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风把录音棚的灯光调暗,只留下一盏台灯,光线像束被裁剪过的月光,精准地落在调音台旁的骨笛上。骨笛被松节油擦得发亮,原本藏在裂痕里的细沙被清理干净,露出里面更深的纹路,像老树横截面上那些倔强的年轮,每一圈都刻着不为人知的风雨。

这三天,他没再碰过乐谱。白天就坐在骨笛对面,看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骨管上投下长短不一的影子,像给那些裂痕系上细碎的鞋带;晚上就开着这盏台灯,看灯光如何顺着裂纹流淌,在桌面上晕出一片朦胧的光晕,像幅未干的水墨画。

他开始理解沈砚说的“别用技巧”是什么意思。技巧是工匠的尺子,可骨笛这样的物件,需要的是信徒的虔诚。他用软布蘸着松节油,每天擦三遍骨笛,动作轻得像在给熟睡的婴儿擦脸。擦到第三遍时,指尖能摸到音孔边缘那层薄薄的包浆,是三千年的气息和温度凝成的膜,比任何合成器的音色都要鲜活。

“陈老师,您真不看看制片方发来的参考曲?”小林端来宵夜时,忍不住往骨笛瞥了一眼。那支在她看来“破旧不堪”的骨头,这几天被陈风宝贝得像块稀世美玉,连录音棚的湿度计都调到了最严苛的数值。

陈风摇摇头,把刚温好的骨笛放回丝绒垫上:“不用。”他拿起小林带来的烤红薯,热气在掌心蒸腾,“你闻这红薯的香味,是烤箱烤不出来的吧?”

小林愣了愣:“炭火烤的确实不一样,带着点焦糊味,反而更香。”

“就是这个道理。”陈风咬了口红薯,甜糯的暖流顺着喉咙往下淌,“我们总想着把声音修得‘完美’,去掉所有‘杂音’,可那些所谓的杂音——烤红薯的焦糊味,骨笛的裂痕声,恰恰是最打动人的东西。”

他想起五年前写《骨哨》时,录音棚里有台老旧的空调,运行时总会发出“嗡嗡”的低频噪音。当时他嫌碍事,费了好大劲才屏蔽掉,现在却觉得,那点噪音里藏着地下室潮湿的夏天,藏着他对着考古纪录片熬夜的倔强,藏着创作最本真的温度。

深夜的录音棚格外安静,能听见设备散热风扇的轻响,像远处的蝉鸣。陈风拿起骨笛,对着光转了半圈,一道斜向的裂痕从吹孔延伸到尾端,像道闪电凝固在骨头上。他突然想起沈砚撒在裂痕里的贾湖遗址的土,那些灰褐色的粉末落在缝里时,竟像种子落进了泥土。

“那些缝里,住着三千年的风。”沈砚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陈风闭上眼睛,把骨笛轻轻贴在耳畔。起初什么都听不见,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像鼓点敲在胸腔里。他屏住呼吸,指尖顺着那道斜裂痕慢慢滑动,忽然觉得指尖传来一阵极细微的震颤,像有只小虫子在骨头里爬。

紧接着,他“听”见了风声——不是录音棚窗外的风,是更古老、更苍茫的风。那风里裹着干燥的黄土气息,有石刀刮过骨头的“沙沙”声,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还有个年轻的声音在哼唱,调子简单得像山涧的流水。

是阿骨。陈风猛地睁开眼,骨笛的冰凉透过耳廓传来,带着股土腥气。他仿佛看见公元前11世纪的冬夜,那个叫阿骨的少年蹲在火塘边,用石刀一点点打磨鹤尺骨,火星子落在他手背上,他都没察觉。

他把骨笛换了个角度,这次“听”见的是草原。风卷着雪粒打在帐篷上,有狼在远处嗥叫,还有个少女的笛声,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执拗的温暖。是阿云,那个把骨笛挂在脖子上的匈奴少女,她在雪夜里吹笛,等父亲从战场回来。

再转半圈,风声里混进了驼铃。干燥的沙粒打在骨笛上,像有人在轻轻叩门。陈风“看”到敦煌的洞窟,年轻画工把骨笛的样子画进壁画,飞天的衣袂在笛声里飘成了云。藏经洞封闭的那一刻,他甚至“闻”到了经卷的油墨香,和骨笛裂痕里渗出的细沙味混在一起。

原来沈砚说的“回家的路”,不是回到某个具体的地方,是回到那些最本真的情感里——阿骨对雨水的渴望,阿云对父亲的牵挂,画工对信仰的虔诚。这些情感穿过三千年的时光,藏在骨笛的裂痕里,等着被懂的人听见。

手机在桌面上震动起来,屏幕亮得刺眼。陈风睁开眼,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骨笛的吹孔上沾着温热的泪滴,顺着裂痕往下淌,像给干涸的河床注入了溪水。

是导演的电话。陈风深吸一口气,用袖口擦掉眼泪,按下了接听键。

“陈老师,曲子……有眉目了吗?”导演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背景里能听见片场的嘈杂,“制片方刚才又来问了,说如果实在不行,他们联系了国外的作曲家……”

“我有个想法。”陈风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甚至带着种久违的笃定,“我想放弃所有合成器,就用这支骨笛录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导演的声音拔高了些:“骨笛?就是你说的那支商代古董?它能吹出声吗?就算能吹,那声音也太……太原始了吧?”

“正是要这种原始。”陈风拿起骨笛,指尖抚过那些被泪水浸润过的裂痕,“您要的不是‘唤醒骨髓里的记忆’吗?最原始的声音,才最有穿透力。我会把它和一些自然的声音混在一起——敦煌的风沙,河南的雨声,草原的狼嗥……”

“可是……”导演的犹豫显而易见,“观众可能会觉得不‘高级’,影评人说不定会说我们敷衍……”

“您还记得电影里那个镜头吗?”陈风打断他,声音里带着点激动,“部落首领在山洞里用骨笛唤雨,镜头从他皲裂的嘴唇移到岩壁上的壁画,最后拉到洞口的乌云。您当时说,要的就是那种‘人对着天地说话’的敬畏感。”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点缝隙,夜风带着凉意涌进来,吹在脸上像被薄冰贴住。“现在的流行乐里,有太多‘技巧’,太多‘算法’,却少了这种敬畏。我们用电子音效模拟雷鸣,用合成器做出风声,可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些带着瑕疵的、活生生的声音——就像这支骨笛,它满身裂痕,吹出来的调子也不准,可它里面住着三千年的风雨,住着无数人的期盼,这是任何设备都做不出来的。”

电话那头传来导演的轻笑声,带着释然:“你小子,还是五年前那个犟脾气。行,我信你。后天上午,我来听小样。”

挂了电话,陈风觉得胸口那块堵了许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走到调音台前,打开录音软件,然后拿起骨笛,第一次真正放下所有技巧,只是把它凑到唇边。

气息刚进入骨笛,就被那些裂痕分成了无数股,发出的声音沙哑、颤抖,像个老人在咳嗽。可陈风没有停,他跟着自己的呼吸调整节奏,不去管音准,不去算节拍,只是把心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焦虑、迷茫、渴望、敬畏——都顺着气息送出去。

第一遍吹完,他自己都笑了。这哪里是音乐,简直是噪音。可奇怪的是,听完这“噪音”,他心里却格外敞亮,像被暴雨洗过的天空。

他重新拿起骨笛,闭上眼睛,这次眼前浮现的不是阿骨或阿云,是爷爷。小时候,爷爷总把他架在脖子上,去后山的竹林里听风声。“你听,”爷爷的声音混着竹叶的“沙沙”声,“风穿过竹子的缝,就会唱歌,每根竹子的歌声都不一样。”

那时他不懂,现在却突然明白了。风是一样的,竹子的缝是不一样的;气息是一样的,骨笛的裂痕是不一样的;情感是一样的,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谓的“完美”,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精准,是独一无二的真诚。

笛声再次响起,这次虽然依旧沙哑,却多了种韧性,像野草在石缝里生长。有个音明显偏高,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陈风没有修正,反而顺着那点“意外”,吹出一串更自由的调子,像溪水遇到石头,自然地拐了个弯。

他把这段录音保存下来,然后打开素材库,里面是他这几天收集的声音:敦煌研究院提供的鸣沙山风声,河南考古队录下的贾湖遗址雨声,内蒙古牧民发来的草原狼嗥……他把这些声音一点点混进骨笛的旋律里,没有复杂的编曲,只是让它们像溪流汇入江河一样,自然地交融。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天已经蒙蒙亮了。陈风戴上耳机,完整地听了一遍。没有华丽的配器,没有炫技的转音,只有一支老骨笛在呜咽,风声雨声在伴奏,可听到最后,他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这声音里,有商代祭天的虔诚,有草原少女的牵挂,有敦煌画工的执着,有爷爷在后山竹林里的叹息,还有他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挣扎与和解。

小林推门进来送早餐时,刚好听到结尾。她站在门口,手里的豆浆差点洒出来,眼眶红红的:“陈老师……这曲子,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爷爷用破笛子吹的调子。那时候家里穷,没什么玩具,爷爷就用竹子做笛子,音都不准,可我觉得比现在任何歌都好听。”

陈风摘下耳机,笑了。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导演要的“骨髓里的记忆”——那不是某种具体的声音,是能让人想起“家”、想起“根”、想起“最初的自己”的情感共鸣。

第二天上午,陈风带着骨笛回到拾遗斋。沈砚正在柜台后给一支错金青铜剑除尘,阳光透过窗棂,在剑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些金色的纹路和骨笛的裂痕,在光里竟有种跨越时空的呼应。

“它的声音,好听吗?”沈砚头也没抬,手里的麂皮顺着剑身的纹路轻轻滑动。

“好听。”陈风把骨笛放在柜台上,骨管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比我听过的任何乐器都好听。”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感激,“我好像明白您说的‘回家的路’是什么意思了——不是技巧,是真诚。”

沈砚放下麂皮,拿起骨笛对着光看,吹孔边缘的暗红色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你爷爷当年在博物馆当保安,总说这骨笛夜里会哭。”他忽然开口,声音像被晨露洗过,“现在看来,它不是哭,是在等一个能听懂它的人。”

陈风的心猛地一跳:“我爷爷……他也喜欢这支骨笛?”

“他每天闭馆前,都要对着展柜里的骨笛站一会儿。”沈砚的指尖划过骨笛上那道斜裂痕,“有次我来博物馆看它,刚好撞见你爷爷在擦展柜,嘴里念叨着:‘老伙计,什么时候能让我孙子也听听你的声音啊,他从小就爱音乐……’”

陈风的眼眶瞬间热了。他想起爷爷临终前,躺在病床上,手里还攥着个用竹子做的小笛子,那是爷爷照着博物馆里的骨笛样子刻的,音孔歪歪扭扭,根本吹不出声。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糊涂了,现在才明白,爷爷早就把对骨笛的念想,对他的期盼,都刻进了那支简陋的竹笛里。

原来,他和这支骨笛的缘分,早在二十年前,就在爷爷的念叨里埋下了种子。

“这支骨笛,”陈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握紧了手里的锦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能……能卖给我吗?我想让它留在我们家,留在爷爷的牌位旁。”

沈砚把骨笛放回锦袋,推到他面前。紫檀木的佛珠在他腕间轻轻转动,发出细碎的碰撞声。“拾遗斋的东西不卖,只送有缘人。”他看着陈风的眼睛,目光里带着种看透时光的温和,“它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待得太久了,身上的烟火气都快散了。你们家有懂它的人,有盼着它的人,该回去沾沾人气了。”

陈风接过锦袋,骨笛的重量透过布料传来,沉甸甸的,像揣着块会呼吸的石头,又像揣着爷爷从未说出口的牵挂。他想起爷爷哼的那支不成调的《骨哨》,原来爷爷哼的不是他的曲子,是这支骨笛三千年里一直哼唱的、关于风雨、关于期盼、关于回家的调子。

走出拾遗斋时,阳光正好,巷口的老槐树上有鸟在鸣叫,声音清脆得像骨笛的高音。陈风低头看了看怀里的锦袋,突然觉得那些曾经困住他的焦虑、迷茫,都像被骨笛的裂痕过滤过一样,变得清澈起来。

他知道,自己不仅找回了丢失的旋律,更找回了对音乐最原始的敬畏——不是追求完美无缺的精准,是接纳所有裂痕里的故事,让那些不完美,都成为最动人的注脚。

CC读书推荐阅读: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以死谢罪?重生后全宗门跪求原谅晚来情谊深二次元之斩神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宠爱太多太难选离婚吧,别耽误我泡小鲜肉万界保管员:开局穿梭机被曝光修为尽废后,我被逼退出宗门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穿越古代,我被团宠了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海贼:这个海军强到离谱黑神话西游:神佛!吃俺老孙一棍圣子大人没有心我到民国当间谍周易哲学渣了腹黑女后我的诸天无限流,从要你狗命开始气运被夺后,她虐哭宗门所有人医妃归来:重生嫡女杀疯了!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神医娘亲一出门,各地大佬追着宠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长相思之寒柳依依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废材巫女的鬼怪们港综:称霸香江从庙街开始娱乐:息影五年!我的女粉丝全是一线明星?港综:普通道士?随手就是五雷咒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无拘无束游走诸天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被宗门诬陷后大师姐杀疯了武夫借剑无限之我的金主真难哄爱与租约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追夫爱情公寓:我的幸福生活烧火丫鬟嫁东宫:太子,求你疼我薅光系统羊毛后,她飞升了古墓新娘,冥王宠得心慌慌你人皇幡都冒邪气了,还装赘婿?AI说:卷什么?躺平才可能躺赢特种姐妹穿七零,给列强亿点震撼
CC读书搜藏榜:这个宗门大有问题承光集亮剑:团长听我解释,我真是群演穿书:救赎疯批男主后,剧情崩了什么?我和二狗子杀遍了诸天hp:和德拉科相爱相杀的那些年快穿:宿主为远离小黑屋一路狂奔网游之幻兽使一吻定情,总裁的天价影后穿书后踢开男主,抱紧反派大腿重生复仇:我与夫人分天下红色王座圣骑士编年史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报告帝君,您的下属又想搞恋爱脑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蜜之仇九尾灾荒年:娘子有空间,婆家宠上天仙缘无双传晚来情谊深游云惊凤不求长生,只为称帝几度夕阳生HP:救世主今天又在消极怠工我隔着月亮,慢慢回头望火影:岩石巨人吊打高达兔兔生存记夜夜笙歌,公主殿下专宠暗卫白描情书邪修师妹拯救了全宗门赛博朋克:战争步行者插翅难逃,又被疯批世子逮回去了为君倾心绝世冥王妃网游——屠龙巫师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凤朝华快穿之女配咸鱼人生皇女请回家偏执!疯批!真千金是朵黑莲花重生清冷貌美少年练习生后去选秀我在相声社团当团宠千户待嫁幸好正当时重生之千金小姐养成系你已进入选择模式刘一的仙途奇缘反派他每天都想欺师灭祖HP:掠夺者们有被迫害妄想症
CC读书最新小说:开局就分家,我暴富你们哭什么白龙衔花洞霄原神:剧透未来给本人神君他穿盗墓世界巅峰智斗我在原始当垃圾女神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做英雄之后还要去异世界做英雄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我靠系统战洪荒我怎么可能是救世主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无限江湖我独行刚当上保安,总裁老婆叫我滚远点李言李语七零开局被退婚:首长追妻火葬场文娱:别慌,收你们来了我把男主逼成病娇出身寒微与天争命展雄飞修仙记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孙二狗的猎艳人生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共享女帝记忆后,我剑指天道什么?她们都重生了残香生玉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都市风云之逆转人生带娃综艺?我靠毒舌奶爸爆红了一剑笑傲九重天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万道合一超甜!病娇竹马的小青梅被宠爆了尘戮综武:开局系统签到宁中则港综:我的车你也敢偷买仙,我一路买到了道祖我能同步游戏技能到现实正道小师妹,私底下妖魔都养渊眼白龙的崩三之旅夫妻联手,把极品婆家娘家全踹走人在蜀山,开局奖励满级剑仙蜕变:人生不过二两酒拓奥奥特曼错嫁浮生缘高武教导主任:开局给学生上强度异常人格:第0号病人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