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经很深了,偌大的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人影。实验楼大部分窗户都是暗的,只有三楼东侧那扇窗还固执地亮着灯。陈默沿着走廊往里走,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他推开实验室的门,一眼就看见角落里那个熟悉的身影。
沈如月正趴在工作台前,手里攥着支笔,在纸上飞快地演算着什么。桌上散着几块电路板,有的焊点歪歪扭扭,显然是被拆下来重做了。她扎着的马尾有些松散,几缕碎发垂在脸侧,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眼睛有点肿,但目光始终紧紧锁在图纸上。
陈默轻轻带上门。半小时前他才和苏雪在校门口分开,那时苏雪说沈如月还在实验室等他,他以为那丫头早就该回去休息了。
“还不睡?”他走近,声音放得很轻。
沈如月猛地抬起头,像是被惊着了。看清是他,眼睛一下子亮了:“陈老师!您回来了?”
“这么晚还在折腾什么?”
“那个信号同步模块,数据总跳。”她指着示波器,“我想再试一次,就一次。”
陈默瞥了眼屏幕上的波形,又扫过桌上那些写满草稿的纸片。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挤满了每一寸空白,连边角都挤着注释。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晚饭后。”她揉了揉眼睛,“中间歇了会儿,喝了杯糖水。”
“吃东西了吗?”
“吃了两块饼干。”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肚子叫得厉害。”
他没再说什么,拖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沈如月赶紧把笔记本往他这边推。
“您看,我改了反馈方式。”她说,“之前用线性补偿,高频段总有延迟。我试着换成脉冲微调,参考了上次修通信终端的数据。”
陈默盯着图纸看了会儿,点点头:“继续。”
沈如月重新接通电源,手指在启动键上悬了片刻,轻轻按下。
示波器上的曲线开始跳动,起初还有些毛躁,几秒后渐渐平缓下来。蜂鸣器发出一声长鸣,系统自检通过。
“稳住了!”她小声欢呼,声音里带着雀跃。
陈默起身查看输出数据。误差值显示0.28毫秒,持续稳定超过一分钟。
“还行。”他说,“再跑十分钟看看。”
沈如月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都没说话。实验室里只有机器运转的嗡鸣和偶尔的按键声。十分钟过去,数据依然平稳。
“成了!”她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我真的做出来了!”
陈默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别急着高兴,换组参数再测。”
“好!”她立刻俯身调整设置。
第二次测试同样顺利。她抱着记录本跑到陈默面前,一页页翻给他看。
“三组不同条件都达标了,功耗还比原方案低百分之十二。”
陈默翻完记录,抬起头:“怎么想到用脉冲反馈的?”
“就是上次修那台老终端。”她说,“信号弱的时候它会分段重发,而不是一直补正。我就想,这个思路能不能用在同步模块上?试了几次都不行,后来把采样频率提了一档,配合动态阈值,就成了。”
陈默静静听完,忽然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她想了想,“以后做小型设备,可以不用依赖国外的同步算法了?”
他笑了:“对。”
沈如月愣在原地,脸慢慢涨红:“真的?这能行?”
“不止能行。”他说,“你这个设计更简单,成本更低,适合量产。”
她站在那儿,半天没动弹,像是没反应过来。
“去叫大家来看看。”陈默说。
沈如月转身就跑,鞋子啪嗒啪嗒地敲着地板。不到两分钟,技术团队的几个人都来了,围在示波器前议论纷纷。
“这误差压得漂亮啊。”有人感叹,“咱们之前最快也要0.6毫秒。”
“关键是结构简单。”另一个工程师拿起电路图细看,“元件少,布线清晰,好维护。”
“谁做的?”有人问。
“我。”沈如月声音很小。
大家齐刷刷看向她。
“你一个人调的?”
“嗯。”
“从头到尾?”
“从头到尾。”
实验室安静了几秒,然后不知谁先鼓了下掌,接着掌声陆续响起来。有人笑着打趣:“以后加班有人陪你了,陈老师。”
陈默站在一旁没说话。沈如月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耳朵尖都红透了。
“明天写份完整报告。”陈默说,“我要提交给项目组。”
她猛地抬头:“真的要上报?”
“为什么不报?”他说,“这是你的成果。”
“可……这些都是您教的。”
“我教的是方法。”他看着她,“怎么做出来的是你自己决定的。你现在不是在模仿,是在解决问题。”
沈如月咬了咬嘴唇,眼眶突然有点红。她飞快地抹了下眼睛,再抬头时已经扬起笑容。
“那我今晚就把报告写完!”
“先回去休息。”陈默说,“明天再写。”
“我不困!”她声音响亮,“我现在精神着呢!”
旁边几个技术人员都笑了。其中一个拍拍她肩膀:“行啊小沈,咱们组后继有人了。”
她嘿嘿笑了两声,转头看向陈默:“陈老师,您说我能行吗?”
“你现在不是已经在做了吗。”他说。
时间一点点过去,其他人陆续离开。实验室重新安静下来,又只剩他们两个人。
沈如月坐在桌前,打开新文档开始整理数据。陈默回到自己的工位,翻看她刚才交来的草稿。纸上的字迹工整,逻辑清晰,连可能的问题和改进方向都列了出来。
他看了一会儿,放下纸,抬头看她。
灯光下,那个曾经只会跟在他后面喊“陈老师等等我”的姑娘,现在正一笔一划地写着技术报告,眉头微蹙,神情专注。
她不再是那个莽莽撞撞闯进来要拜师的小丫头了。
陈默收回目光,打开电脑准备录入今天的进展。刚敲下几个字,沈如月突然叫他。
“陈老师!”
“怎么了?”
“您看这个。”她指着屏幕一角的一条异常波形,“刚才测试时出现过两次,我以为是干扰,但现在看,好像有规律。”
陈默走过去,俯身细看。
那是一段极短的信号波动,间隔固定,幅度微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二次测试之后。”她说,“我一直没在意,但现在连续三次都有。”
陈默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接过鼠标把时间轴拉长。那段波动依然存在,像一条隐秘的线,穿插在正常数据之间。
“这不是系统内部产生的。”他说。
“那是?”
“外部注入。”他声音沉了下来,“有人在监听我们的测试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