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几何低语”的交流,在希望要塞高层内部被列为最高机密,代号“无声对话”。陈守义的团队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个发送出去的符号,每一个解析回来的模型,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风险评估。
对方表现出的理性与克制超乎想象。他们似乎对“希望要塞”这个实体本身毫无兴趣,所有的交流都严格限定在理论层面。最近一次传递过来的信息包,甚至开始涉及对宇宙常数微调问题的探讨,以及某种基于复杂几何结构的、疑似超光速旅行原理的数学描述片段。
“他们像是在……分享知识。”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在内部讨论会上忍不住说道,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不求回报地分享。”
“或者是在展示肌肉。”另一位更为谨慎的成员反驳,“用我们无法企及的数学语言,宣告他们在文明层级上的优越性。这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陈守义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即使只是理论片段,也为我们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他已经连续工作了数十个小时,精神却因持续的兴奋而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我们必须回应,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构建下一个问题,这既是对他们‘教学’的反馈,也是展示我们‘学生’潜力的机会。”
这份由“无声对话”带来的、混合着希望与压力的奇异氛围,并未完全隔绝在实验室厚重的隔离门之外。一些经过筛选和脱敏的、关于基础物理突破的启示,开始悄然流入要塞的研发体系,尤其是在能源效率和材料科学领域,几个困扰工程师许久的难题似乎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与未知存在的“亲密交谈”感到乐观。
要塞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一位名叫雷栋的前军方硬汉,在仅有核心成员参加的会议上直接表达了他的忧虑。“我不管他们说的数学有多漂亮,物理有多精深!”他敲着桌子,“在无法确定对方意图,无法评估对方风险之前,这种交流本身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一种更高级的、针对我们科技树和思维模式的‘测绘’?他们在了解我们如何思考,如何理解宇宙!这比探测我们的舰队位置更致命!”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苏婉在支持继续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所有参与人员的精神状态监测,以及实验室与要塞主网络之间的物理隔离措施,确保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损失也能被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是一种精妙的平衡。一边是通往更广阔知识殿堂、可能改变文明命运的诱惑;另一边是黑暗森林法则下,对任何未知接触根深蒂固的警惕。希望要塞如同在品尝一杯可能含有剧毒的美酒,既贪婪于其甘醇,又时刻提防着随之而来的毁灭。
这股暗流也波及到了韩冰的康复训练。
在一次深度冥想中,她试图引导体内那新生核心的力量,去模拟“无声对话”中提及的某种低熵态结构。起初非常顺利,幽蓝的冰晶在她掌心凝聚,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蕴含着数学美感的规则形态,能量的利用率高得惊人。
但下一秒,异变陡生!
那看似稳定的结构内部,突然涌现出无数细微的、不断变换的几何裂纹,仿佛在回应着某种遥远的、无法理解的低语。一股冰冷刺骨的撕裂感瞬间传遍她的精神网络,几乎要将她的意识也一同解构。核心深处的裂痕再次传来剧痛,新生的幽蓝光泽剧烈闪烁,变得极不稳定。
“呃啊!”韩冰闷哼一声,猛地从冥想状态中脱离,冷汗涔涔而下,掌心那美丽的冰晶结构瞬间崩塌,化作一团失控的寒雾。
一直在旁监控的苏婉立刻上前,稳定住她有些紊乱的生命体征。“怎么了?能量反噬?”
韩冰喘息着,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惊悸。“不……不是反噬。是……共鸣?”她不太确定地描述着刚才的感受,“当我尝试构建那个模型时,感觉……感觉核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被那个遥远的‘声音’……触动了。不受控制地触动了。”
苏婉脸色凝重起来:“你的力量本质涉及‘秩序’与‘规则’,而他们的语言同样根植于此。这种跨越星域的‘几何低语’,或许在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层面上,与你的异能产生了超距相互作用。”
她立刻调取了韩冰刚才的能量波动数据,并与“无声对话”实验室接收到的信号特征进行比对。虽然无法直接证明因果关系,但韩冰能量失控的时间点,恰好与对方发送某个特定复杂拓扑模型的时间点高度吻合。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在彻底弄清影响机制之前,你的训练必须暂停接触任何从‘无声对话’中获取的模型。”苏婉果断下令,“你的核心重塑正处于关键阶段,不能承受任何外来的、不可控的干扰。”
韩冰靠在椅背上,感受着体内依旧隐隐作痛的冰核,默默点头。她望向观察窗外深邃的星空,那里既有带来毁灭的收割者,也有发送理性低语的未知邻居。
星海之中,机遇与危机总是相伴相生。希望要塞的蜕变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不仅来自外部的威胁,也可能源于这试图抓住的、每一缕看似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