需一款直射火炮填补火力空白。
秦文伟在武器商店里看来看去,最终锁定了一款武器——qLU-11式榴弹发射器,俗称狙击榴。
在秦文伟所在的时间,在军迷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美国和中国都在各自在研究新式的狙击步枪。刚开始的时候,两国的狙击步枪弹道散布面积都是10cm。
美国用十年时间把散布面积缩小到3cm。
中国人只用了三年,把杀伤半径扩大到15米。
或者是简单一句【对狙吗,我狙击榴】。
而能被称为狙击榴,也足以证明了qLU-11式榴弹发射器在弹道上多么稳定和优秀了。
并且更重要的是,qLU-11式榴弹发射器自带的瞄准具。
这个瞄准具是专门为远程狙击任务而设计的一体化计算机自动瞄准仪。
其具有激光测距,弹道计算和夜视功能。
可以测量和补偿气压、温度和射击角度等多方面因素对射击造成的影响。
根据其计算的数据,能够大大提高首发命中的精度。
可以说,这个瞄准系统,相当于一个智能的火控系统了。
在使用该瞄具以及qLU-11式榴弹发射器专用的bGJ-5 40毫米狙击级hEdp弹药的情况下,能在600米的范围内,做到一米的误差。
换句话说,使用这款武器配合该瞄具和弹药的情况下,对于日军中远距离的直射目标,其威胁相对于日军而言是完全致命的。
而且在射击距离上,其对精确目标的最大有效射程为1000米。
如果是覆盖区域目标的话,可以以其最大发射距离2200米来计算。
秦文伟在将qLU-11式榴弹发射器的基本数据报告给副参谋长之后,副参谋长也是来了兴趣,便问道。
“这款武器的进价是多少?”
“两万五。”
“多少?”副参谋长一度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要知道,秦文伟之前说的武器装备里,59式坦克,基础版进货价仅需三万元;歼五战斗机,基础版进货价也只需要两万元。
结果现在这一款武器,威力不大,性能对比59式坦克和歼五战斗机这些来说,也只能说是一般的情况下,其进货价格居然就达到了两万五?
这合理吗?
秦文伟则是解释道:“两万五,基础版本的进价只需要五千,但没有瞄准器,只能使用自带的机械瞄准装置。
而如果要进货带有这款火控瞄准器的话,那就需要多花两万。
我购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情况下,进货价就会更贵。而qLU-11式榴弹发射器就属于是先进武器。
至于这款火控瞄准器嘛,副参谋长,我这么说吧,按照正常的发展,qLU-11式榴弹发射器的火控瞄准器都未必能够生产得出来。”
qLU-11式榴弹发射器本身其实并不算太贵。
但火控贵,它的火控系统完全就是千禧年之后的产物,按照系统兑换【越先进的装备,就越贵】的原则,火控系统的价格确实是较贵。
这点秦文伟在其他武器装备的升级版本上也能看到。
就好比有一款歼七,其解锁价格甚至比歼10和歼11都要贵了。
主要就是因为其航电升级后,整个航电体系比歼10和歼11的初始版本都要先进了。
五十年后,也就是1990年而已,那个时候的微型计算机才刚起步不久,像qLU-11式榴弹发射器火控瞄准器自带的微型计算机更是没影的事。
秦文伟说五十年,甚至已经是在往少了说了。
而听到秦文伟的这话后,副参谋长眼中精光一闪,但他没有细究秦文伟的话。
不过副参谋长还是对秦文伟说道:“能不能先不用这个火控瞄准器?”
秦文伟摸了摸下巴,思考片刻之后,对副参谋长说道:“副参谋长,我的建议是一起购进。
主要是qLU-11式榴弹发射器在有这个火控瞄准器的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副参谋长闻言,略带肉疼地说道:“按照你说的,这款武器确实也是物有所值。
那这样,你进货吧,然后按照常规流程,你完成进货之后,我调人配合你完成前期的测试工作。”
秦文伟闻言,便立即点了点头。
之后秦文伟在系统里使用两万五千积分兑换了qLU-11式榴弹发射器和其专属的火控瞄准器。
“老王,走,有新东西了。”
在兑换出来之后,秦文伟走出了八路军总指挥部,随后带着王启明就准备去靶场。
王启明在和秦文伟到八路军总指挥部之后,后来就一直留在了八路军总指挥部。
没办法,谁叫王启明‘知道的太多了’呢?
倒也不是不信任王启明,只不过刚好秦文伟身边缺乏安保力量的情况下,王启明又刚好负责过秦文伟的警卫工作,那索性八路军总指挥部就让王启明当秦文伟的警卫排的排长,就待在秦文伟身边。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秦文伟的安全问题,又解决了王启明不适合再到其他地方去的问题。
一举两得。
而王启明也不负众望,他在秦文伟的安保工作上尽心尽责,而且从未出过任何的差错。
在听到秦文伟的呼唤之后,王启明立即就意识到秦文伟这边是有新的武器装备,于是就问道:“去靶场?”
“嗯,去靶场,还有一个班的测试员,另外让警卫排的同志们也一起试试。”
王启明点了点头,随后集结了警卫排,警卫排乘坐的是红岩cq261卡车,而秦文伟和王启明则是坐进了一辆86式步战车的后座内。
随着引擎的轰鸣声,众人一行很快就到了靶场。
靶场位于长治县城以西约十公里左右的老顶山。
老顶山靶场的位置上,此时时不时也会传来枪炮声。
秦文伟跳下86式步战车时,警卫排的战士已经将qLU-11式榴弹发射器从木箱中取出。
整个枪身由于在外面镀了一层黑色的防腐膜,整体上呈现一种哑光黑,在这个年代,更是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警卫排一班长赵大虎拎起发射器,手臂肌肉绷得发紧。
赵大虎参加过长征,也扛过马克沁重机枪,但眼前这带着电子瞄具的“狙击榴”这造型让他还是感觉有些诧异。
“这玩意得有二十五斤吧?而且这枪管也有点不对吧?这大小,都快赶上炮管了。”
秦文伟笑着说道:“这款榴弹发射器重量是13公斤,刚好是26斤。另外,这个确实也应该算是炮。”
随后,秦文伟又给众人讲解了qLU-11式榴弹发射器的具体使用方式,最重要的当然是针对火控瞄准器的讲解。
好在qLU-11式榴弹发射器的火控瞄准器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而且整个计算过程也是全自动的,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干涉行为。
因此,秦文伟率先给众人讲解了火控瞄准器。
做完基础的讲解之后,王启明率先来到发射场地。
此时面前的人员都已经被清空,整个发射场内空无一人。
王启明按照秦文伟的讲解,将手指在瞄准器侧面的按键上缓慢按下了开机按键。
随后,整个火控瞄准器正式开机,在激光测距仪启动的瞬间,远处山坡上插着的靶标被套进瞄准器内,随后屏幕上跳出一串数字:423米,风向3级,俯角修正-0.7°。
而且同时,火控计算机迅速使用这些内容完成了弹道计算,并给出了自动计算出来的标点。
在确认自己操作步骤全部无误之后,他将火控瞄准器内自动计算的标点瞄准到靶标上,随后他紧紧地抵住肩膀,扣动了扳机。
噗~!
一声轻响,一发bGJ-5 40毫米狙击级hEdp弹药从发射器内射出,随后。
轰~!
发射的弹药精确的命中了标靶,气浪卷起尘土,在标靶处炸开一团火球。
在望远镜里,观测员看到这一场景之后,兴奋地说道:“命中目标!”
整个现场鸦雀无声,赵大虎吞了吞口水,随后低声道:“乖乖,之前都没用过,这一下子就命中了?”
随后,王启明将剩余的三发弹药全部使用,并且全数命中了对应的标靶。
这种命中率,就连王启明都感觉有些意外了。
而在这之后,警卫排其他人员上手的实际体验,也证明并不是王启明准度高,而是单纯就是在这个火控计算机辅助下,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瞄准,就能取得极高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