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或许认为,一套二三十平方米的住宅价格再夸张,最多也不过十几万美元。
然而现实远超想象——这仅仅是个开始。
到了房价巅峰时期,同样面积的住宅竟飙升至数百万美元的天价。
1990年,有专家估算,日本房地产总值足以买下整个美国。
一个岛国的房产价值竟能与超级大国匹敌,足以体现当时市场的荒谬程度。
高涨的房价为日本带来巨额税收,推动Gdp迅猛增长,逐渐拉开与英、法、德等国的差距。
这些欧洲强国的经济总量相加,才勉强与日本持平。
但繁荣背后暗藏危机——高昂地价导致工业大规模外迁。
部分企业转移至韩国,助推其工业尤其是芯片产业崛起,使其跻身世界顶尖行列;另一部分迁往台湾地区,促成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形成。
最终全球芯片产业竟被一座岛屿深刻影响——但凡当地遭遇或火灾等变故,芯片价格必然暴涨,且涨幅往往令人瞠目。
日本创造的诸多经济奇迹,本质都建立在房地产泡沫之上。
林朝羽洞察到这一机遇:若此刻由松坂屋进军地产界,大规模囤地开发超高层公寓、商场及住宅区,待房价飙至顶峰时抛售,获利可达原始投入的数百倍。
在他看来,即便坑害日本普通民众也无关紧要——这些人倾家荡产与己何干?
反而民众处境越艰难,未来越能趁机吸纳日本精英人才赴港,为其所用。
时机已至,宜早不宜迟。
林朝羽当即致电伊泽健太郎,召其速赴香江面谈要事。
提起伊泽健太郎,他在追随林朝羽之后,松坂屋的成长便一路高歌猛进。
如今,松坂屋已然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百货巨头。
其销售额屡创新高,这样的业绩背后,离不开林朝羽授权松坂屋经销青山空调、青山电视等家电产品。
此外,摩托车与诸多奢侈品牌的引入也功不可没。
日本市场对华夏文化情有独钟,许多传统一脉相承,因此羲和集团打造的奢侈品深得人心。
百达翡丽这类顶级腕表品牌同样备受追捧。
石英表与珠宝首饰因工艺精湛且蕴含独特故事,迅速俘获了日本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众多专卖店入驻,松坂屋逐渐蜕变为高端购物殿堂。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林朝羽指导伊泽健太郎拿下东京黄金地段,打造了一座专营奢侈品的精品商场。
这里摒弃普通商品,只陈列国际一线大牌——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的顶级品牌汇聚于此。
开业后,客流量虽有所减少,但人均消费额却翻了一番。
在林朝羽的提议下,伊泽健太郎还涉足医疗器械等新领域。
如今的伊泽健太郎在日本商界举足轻重,尽管他始终以职业经理人自居。
三日后,伊泽健太郎踏入林朝羽的办公室。
他恭敬地向林朝羽行了一个标准的日式鞠躬礼,林朝羽微微颔首,示意他入座。
待两人坐定,林朝羽开口道:这次邀你来,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松坂屋的市场地位。
这是详细的扩张计划,请过目。
伊泽健太郎接过文件仔细审阅,片刻后惊讶地抬头:我们需要收购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吗?
“当然!此外……在执行计划时,你们可以向当地政府官员提及香江的发展作为参照。
他们一定会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批准这些超高层建筑项目。
不过考虑到日本的地理特点,建筑高度不宜过高,控制在两百米、一百五十米或一百米的范围内,以现有技术完全可行。
建造超高层的同时,往往能争取到周边地块的开发权,这些地块通常位于超高层附近。”
“在超高层建筑周边打造高端住宅区,必将迅速提升松坂屋的声誉。
伊泽君,一旦与地方政府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后续囤积土地就会顺利许多。
这些土地未必需要全部开发,即便受限于当地法规也无妨,只需制造一些争议,便能无限期拖延工程进度。”
“林总,为什么要囤积土地?”
伊泽健太郎尚未意识到日本房价即将飙升,因此疑惑地看向林朝羽:“购置土地需要巨额资金!”
“资金问题找银行贷款即可。”
林朝羽平静地解释道:“即便分公司负债累累也无所谓,哪怕欠下数百亿甚至上千亿也无妨。
关键在于,你必须掌握更多土地资源。”
“你手上的资料是香江地产的操作模式,回去仔细研究。
如果与日本情况不符,可以适当调整,但修改后必须向我说明理由。”
“此外,我会安排人手协助你。”
伊泽健太郎深深望了林朝羽一眼,误以为对方派人是为了监视自己。
这一微妙的神情被林朝羽迅速捕捉。
他直言道:“派人协助并非监视,而是为了更高效地推进工作。
此事对我个人至关重要,对青山集团更是如此。
松坂屋能否成为日本顶尖企业,也取决于这次行动。
所以,伊泽君,请务必摒弃杂念,专注任务。”
这番话让伊泽健太郎彻底明白林朝羽召他回来的用意,也意识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
若非极度信任,林朝羽绝不会将如此重大的任务交给他,更不会亲自过问细节。
此刻,他对先前的猜疑感到无比愧疚。
伊泽健太郎站起身,恭敬地向林朝羽深深鞠躬,诚恳地说道:“抱歉,是我的眼光太狭隘了。
请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您的信任,将此事办妥。”
林朝羽抬手将他扶起,语气平静:“正如你的猜测,此事关系重大,我不得不慎重。
坐下吧,我们继续商议细节。
有任何疑问,尽管提出,我会为你解答。”
随着谈话深入,伊泽健太郎意识到,林朝羽因扩张众多企业、兴建大型工厂,同时推进各类研究项目,青山集团如今背负的债务已超百亿港币。
若折算成日元,金额高达一千六百亿。
如此庞大的债务,常人恐怕难以承受。
然而林朝羽别无选择,因为他的肩上,是数十万人的生计。
更严峻的是,明年青山集团的研发投入,或将比今年翻倍。
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沉重的压力。
可眼下已无退路,唯有前行。
想到这里,伊泽健太郎对林朝羽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请您放心,我会严格执行计划,并每周向您汇报进展……”
“不必如此。
”林朝羽摆摆手,“只需在前期规划有重大调整时知会我即可,其余事务你可自行决断。”
若每周都听汇报,不仅耗费时间,效率也远不如直接看结果。
两人的谈话持续了三小时才结束。
随后,林朝羽邀请伊泽健太郎前往自家别墅。
伊泽健太郎不敢推辞,随之前往。
在与双胞胎姐妹交谈时,他意外得知,林朝羽极少带人回家,唯有挚友或心腹才有此殊荣。
其他人想踏入林家大门,难如登天。
这一发现,让伊泽健太郎望向林朝羽的眼神中,除了敬重,更添一份赤诚。
……
“我听王经理说,集团资金紧张,负债已达百亿港币,这是真的吗?”
陈琪芸面带忧色,望向林朝羽。
尽管她已是亿万富豪,身居高位多年,明白负债乃常事。
可百亿债务,终究非同小可。
听闻此事后,她立刻放下工作来找林朝羽。
林朝羽却轻松回应:“芸姐,不必太担心,这笔百亿债务明年就能还清。
今年资金紧张是因为投入了不少重要项目,经营公司我自有分寸。”
“我不是质疑你的决策,只是……”
陈琪芸解释道:“这样的负债很容易让公司陷入困境。
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工资和分红,大约两亿港币,暂时用不上,你先拿去应急。”
“芸姐,公司资金和个人资产必须分开,否则可能涉及税务问题。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真缺钱的话,我可以抛售部分股票周转,这钱你自己留着。”
“那就当是我投资公司。
”陈琪芸坚持道,“朝羽,你在商业上的才能毋庸置疑,可若账上一分钱没有,被媒体曝光影响会很糟。
这笔钱虽不多,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公司还有事,我先走了。”
她放下存折,不等林朝羽回应便匆忙离开。
望着她的背影,林朝羽露出一丝柔和的笑意。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他才拿起存折翻开——上面的存款从未动过,显然是她一直为自己预留的积蓄。
“债务问题得尽快解决,不能连累身边人。
”他轻叹一声,将存折小心锁进保险箱……
……
“借钱?”
广州某银行,总经理听闻林朝羽的来意,满脸诧异。
他名下的产业众多,且多为高利润行业,怎会缺钱?
莫非……又有新的大规模投资计划?
“林总,您需要多少?”
“不多,十亿。”
十亿还叫不多?分行负责人瞪大了眼睛。
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这里的额度根本达不到这个数目。
又怎么可能筹集这么多资金借给林朝羽呢?
非常抱歉,目前我们分行确实无法提供如此巨额的贷款。
如果您确实需要这笔资金,我必须向总部申请审批。
那五亿呢?
林朝羽万万没想到,华夏银行居然连十亿资金都拿不出来。
既然如此,五亿总该没问题吧?
五亿倒是可以安排,不过……这样吧,我立刻让工作人员为您办理相关手续。
好……
最终,林朝羽从内地借到了五亿港币。
这笔资金被悄然转入公司账户。
至于陈琪芸那两亿,林朝羽从未打算动用。
毕竟这是陈琪芸的个人资产,与公司无关。
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公司账上突然多出五亿港币,王荣立即察觉到了。
他打电话向林朝羽询问资金来源。
林朝羽告诉他,这是向内地借贷的应急资金。
并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切勿动用这笔钱。
其实,即便没有这笔资金,青山集团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旗下多个产品线都在持续盈利。
尤其是临近年底,不少家电产品成了热销品。
青山电视的成本仅三千多港币,却以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价格出售。
单台利润高达六千港币。
这些电视机不仅在香港销售,还远销东南亚各国首都。
虽然要让利给代理商,但每台仍能净赚三千多港币。
再说青山医药板块——
实在资金紧张时,搞个促销活动就能快速消化库存,回笼资金。
总之,赚钱的渠道多的是。
林朝羽完全有办法迅速解决资金问题……
大哥,你最近缺钱吗?
怎么连你都听说这事了?
自从陈琪芸来过之后,林朝羽特意把王荣叫到办公室严厉训诫。
警告他不得泄露公司机密,否则立即辞退。
可这事才过去几天,林朝武居然也知道了。
林朝羽稍加思索,立即猜到了消息泄露的源头——
必定是陈琪芸。
她担心自己支撑不住,才千方百计想帮他筹措资金。
她知道林朝武是青山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每年仅分红就有超过五千万收入。
长期累积下来,他手头至少有七八亿港币的资产。
而且林朝武生活节俭,加上他在非洲创立的雇佣兵团处于统治地位,想必从中获利颇丰。
如今公司面临困境,作为第二大股东,林朝武理应知晓此事,也有责任与林朝羽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于是,林朝武最终得知了公司的状况。
芸姐说公司账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虽然不清楚大哥你具体在做什么,但我相信你的每个决策都是为了盈利,只是暂时还未显现出巨大效益。
大哥,当年你给我的十亿美元,我只用了五亿,剩下的都存在银行里,回头我就把这笔钱转给你。
对了...非洲那边又攒了一集装箱黄金和几袋钻石,到时候我亲自押运过来。
有这些资金应该能应付一段时间吧?
公司其实没有困难...林朝羽有些无奈地解释,账上没钱是因为我把资金都调用了。
不过最近已经开始陆续有款项到账,完全足够应付。
大哥,快到年底了,工人工资和各种福利支出至少需要五亿港币。
手头宽裕总比紧张好。
再说钱存在银行里,那点利息根本不值一提,不如先给公司周转。
等我有需要时再问你要就是了。
那你怎么办?养活那么多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的开销可比一百个工人的工资还高,你靠什么维持?
当前国际市场上,雇佣兵的年均费用约为十万美元。
这还不包括装备损耗和日常开支。
即便从非洲当地招募的武装人员,每人每年至少也要五万美元。
加上训练等额外支出,平均每人还需投入五万美元。
林朝武手下现有三千名雇佣兵,虽然多数是杂牌军,但每年至少需要六千万美元的开支。
他每年能挣多少?仅靠掠夺其他武装组织的财富或抢占资源显然不够。
况且他名下没有任何实业能带来稳定收入。
显然,林朝武的财务状况也并不宽裕。
“大哥,你可别小瞧我们!如今我们可是全球顶尖的雇佣兵团队。
想请我们出手,价格至少是市场行情的五倍。
没钱?那就用土地、资源来换。
这些东西到手后,我们再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转手,中间的利润可不小。
前些年,我们十个人在非洲端掉一支武装势力,一次性就赚了近一亿美金。
所以……大哥,咱们可不是一穷二白,旗下不仅有公司,还做着跨国买卖。”
“好了,我这边还有事要处理,等到了香江再细聊!”
没等林朝羽回应,林朝武便挂断了电话。
握着话筒,林朝羽只能摇头苦笑。
五亿美金能做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
对普通商品来说,这笔钱足以买下一整座工厂,甚至还有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