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集:五行初悟
雨后的晨光漫过河畔的芦苇,在潮湿的泥地上洇出一片淡金。轩辕蹲在部落的晒谷场边,指尖捻着半粒焦黑的粟米,望着不远处那座挂着草药帘的茅屋出神。三天前,他从崆峒山下来时带的草药快用尽了,首领阿父却在这时抱着儿子奔来,那孩子的哭声像被水泡过的苇杆,细弱得随时会断。
“轩辕先生,您救救这娃吧!”阿父的兽皮裙还沾着夜露,怀里的孩子脸憋得通红,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细微的喘,“已经三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喂啥吐啥,昨天开始连水都咽不下……”
轩辕掀开孩子的衣襟,指尖刚触到肚皮,就被烫得缩了缩。那小肚子胀得像个灌满水的皮囊,按下去时,孩子疼得“哇”地哭出声,眼泪却稠得像化不开的蜜,黏在眼角掉不下来。他又摸了摸孩子的脉,脉跳得沉而缓,像被淤泥堵住的溪流,每一下都带着滞涩的重感。
“这几日,他都吃了些什么?”轩辕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扫过茅屋角落的陶罐。那里盛着半罐炼过的兽油,罐沿还挂着凝固的白渍——这在食物匮乏的部落里,是只有首领家才舍得常备的东西。
阿父的脸腾地红了,搓着粗糙的手掌嗫嚅道:“前阵子猎着了头肥鹿,寻思着娃瘦,就……就每天给他舀两勺兽油拌肉吃,谁想……”
轩辕拿起一根枯枝,在泥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圆圈:“您看这陶罐,若是天天往里面塞东西,塞到满了还不停,会怎样?”
“会……会炸开。”阿父的声音发颤。
“人体也一样。”轩辕指着孩子鼓起的肚皮,“脾胃就像这陶罐,主运化水谷。兽油属厚腻,性沉滞,就像湿泥堵了溪流,积在里面化不开,便成了胀。”他忽然停住话头,目光落在晒谷场边的菜畦里——那里的南瓜藤正顺着竹竿往上爬,根下的泥土被昨夜的雨水泡得发黏,有几株嫩叶已经开始发黄。
“阿父,您看那些南瓜。”轩辕起身往菜畦走,“若是雨下得太勤,泥土里积了水,根泡在里面喘不过气,藤叶是不是就蔫了?”
阿父跟着点头:“是呢!去年汛期,一园子菜都烂在了泥里。”
“这就对了。”轩辕蹲下身,拨开南瓜藤根部的湿泥,“土能载物,也能化水。可若是水太多,土就成了泥,啥也长不成。脾胃属土,这孩子吃了太多油腻,就像给土堆上泼了盆油,土不运化,油就堵在里头,成了病。”
他起身往山林走,阿父抱着孩子紧跟在后。晨露打湿了轩辕的麻布衫,他却毫不在意,眼睛在草丛里飞快地扫过。很快,他停在一丛开着小白花的植物前,掐下几片带锯齿的叶子:“这是苍术,闻着有股香味,能燥湿健脾。土被水浸了,得用太阳晒晒;脾被湿堵了,就得用它来‘烘烘’。”
往前走了几步,他又挖出几截像手指般粗的根茎,外皮黄褐,断面却带着淡淡的红:“这是鸡内金,鸡胃里的内膜,你看它能磨碎硬壳,入了药就能帮脾胃磨碎积滞。就像您家磨谷的石臼,总得有东西帮着把 grain 碾成粉。”
回到茅屋,轩辕让阿母烧起陶罐,把苍术、鸡内金和几味带着清苦气的草药一起放进去。药香渐渐漫出来,混杂着陶罐的烟火气,竟奇异地让人安心。他坐在火堆边,看着火苗舔舐罐底,忽然想起岐伯曾说过的话:“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五行。”
那时候他只当是寻常道理,此刻望着跳动的火苗,却忽然有了新的感悟。草木从土里钻出来,沐浴阳光才能生长——这是不是木生于土,火又助木?火燃尽了变成灰烬,回归土地——这是不是火化为土?山里的矿石藏在土中,经火炼才能成金——这是不是土生金?金属遇冷会凝结出水珠,山泉又能滋养草木——这是不是金生水,水生木?
“原来如此……”轩辕喃喃自语,指尖在地上画出五个相连的圆圈,分别写上木、火、土、金、水,“天地万物循环不息,就像这五行相生,缺了哪一环都不行。”
阿父抱着孩子凑过来,孩子已经不怎么哭了,只是眼皮还耷拉着。“轩辕先生,您画的这是什么?”
“是五行。”轩辕指着中间的“土”字,“就像这孩子的病,脾胃属土,土不运化,吃进去的东西就成了负担。土要能生金,金才能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再暖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他忽然站起身,走到角落里那袋还没脱壳的粟米前,抓出一把,“阿母,把这粟米炒到焦黑,磨成粉。”
“炒焦了还能吃?”阿母不解。
“焦米能健脾。”轩辕解释道,“就像土地受了潮,烧把火烤烤就干爽了。土气足了,才能消化食物。”
药熬好时,孩子已经睡着了。轩辕小心地撬开他的嘴,用木勺一点点喂进去。药汁带着微苦的涩味,孩子皱了皱眉,却没吐出来。到了午后,阿父惊喜地跑来:“先生!娃刚才放屁了,还拉了些黑乎乎的稀便,现在好像想吃东西了!”
轩辕跟着去看,孩子果然睁着眼睛,小嘴巴动了动。他让阿母煮了点焦米粥,调得稀稀的,用小勺喂了几口。这次,孩子咽下去了,没再吐出来。看着孩子喉头滚动的样子,阿父眼圈红了,抓着轩辕的手直哆嗦:“先生,您这本事,真是能救命啊!”
轩辕望着窗外的菜畦,南瓜藤在阳光下舒展着叶子,刚才还发黄的嫩叶,似乎透出了点新绿。他想起那些环环相扣的圆圈,忽然明白,治病不只是对症下药,更要理顺身体里的五行循环。就像打理田地,既要除虫,也要浇水,更要让土地保持肥力,才能长出好庄稼。
夜幕降临时,孩子又喝了小半碗粥,小肚子也消下去些。轩辕坐在火堆边,借着跳动的火光,把今天的感悟刻在木简上:“土者,脾胃也,主运化。饮食不节,土失其能,则积滞内生……五行相生,土为中轴,养土则万物可安。”
刻完最后一笔,他抬头看向窗外。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清辉洒在河畔的芦苇上,像一层薄薄的银霜。他忽然很想知道,肝对应什么?心又对应什么?五行与五脏之间,是不是还有更多看不见的联系?
想知道轩辕如何解开这些疑问?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