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但通往流域协同发展的道路,却布满了现实利益的坚冰。清河市委落实流域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流域办”)刚刚挂牌运转,面临的第一个实质性考验,就是筹备召开首次“清河江流域城市书记联席会议”。会议的筹备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微妙的预演和博弈。
流域办设在市发改委,由发改委主任兼任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了精兵强将。起草会议方案和初步议题清单时,分歧立刻显现。市交通局强烈建议将“加快推进清河-江北跨市大桥建设”作为核心议题,这座规划多年的特大桥是打通清河市向东出口、连接江北市的咽喉要道,但因出资比例(清河方认为应按受益程度分摊,江北方认为清河是主要受益方应多出)、线路走向(涉及双方部分土地征拆成本)等问题,扯皮多年,已成“老大难”。市环保局则提出,应将“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作为重点,近年来下游城市对清河部分产业转移带来的水质波动颇有微词,而上游城市则抱怨下游享受清水却不愿分担保护成本。
“先谈大桥,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骨头,啃下来就是标志性成果!”交通局长态度坚决。
“生态补偿是基础,环境问题不解决,协同就是空中楼阁!而且这是省委文件明确要求的!”环保局长毫不退让。
流域办内部争论不休,方案迟迟不能定稿。
消息传到市委,江辰听取了汇报后,指示:“两个议题都重要,都上会。但要注意策略。首次会议,重在建立沟通机制,营造合作氛围,不要期望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可以把生态补偿作为优先讨论议题,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大桥项目可以谈,但要准备好充分的论证材料和灵活的方案。”
经过紧张筹备,首次清河江流域城市书记联席会议在清河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流域内五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以及省发改委、交通厅、生态环境厅等相关厅局负责人出席。会场布置得庄重热烈,但握手寒暄之下,弥漫着一种谨慎观察和暗自较量的氛围。
会议开始,东道主江辰首先致辞,热情洋溢地阐述了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表达了清河市愿与兄弟城市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诚意。然而,进入实质性讨论后,和风细雨迅速被尖锐的现实问题所取代。
首先发言的是下游某市的市委书记,语气看似平和,却绵里藏针:“感谢清河市的盛情邀请。协同发展,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合作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下游地区在为全省发展承担生态功能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上游,特别是清河市部分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压力。某些河段的水质指标时有波动,我们治理的成本很高啊。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本次会议能实质性推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保护者受益,污染者付费,天经地义。这既是落实省委文件精神,也是协同发展的基石。”
他话音刚落,上游一个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山区市的市长立刻接过话头,带着几分委屈:“我们上游为了保一江清水,牺牲了多少发展机会?关停了多少可能带来税收的企业?我们的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但生活水平提高慢啊。下游地区享受着优质的水资源,发展工业、旅游业,财政收入丰厚,是不是也应该反哺上游,帮助我们改善民生、实现绿色转型?不能总是让我们‘无私奉献’吧?”
话题一下子引到了敏感的“钱”上。生态补偿的标准怎么定?谁出钱?出多少?钱怎么用?怎么监督?各方引用的数据、标准不一,争论激烈。清河市作为中游城市,既是某些上游污染的“受害者”,也可能被下游视为污染的“来源地”,处境微妙。方远市长发言时,努力扮演调停角色,强调要科学评估、协商共赢,但具体方案涉及复杂的测算和利益博弈,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共识。
随后,议题转到基础设施建设。当清河市交通局长详细介绍清河-江北大桥项目的战略意义和前期工作时,江北市委书记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大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江北人民也盼着天堑变通途。但是,这个项目的投资巨大,受益分析来看,对清河市打通向东出口、融入沿海经济圈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显着。因此,在出资比例上,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体现‘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另外,线路走向涉及我们江北新区规划,需要进一步优化,避免对未来发展造成制约。”
这几乎是重复了多年前的争议焦点。清河市方面据理力争,强调大桥对两岸乃至整个流域的共赢效应,但对方态度坚决,分歧依旧。其他城市则大多保持沉默,或泛泛表示支持,不愿轻易卷入具体项目的争执。
首次联席会议,在看似友好、实则各说各话的氛围中结束。最终达成的成果,仅仅是一份原则性的《联席会议机制框架协议》和一份同意“继续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和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会议纪要。实质性的突破,一个也没有。
会后,方远市长来到江辰办公室,眉头紧锁:“江书记,看来这协同发展,比我们预想的要难得多啊。个个都打自己的小算盘,都想多占便宜少吃亏。这坚冰,怎么破?”
江辰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繁华的景象,神色平静:“老方,别急。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区域协同是深水区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首次会议,能坐下来谈,建立起机制,就是成功。指望一次会议解决所有问题,不现实。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关键是要找到突破口,用诚意和智慧,一点点融化坚冰。”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他们不是谈生态补偿吗?好,那我们就从生态环保合作入手!这是最大的共识,也是我们最能体现担当的领域。你让流域办和环保局,抓紧研究,拿出一个我们清河市可以率先行动的方案,要体现诚意,要看得见摸得着!”
首次交锋的挫折,没有让江辰气馁,反而更清晰地指明了破局的方向。一场以环保合作为切入点的破冰行动,开始在清河市内部悄然谋划。融化坚冰,需要耐心,更需要策略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