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握确凿证据之前,林万骁是不会在数据问题上与市长郑国涛起正面冲突的。虽然他地位高,但官场上讲究个你好我好大家好,表面上的一团和气是必须的。他需要找一个切入点,一个既能彰显其执政为民理念、又能撼动西明固有利益格局的突破口。
林万骁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在西明几乎家喻户晓、却又是各级官员讳莫如深的“疮疤”: 西明火车西站配套城市综合体项目,俗称“西站烂尾项目”。
这个项目始于八年前,曾是西明市标志性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包括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商业中心、高档住宅和回迁安置区在内的庞大综合体,旨在打造城市新门户。然而,项目启动后不久,便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涉及复杂的债务纠纷和利益分配问题而陷入停滞。这一停,就是八年。
八年间,规划中的现代化交通枢纽旁,伫立着几栋只完成了主体结构的灰色水泥骨架,成为巨大的城市伤疤。更严重的是,项目前期已完成了大量拆迁工作,涉及数千户原住民。这些居民当年响应政府号召,搬离了祖居,指望能早日回迁新居,如今却只能在临时安置点或租房中度日,部分人甚至至今未拿到足额的拆迁补偿款。由此引发的上访、投诉从未间断,是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也是历任领导都想解决却又无力触碰的“马蜂窝”。
林万骁通过秘书秦致远私下收集的信息和微服私访时的听闻,深知这个项目背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最初的开发商“鼎盛集团”背景神秘,与市里某些领导关系匪浅;项目停滞期间,土地、在建工程被多次抵押、转手,牵扯到多家本地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甚至传闻有黑恶势力介入,恐吓试图维权的居民。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雷区。
但林万骁看中的,正是它的“难”。解决这样的顽疾,才能立威,才能真正赢得民心,也才能顺藤摸瓜,触及西明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没有事先与市长郑国涛或其他常委充分沟通,而是在一次临时召集的书记专题会议上,直接抛出了议题。
“同志们,‘西站烂尾项目’搁置八年,数千户回迁居民流离失所,这是压在市委市政府心头的一块大石,也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柄利剑!”林万骁开门见山,语气沉痛而坚定,“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下决心、出重拳,彻底解决!”
与会者包括市长郑国涛、副书记王志军、常务副市长朱志杰、政法委书记丁强、纪委书记曾书林等关键人物。听到“西站项目”几个字,不少人脸色都微微一变。
郑国涛首先开口,语气谨慎:“林书记,这个问题确实棘手,历届班子也都想解决。但情况太复杂,牵涉面太广,债务纠纷像一团乱麻,硬要启动,恐怕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风险很大啊。”
政法委书记丁强也皱眉道:“林书记,那个项目的确涉及一些不稳定因素,过去几年也出过几起群体性事件苗头,强行推进,维稳压力会非常大。”
他们的态度,都在林万骁预料之中。既得利益者希望维持现状,怕引火烧身;维稳部门则担心局面失控。
“风险大,就不去解决了吗?让老百姓继续无休止地等下去?让那个烂尾楼继续杵在那里,打我们西明市的脸?”林万骁反问,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正因为复杂,才需要我们市委站出来,扛起这个责任!”
他环视众人,掷地有声地宣布:“我决定,成立‘西明火车西站项目重启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国涛同志、志军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纪委、政法委、公安局、审计局、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信访局的主要负责同志!”
这个名单,将核心权力部门和监督执法部门都囊括了进来,尤其是纪委和公安的提前介入,信号明确。
“领导小组的首要任务,不是急着找钱复工!”林万骁强调,“是彻底清查!查清这个项目从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开发商资质、资金流向、到停工烂尾的全过程!查清每一笔债务的来龙去脉!查清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违规操作、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郑国涛和丁强:“纪委、审计要负责清查项目背后的经济问题;政法委、公安要负责维护稳定,同时对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介入、暴力逼迁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我们要先把脓挤干净,把地基夯实,才能谈重启!”
这一番部署,彻底打破了以往试图“和稀泥”、在原有框架内修修补补的思路,而是要刨根问底,揭开盖子。
郑国涛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这个项目启动于他担任常务副市长期间,很多审批都与他有关。丁强也面色凝重,公安介入调查,意味着局面可能失控。
但林万骁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权威直接推动,并且亲自挂帅,摆出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解决的姿态,让他们无法公开反对。
“同志们,”林万骁最后总结,语气放缓但分量更重,“解决‘西站烂尾项目’,不仅是为了那几千户居民,更是为了挽回政府的公信力,为了西明的发展环境,为了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可能是一场硬仗,但这一仗,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希望大家抛开顾虑,统一思想,全力配合领导小组的工作!”
会议在一种凝重而充满张力的气氛中结束。林万骁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签发了成立领导小组的正式文件。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
那些苦等了八年的回迁户们,在得知新来的市委书记亲自挂帅要解决烂尾楼问题后,纷纷奔走相告,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而在西明市的某些角落,一些人则开始坐立不安,暗中串联,试图打探消息,设置障碍。
林万骁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他知道,这把火已经点燃,必将燎原。选择“西站烂尾项目”作为突破口,是一步险棋,但也是打破西明僵局必须走的一步。这第一把火,烧向的是城市疮疤,映照出的,将是各色人等的真实面目,也将考验他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决心。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