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的春汛刚过,泾水两岸的夯歌声便如惊蛰后的雷声,一阵高过一阵。李瑁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泞走近时,关中大渠的工地上正蒸腾着白茫茫的热气——那是民夫们光着膀子挥夯锤时溅起的汗雾,混着渠底翻上来的泥土腥气,在朝阳下凝成一道朦胧的光晕。

“殿下,您瞧这第三段渠基!”工部郎中周明远抹了把脸上的泥汗,声音因激动而发颤。他指着远处架起的木架,那里立着三架崭新的龙骨水车,木齿咬合的“咔嗒”声与水流的“哗哗”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唱一首欢快的歌。“这新水车比旧式的快三倍,一昼夜能引两千石水!昨儿试了试,把旁边那片旱地浇透,只用了两个时辰。”

李瑁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脚下的泥地里混着新翻的草根,踩上去软乎乎的。渠边蹲着几个老农,正伸手掬起渠里的水,任那清凉顺着指缝流进干裂的土地。其中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用粗糙的手掌捧着水,凑近鼻尖闻了闻,又用舌尖舔了舔,忽然咧开嘴笑了,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甜!这水是甜的!”

旁边的年轻后生们听了,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渠边响起一片“啧啧”的赞叹声。李瑁想起上月在政事堂的争论,守旧派的韦虚心捧着《农桑旧典》,花白的胡子气得发抖:“自古水利由官府主修,征调民夫即可,何必给工钱?浪费国库!”当时他指着案上那张《关中旱情图》反问:“去年大旱,关中颗粒无收,流民涌入长安时,韦大人怎么不说‘浪费’?民夫肯出力,是因为这渠修好了能浇自家的田;给工钱,是让他们知道,劳有所得是天经地义。”

如今看来,新政里“修渠一日,抵税两文,另付三十文工钱”的法子果然奏效。民夫里有张木匠,带着祖传的刨子来修水车,说“给自家修渠,得用最好的手艺”;李铁匠背着风箱蹲在渠边,把磨损的夯锤重新锻打锋利,“省得砸下去不出力”;连附近村里的妇人都提着篮子来送茶水,张婆婆的篮子里除了水,还多了一摞刚烙的胡饼,“孩子们说,修渠的叔伯们辛苦,得多垫垫肚子”。

“周郎中,”李瑁弯腰摸了摸渠底的夯土,入手紧实,“这渠底得再铺层细沙,拌上桐油,防渗漏。不然水到不了田头就漏光了,白费力气。”他指着远处的山坡,“那边的支渠也得赶在芒种前挖通,不然夏粮赶不上趟。”

周明远连连点头,转身对着民夫们喊:“大伙儿加把劲!殿下说啦,支渠通了,每亩地多收的粮食,都是自家的!”

夯歌声顿时高了八度,夯石落下的闷响也更有力了。李瑁站在渠边,看着水流顺着刚挖好的渠道蜿蜒而去,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缠向远处的田野。泥土里冒出的草芽沾着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让人想起小时候跟着祖父在田里看苗的日子。

早朝时,紫宸殿的梁柱间仿佛还飘着泥土的腥气。李瑁展开《全国水利进度表》,朱笔在“关中大渠”“江南圩田”“蜀地堰塘”上一圈圈画着红圈:“截至本月,全国已修新渠三百里,加固堤坝二十座,新增灌溉田五万余亩。河南道送来的新麦样本,大家可以瞧瞧。”

内侍捧着托盘上前,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闪着油光,颗颗饱满。玄宗捻起一粒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眉头渐渐舒展:“比新丰的麦香。这新麦种,是你让人从西域换来的?”

“是,陛下。”李瑁躬身道,“这‘金波麦’比本地麦早熟十天,还耐旱。臣已在关中试种了两百亩,亩产比普通麦多一石。”他呈上曲辕犁的改进模型,犁尖包着层薄铁,犁身弯度更合手劲,“洛阳工匠在旧犁基础上加了铁刃,深耕时能多翻三寸土,还省力气。臣已让工部造了五千具,分发到各州县,农户们都说‘比老犁轻一半’。”

“臣有奏。”户部尚书裴宽出列,捧着《粮价波动表》,花白的胡子随着说话的节奏轻轻颤动,“自新渠通水,关中粮价已降了一成。长安西市的米铺掌柜说,农户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囤粮,有了水利保障,心里踏实,愿意随行就市了。”

话音刚落,队列里响起一声轻哼。前司农寺卿程休甫慢吞吞地出列,手里还攥着本翻得卷边的《齐民要术》:“新犁虽好,可铁贵啊。农户买得起吗?臣算了笔账,一具铁犁的价钱,够寻常人家吃半个月的了。”

李瑁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农桑补贴券章程》:“臣已奏请陛下,凡买新犁、新水车的农户,凭户籍可领‘农桑补贴券’,官府补贴三成。剩下的钱分三年从税里扣,不用一次性拿出全款。河南道的王老农用了新犁,今年的地比别家多收两石,他说‘三年准能回本,还能多存点粮’。”

玄宗听得兴起,把龙椅旁的鎏金茶杯往案上一放:“走,朕要去看看这新犁怎么干活!”

一行人来到长安城外的试验田时,老农赵五正扶着曲辕犁耕地。他黝黑的脊梁上搭着块汗巾,随着犁地的动作左右摆动,像是在跳一支古老的舞蹈。赵五的老伴在旁边摇着新水车,木踏板“吱呀”作响,渠水顺着竹管哗哗淌进地里,滋润着刚播下的谷种。见圣驾到来,赵五慌忙要跪,被玄宗拦住:“别停,接着耕,让朕瞧瞧。”

赵五憨厚地笑了,露出两排黄牙,扶着犁把继续往前走。曲辕犁在地里轻快地穿梭,翻起的土块细碎均匀,比旁边用旧犁耕的地平整不少。“殿下说的没错,这犁真省劲!”赵五抹了把汗,声音洪亮,“老臣活了五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好使的犁。从前耕二亩地得歇三回,如今一口气耕五亩,腰都不酸!”

试验田的另一头,几个农桑宣讲使正教农户们看“农时历”。那历书是李瑁按系统提供的“节气耕种指南”编的,上面画着彩色的图画:清明时节,农人弯腰浸谷种;谷雨时分,牛拉犁在田里走;立夏那天,水壶正往苗上浇水。旁边还配着歌谣:“清明浸谷种,谷雨要耕田,立夏浇新苗,秋收笑开颜。”

“这历书比老黄历准!”识字的农户王二柱举着历书,给围在旁边的人念,“去年按老法子春分就下种,结果倒春寒冻了苗。今年按历书清明下种,你瞧这苗齐得,跟用尺子量过似的!”

人群里有人问:“二柱哥,这新稻种真能一年熟两季?”

王二柱指着田边的试种区,那里的占城稻已长到半尺高,绿油油的透着精神:“咋不能?岭南来的老农说了,这稻子‘给点水就长’,咱这江南的圩田刚好合适。等秋收了,我家就先种三亩试试!”

玄宗看着田埂上晾晒的谷种,饱满得能映出人影,忽然问身边的李瑁:“瑁儿,你说这农业新政,最难的是什么?”

李瑁望着远处正在支渠边忙碌的民夫,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是让农户信新法子。老辈人守着‘祖上传的规矩’,总觉得改了不吉利。就像赵五,起初死活不用新犁,说‘铁片子会伤了地脉’。直到看到邻居用新犁多收了粮,才红着脸来借。如今他成了宣讲使,走村串户教人种地,说‘老规矩好,可新法子能多打粮,咱得学’。”

正说着,天上飘起了细雨,不大,像牛毛似的,落在身上痒痒的。民夫们不但没躲,反而更高兴了——这雨能让渠水更满,还省了不少力气。李瑁冒雨来到惠民坊时,张婆婆正领着几个妇人在屋檐下搓草绳,准备给田里的新苗搭支架。

“殿下,您看这雨多及时!”张婆婆指着窗外,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新渠里的水满了,正好浇地。往年这时候,要么旱得裂口子,要么涝得成泥塘,今年有了渠,心里踏实!”

启蒙堂的孩子们在屋檐下看雨,先生在石板上画着水车的样子,教他们算“一架水车一天能浇几亩地”。狗剩算得最快,小脸上沾着泥点也顾不上擦。他爹买了新犁,他立志要当个“农器发明家”,说要造比曲辕犁更省力的家伙,“让俺爹耕田不用淌那么多汗”。

李瑁站在屋檐下,听着雨声里混着的夯歌——那是关中大渠的民夫们在冒雨赶工,号子声穿过雨幕传来,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忽然觉得,这雨声、夯歌、孩子们的算书声,像一首春耕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透着希望。

系统提示“全国灌溉面积新增一成,粮食产量预期增长两成”,但李瑁知道,真正的成效不在数字里。当赵五的新犁翻起第一块湿润的泥土,当王老农的粮仓多堆起两石金黄的谷子,当张婆婆看着新渠的水笑出满脸皱纹,这农业新政才算真的扎下了根。

雨停时,天边挂起道彩虹,一头连着渠水,一头搭在远处的麦浪上,映得新渠的水泛着七彩光。李瑁踩着水洼往回走,泥水溅湿了袍角,却心里敞亮。他想起《农桑策》里写的:“农者,国之本也。本固,则邦宁。”如今这渠水盈盈,禾苗茁壮,大唐的根基,正像这雨后的土地,愈发坚实了。

回到府里时,贴身小厮呈上一封来自江南的信,是负责圩田改造的官员写的:“殿下,江南圩田已修完十座,今春栽的秧苗成活率比去年高了三成。农户们说,等秋收了,要给殿下送新米呢。”

李瑁拆开信,信纸里掉出一片干枯的稻叶,带着淡淡的稻香。他把稻叶夹进《农桑策》里,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嘴角忍不住往上扬——这才只是开始呢。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