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香江最顶尖的人物的夸赞,秦迪只是轻轻耸了耸肩,说道:
“你们只看见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大家提到的这两家公司,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是因为我敢下注。不说别的,我的暴雪电子,从开始投资到见到成效,只用了半年时间,光是研发就花了超过1亿港元。”
“拿1亿港元去研究一台前景不明的游戏机,整个香江,恐怕只有我能干得出来吧?”
听到他这话,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这话确实没错。高投入伴随高风险,自然也有高回报。”
“我最佩服秦生的地方,就是这股子胆量。不管做什么,他的胆子都很大,我可比不上。”
“老郑,你讲的还不算最核心的。真正厉害的是,秦生无论看准哪个行业,只要投入进去,总能赚到钱。这才是香江财神爷真正的本事!”
“对,说得对!老藿说得没错!”
“我也这么认为!”
“……”
一连串的赞美,秦迪微笑着听着,既不反驳,也不打断。
等这群精明的老家伙们吹完后,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才继续笑着说:
“好了。各位。今天请你们来,不是为了听你们夸我。今天请大家过来,是因为快到年底了,需要开一次会。”
事实上,这次会议是由秦迪发起,并逐步成型的一个财团组织——“天庭会”的年会!
这个组织,是去年秦迪刚刚组建的一个类似商会的团体。
“天庭会”这个名称,最初是秦迪参考了世界上各大财团,尤其是霓虹财团的内部架构,在香江打造的一个类财团组织。
财团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阴国,后来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霓虹之后也从美国借鉴了一些经验,在自己国家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财团体系。
如今全球十大财团中,美国占了四个,阴国、霓虹各占两个,还有一个是发国,一个徳国。这些财团普遍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成立时间早,比如世界第一大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成立于1870年。
阴国的八克莱银行财团成立于1962年,洛希尔集团则是在1953年创立的。
这些财团都是历史悠久,发展时间长。
2、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的特性,它们通过金融垄断的方式,在盈利的基础上实现复利增长。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没有复利式的扩张,就没有庞大的规模,更不会有惊人的利润。
没有庞大的规模和高额利润,就无法让家族在财团中共享利益。
这就难以让财团上下保持一致,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
因此,这一点至关重要。
第三,大部分财团最初都源自金融领域,早期可能以石油、丝绸、运输等行业为基础展开业务。
但随着发展,它们最终都转向了金融产业,并从金融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范围极为广泛。
虽然实业是金融的根基,没有坚实的实业支撑,金融行业便无从诞生。
但后来,金融行业逐渐强大,反而成为所有行业的主导者。
以至于原本孕育金融的实业,最终反倒被自己这个“逆子”所控制,甚至被抛弃。
所以,秦迪一开始就清楚,若想建立一个港 岛财团,必须在内地发展之前,确保港 岛本地的实业能够支撑起财团的基础。
这也是他为何一开始就重视实业的原因。
此外,世界上的十大财团,每一个内部都存在多个家族和派系。
这些家族和派系通过联姻、利益合作、交叉持股等方式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拥有雄厚财力、人才与资源的组织。
单一家族组成的机构不能称为财团,只能算作集团。
例如洛克非勒财团,虽然核心由洛克非勒家族掌控,但其旗下还包含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家族,共同组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
再如霓虹的三井财团,表面上由三井家族主导,但实际内部同样有众多家族参与,各自掌握财团的不同权力。
因为财团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几乎等同于一些中小国家的内部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一个家族的力量显然不够。
毕竟一个家族中真正有能力的人,不过寥寥数人。
依靠几个人,或许可以推动财团和公司起步,却无法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
只有以一个家族为核心,联合其他多个家族,依靠几十个家族的人才,才能使财团持续成长,并扩大影响力。
正因如此,天庭会才应运而生。
此刻在场的十几位天庭会成员,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和企业,正是秦迪挑选出的,未来能够加入他所构建的港 岛财团的重要人选。
………
这也解释了为何天庭会在初期就提出成员之间必须互相持股的要求。
互相持股、交叉持股,本就是那些成功财团内部的常见做法。
今天组织的这场聚会。
秦迪原本就打算坦诚相待,和这些家族的核心人物,谈一谈香江财团的相关情况。
在寒暄了一番之后,他直接切入正题说道:
“各位。今天把大家请来,最重要的事我先不提。我想请大家猜一下,从去年底到现在,我到底赚了多少钱!”
这句话说出来后。
在座的香江最顶尖家族与企业负责人,全都愣住了。
霍一东笑着说道:“啧啧,这是要显摆吗?不过真要猜的话……我来试试。”
他抬起一根手指。
“一百亿港元。以秦兄的能力,去年到现在,至少赚了上百亿吧?”
霍一东率先开口后。
其他富豪也兴致勃勃地加入猜测。
包玉港说:“如果是别人说自己一年赚一百亿,我第一个不信。但如果是秦兄,这个数字又太少了!我猜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
“最少两百亿!”
“哈哈哈……我猜最少二百三十亿!”郑裕桐也跟着起哄。
“三百亿以上,四百亿以下。”其中数字最高的,是李兆吉这位老一辈富豪中,最擅长股市操作的人。
“二百三十亿。我看过秦兄公司的年报,新和记黄埔今年中报利润就有五十亿了。”
“我猜二百八十亿。我没数据,就是感觉。”
“一百亿吧?”
“我也猜一百亿。阿四的三百多亿也太夸张了。在场除了秦兄外,其他人加起来一年都赚不到三百亿。”
十余位身家都在二十亿港元以上的香江顶级富豪,纷纷说出自己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