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今年香江年货节期间,日本游客就采购了近五万台,相当于某些品牌全年的销量。
汽车领域虽技术更复杂,但并非无法攻克。
我认同林先生的判断。
况且我们可以实地考察香江,若其技术真如所述,即便投资十亿美元换取10%股份也物超所值。
一旦青山集团的汽车技术落地,整个行业将迎来变革,恐怕多数车企都会放弃自研,转而采购他们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
这番言论立刻引发争议:为何不能坚持自主研发?
从立项、组建团队到技术验证,最快也要五年,还必须确保资金链不断。
诸位,五年足以重塑全球汽车格局。
若不采取行动,市场地位必然受损。
五年光阴看似短暂,
却足以颠覆行业格局。
在这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
停滞就意味着淘汰。
名爵虽非百年老牌,
但决不愿在变革浪潮中沉没。
最终董事会决议由史蒂夫带队,
赴香江进行实地考察。
……
许范英听闻名爵有意与二汽合资创立新品牌时大为震惊,
更意外对方竟主动提出考察——
毕竟二汽作为行业新军,
向来只有外出学习的份,
这还是首次迎来国际车企的造访。
见许范英难掩讶色,
林朝羽笑骂:别一副没见识的样子,
这不过是开场。
往后丰田、本田、福特、通用,
大众、奔驰、宝马、奥迪都会登门,
就连那些自诩高贵的奢侈品牌也得来取经。
到时候可别给我丢人现眼。
林总放心!许范英挺直腰板,
保证完成任务!
“还有件事要记住,汽车将成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
目前专家远远不够,你要继续发掘人才。
名爵这次会带一整支团队过来,找机会接触他们,试着挖几个过来!”
名爵以运动风格着称,搭配强劲发动机,具备赛车般的性能,深受英国乃至欧洲部分消费者的喜爱。
史蒂夫带来的都是行业专家,必然能辨别真伪。
既是专家,何不争取过来?
虽然手段不太光彩,但等到他的汽车品牌足够强大,人们也只能接受现实,不会轻易找他麻烦。
许范英心领神会,立刻点头答应。
挂断林朝羽的电话后,他马上让秘书联系史蒂夫,索要人员名单和相关资料……
……
“欢迎莅临二汽,史蒂夫先生。
林总事务繁忙,由我陪同您参观二汽车厂。”
“你好,许范英先生!请——”
一周后,史蒂夫率专家团队抵达海南考察。
许范英亲自到港口迎接,随后一同乘车前往工厂。
起初,简陋的厂房让他们略感失望,但很快,几名正在工作的白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史蒂夫指着其中一人问道:“他是……”
“技术员,负责指导一线工人。”
“他们为何会来这里工作?”
白人千里迢迢来海南工作?
实在难以置信!
毕竟,他们一向自视甚高,很少愿意为其他种族效力。
除非是逃亡的罪犯,迫于生计才不得不如此。
但二汽掌握众多核心技术,怎么会冒险雇佣这样的人?
史蒂夫百思不得其解,转头看向许范英。
“很简单,他在自己的国家找不到成就感。
既然如此,何必勉强?”
“可汽车是技术行业,他能胜任吗?”
许范英闻言,不禁笑了。
“在这里,我们不在意肤色与种族,只关注品德与能力。
若无真才实学,自然无缘加入。
但若才华出众且品行端正,又有何理由拒绝?”
史蒂夫点头赞同,随后跟随许范英步入实验室。
然而,眼前的安排却让他再度困惑。
参观工厂本应以产品为先,毕竟实物才最具说服力。
面对一堆冰冷的设备和仪器,又能看出什么门道?
“抱歉,史蒂夫先生。
”许范英解释道,“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展厅暂未开放。
不过,车间和实验室同样能展示您想了解的内容。”
史蒂夫虽有疑虑,还是接受了这一安排。
但他仍不解:二汽的展厅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最终不都要公之于众吗?
实验室里,各式汽车零部件正在运转,几名工作人员专注记录数据,随后调整参数,继续下一轮测试。
类似场景随处可见。
仅发动机测试区就设有六个实验室,每个配备六人,同步进行三项测试。
换言之,十八台发动机正同时接受十八项不同检测。
相比之下,名爵最多仅能同时测试三台,且仅限于低、中、高速的基础数据采集。
如此大规模的并行测试,史蒂夫还是首次见到。
察觉他的惊讶,许范英解释道:“基础薄弱,唯有以量取胜。
其他部件研发同样如此。
我们组建了三支发动机团队,同步攻关同一目标,优胜劣汰。
若均未达标,则重组再战,直至成功。”
“这需要巨额研发资金吧?”
“确实。
”许范英坦言,“青山集团已专项拨款十亿港币,其余股东亦有追加投入。
此外,我们还将利润的20%持续投入研发。
实不相瞒,若非工业基础匮乏,我们也不会出此下策。”
“所以……你们研发总投入超三十亿?”
这简直难以置信。
一个尚未投入量产的汽车品牌,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竟高达三十亿?
相比之下,名爵的年销售额达到几十亿欧元,但研发支出仅为一点二五欧元。
即便如此,这一比例也已超过百分之十。
然而,与二汽相比,他们仍显得微不足道。
具体数字没那么多,研发费用不便透露。
我们继续参观其他区域吧。
实验区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内部设有上百间实验室。
各实验室正对不同零部件进行严格测试。
史蒂夫查看了部分非核心零部件的测试数据,发现其标准甚至比名爵更为苛刻。
随行专家也指出:二汽对零部件的测试要求和数据标准超出同行十倍以上。
虽然这些细节未必直接影响整车性能,但如此严苛的标准足以证明他们打造精品汽车的决心。
汽车关乎驾乘者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追求极致。
即便是十万分之一的风险,也要彻底消除。
许范英的这番话让史蒂夫深受触动。
尽管他未作评论,但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
此刻他确信,林朝羽提到的技术一旦应用于二汽汽车,必将引发行业革命。
若不主动求变,未来要么向二汽采购零部件,要么面临淘汰命运。
离开实验区后,许范英带领史蒂夫参观了生产车间。
眼前的场景再次令史蒂夫惊叹不已。
大型冲压设备一次性成型汽车外壳,其强度比传统焊接工艺高出百分之三十以上。
若采用特殊材料,强度增益甚至可达百分之五十。
更高的结构强度意味着更出色的抗冲击能力。
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令人印象深刻:工人着装规范,车间环境整洁有序,各区域物品摆放严格分明。
喷漆车间更是颠覆传统——名爵仍采用人工喷漆,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均匀度,只有少数技术精湛的工人能够胜任。
而这里采用半自动化喷漆系统,全程由机械臂完成喷涂作业,工人只需在控制室进行监控操作。
许范英告诉史蒂夫:以前我们也用人工喷涂,但总是很难喷得均匀。
后来林总提议把流程数字化,这才有了眼前这台机器……
参观结束后,史蒂夫深受震撼。
许多生产线上的设备他从未见过,但这些机器应用到汽车制造中后,不仅效率大幅提升,还减少了工人的操作时间。
走出车间时,史蒂夫没有称赞二汽的工厂,而是直接问许范英:许经理,除了造车,你们这些设备对外销售吗?
很抱歉,史蒂夫先生,许范英回答,这些设备目前仅供二汽内部使用,不对外开放。
但这些设备如果推向市场,一定会大受欢迎。
而且——
现阶段这些都是机密。
许范英打断他,就像我们的新车一样,必须等到合适的时机才能公开。
见对方仍不死心,许范英笑了笑:这样吧,既然史蒂夫先生即将成为合作伙伴,可以先看看我们的一款车型。
不过只能看外观,内饰暂时不能展示,还请理解。
说完,他对助理吩咐道:把麒麟开过来。
很快,二汽即将量产的麒麟汽车驶到众人面前。
这就是......麒麟?史蒂夫的声音有些颤抖。
流线型的车身设计令人惊艳。
作为主打运动风格的名爵负责人,史蒂夫立刻注意到这款车的与众不同——麒麟的曲线浑然一体,几乎找不到任何棱角。
而名爵因技术限制,始终无法实现这样的圆润过渡。
引擎盖上的立体造型增添质感,大灯与车身完美融合,每个细节都令人赞叹。
史蒂夫绕着车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忍不住伸手抚摸光滑的车身。
车身表面细腻平滑,毫无粗糙感。
这辆车的品质感,甚至超越了许多顶级豪华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